生活趣事

“小满”与小满

作者:李品刚   发表于:
浏览:0次    字数:1346  手机原创
级别:文学童生   总稿:41篇, 月稿:0

  “夏满芒夏暑相连”,这是《传统廿四节气歌》中的第二句。二十四节气不仅是一种时间体系,更是一套具有丰富内涵的生活与民俗系统。为了便于人们记忆,中国古代按照节气编写了《传统廿四节气歌》这首歌诀。

  今天(5月21日),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小满”。其“满”具有南北差异之意,北方‌指小麦籽粒灌浆渐熟但未全满的状态,体现丰收在望的期待‌‌;‌南方‌则指雨水丰沛至江河渐满的降水特征,如民谚“小满小满,江河渐满”‌‌。

  初绽的花苞、未圆的弦月、灌浆的麦穗,都处在生机勃发但未至顶峰的状态‌‌。

  这些自然界的“小满”现象,向人们展示着一幅幅人间美景。脑海里回放着这些画面,让我由二十四节气的“小满”,联想到人生的小满。

  “晚清第一名臣”曾国藩曾有诗云:“花未全开月未圆,半山微醉尽余欢。何须多虑盈亏事,终归小满胜万全。”诗句“小满胜万全”,涵盖着传统节气与人生哲理的双重内涵,凝聚着一种不过分追求圆满的中庸人生智慧。‌‌

  现实生活中,不如意的人生是很多人的常态。杭州灵隐寺内有这样一副对联:“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诚然,人间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挫折是人生路上不可避免的考验,而如何战胜挫折则成为衡量一个人内心强大与否的标尺。在我国历史和当代,众多名人用自己的行动为我们树立了经历坎坷、战胜挫折的榜样。

  遥忆千古,“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阙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近在咫尺‌,战胜病痛的史铁生,从低谷重返巅峰的邓亚萍,荒原“牧马人”濮存昕,身体遭受重创的张海迪,他们的成功之路并非坦途,而是布满了荆棘与坎坷。但他们以其坚韧的意志和非凡的毅力,绘制了人生的另一番风景,照亮了人类前行的道路。

  水满则溢,月满转亏,人满易骄。人生当以小满为喜。但是,以小满为喜,并不意味着自鸣得意、固步自封,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目中无人、夜郎自大;亦不可违背规律、揠苗助长,急功近利、欲速不达;而滥竽充数、丑女效颦,画蛇添足、负薪救火更不可取。

  有人说得好:在我们漫长的人生旅程中,每一个人都渴望拥有一个完美的人生,一个万事如意、一切顺利的人生。然而,真正的完美人生并非来自于一帆风顺,而是源自对于内心的满足和对于生活的态度。

  出生于解放前后的我们这一代人,虽然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的困苦,文革中断学业的遗憾,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磨砺,生儿育女的限制,企业改制下岗的煎熬……但是,所有的这些不顺心、不如意,都没有泯灭我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反而激发了我们在逆境中奋起的斗志,让我们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酒饮半酣正好,花开半吐偏妍。”人间小满,就像那半杯酒,未满才最有滋味。知足常乐者,不贪心,不奢求,寻常日子亦甘甜;珍惜当下者,心怀感恩,忙里偷闲,开心过好每一天;心无杂念者,胸有丘壑,眼存山河,平安喜乐展笑颜。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将满未满,人生可追;半熟未熟,岁月可待。人生小满,就是幸福。

  在当代社会焦虑感颇盛的背景下,小满倡导的节制与感恩,为人们提供了对抗物欲的智慧和力量。让我们都以一颗坦然的心看待世事纷纭,不求万事皆如意,但愿人生半称心。

【审核人:雨祺】

99Ai聊天   收藏   加好友   海报   98分享
点赞(0)
打赏
标签: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生活趣事

查看更多生活趣事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