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收到那瓶咸豆角时,我并不知道这份温暖会持续这么多年。
五年前的晚夏,长临万姐打来电话,说,家云大姐叫我带了点咸豆角给你。没一会,送来了黄澄澄的一瓶。是那种5斤装玻璃瓶。那个秋天,咸豆角成了餐桌上最受欢迎的小菜。
我却不知万姐嘴里的“家云大姐”是何许人也。
次年,组织公益活动时,中场休息。万姐来到我面前,指着一位大姐说:这是我们长临的丁家云大姐。上次那个咸豆角就是她叫我带给你的。
我看过去,丁姐约五十岁上下,中等身高,黑黑瘦瘦,一双眼睛荡漾着微笑。赶紧上前致谢:豆角太好吃了,里面还放了朝天椒,辣皱皱,脆崩崩的。丁姐手艺真好。
丁姐搓着手,不好意思地说:好吃就好。你要喜欢,下次我再带点给你。
不敢再麻烦您了。我赶紧说。曾见过母亲往瓶里一根一根塞豆角,说这样保鲜,还不上朦。
有什么麻烦的,豆角都是家里现成的,又不花钱。丁姐慢声细语。素颜的脸上,写满了平和。
前年深秋,协会教练组去长临镇辅导教学太极系列。交流指导后,在队长的组织下,拳友们各自发表了自己的学习心得。临走,队长拿出7个红方便袋,袋子鼓鼓囊囊,说,这是家云大姐为老师们准备的长临粑粑。她昨天现做的。
教练们都挺过意不去的。7个人,每人10个,不少啊。烀面炒馅做粑粑,够忙大半天的。
丁姐依然憨笑着,把袋子往车上放,说:时间有点紧,做少了,有点拿不出手。请老师们尝尝我们长临的特色。
队长在一边说:家云大姐责任心强。每次搞活动,总是主动帮忙,跑前跑后。
也就是那天,我才知道,丁姐在长临老街开了家百货超市。因为价廉物美,为人厚道,生意做的风生水起。除了进货、理货、柜台服务,她还接了一份公厕的保洁工作,每天抽两三个小时去做保洁。自己在周边的空地又开荒了一大片菜园,种了各种蔬菜。早早晚晚,跟着拳友们一起太极锻炼,时不时参加市里县里组织的武术比赛和公益活动。忙碌的身影总是出现在不同场所,感觉她从没个歇时。
那天回家后,大象尝了粑粑后说:丁姐的手艺正宗!皮怎么做这样薄!
这之后,丁姐又主动联系我:回娘家时顺道来我这里坐坐啊。
有次搭顺风车回老家,司机赶时间,把我丢在长临老街就走了。我站在街口望了望,天空蔚蓝,白云朵朵。想起丁姐如云般的身影。双脚自动转向丁姐的方向,准备借辆自行车或电动车骑回家。街上离娘家四五公里。
丁姐正在店里忙乎。穿着红格子围裙,从货架上取下顾客要的物品,又麻利地算账、收银,交代客人提好东西,微笑送到门口。
看到我,丁姐笑容更深。知道我想骑车回家,她对爱人说:你去把车开过来,送朝霞回家吧。
她爱人叫徐坤,也是一位太极爱好者。寡言,憨厚,墩实。这几年与丁姐一起默默跟着长临队做志愿公益,跑敬老院,进社区,义务接送队员,把志愿服务当生活常态。
我赶紧摆手:不麻烦徐哥了,我想骑车回家,正好看看路边风景。
“几分钟的事,不麻烦。”丁姐说。
见我坚持不让送,她指着门口的小电驴说,这是丫头的车,有点旧。你要不嫌弃,就骑回去吧。又让爱人找到车钥匙。
我刚把钥匙插进孔,丁姐拿着一个大袋子过来,直接放到车前的篮子里:早上刚摘的菜,你带回去吃。你等一下再走,家里还有一坛雪里蕻,冰箱里还有粑粑,你要不嫌弃,一起带着吧。
啊?那多不好意思啊。你留给孩子们吧。我知道她有一儿一女,都已成家。孙子都上小学了。
孩子都大了。家里吃不完,你都带着吧。
说着,她一手稳住摇晃的车把,吩咐爱人:你去把丫头的头盔拿过来吧,路上查得紧,戴着也安全。
等我戴上头盔,丁姐已把东西拎过来。脚踏板被堆成小山。车篮子也满了。我在篮子前手足无措。丁姐搓着围裙角说:长临这地方啊,水土养人。你看我们这的豆角长得水灵,辣椒够劲,当地马齿苋做出来的粑粑才有那个味儿。
看着她指甲缝里的菜渍,我心疼地说,你平时这么忙,哪有时间做这些啊。
丁姐笑咪咪地说,还好,看着大家吃得开心,我这心里就踏实。你们常回来看看,咱们这变化可大了,风景多,都特别美。
载着满满的感动到家。母亲看着一堆东西,听我汇报后,说:这位大姐我认识,我在她家买过东西。一看面相就是老实人,人也挺好的,和气的很。收人家这么多东西,多不好啊。都是人情啊。
可不是,脸红得很。我曾想过回什么礼以谢丁姐。丁姐指着一店百货说:我这什么都有,啥也不缺。你就嫑芍道了(别客气),都是家里地里长的,不值什么。
同学聚会时,提到丁家云,同学说:丁大姐对谁都好,人实在,还很热心。我们锻炼时,经常带零食给大伙儿。有时早上还给每人煮两个鸡蛋。去年冬天,打拳冷,我看她戴的帽子上有护耳朵的,问她从哪里买的。哪晓得第二天,她给每个人都送了护耳帽,一分钱没收。“不值几个钱。”她说。平时有点豆角茄子辣椒什么的,总是这个送点,那个送点,说吃不完也浪费了。
去年11月中旬,丁姐在微信里说:朝霞,你这个星期天可回长临,家里做了粑粑,带点回肥东。
又说,“好久没见你,想你了。”
想着无以回报的盛情,我婉谢了丁姐的好意。信息加语音又紧跟而来。在丁姐的连续催促下,我又去了老街。她还挺不好意思:上次你没回来,我把粑粑送人了。这次馅不错,你再尝尝。
正聊着,有位大姐推着儿童车路过门前。丁姐眼睛弯成了月牙。她从服务前台拿了糖果,递到孩子手上。大姐看到我手上的袋子,说:丁姐这人仁义啊,我们这谁不知道她啊。手头有点啥,总想着与人分享。整天忙得脚不沾地,有次都累生病了,还在帮人家浇菜。
丁姐的热忱慷慨,我是切身感受到了。她的善良、勤劳、无私、大方、乐于公益,无不体现了家乡的淳朴民风。我的耳边还在不断传来她的故事。她像一朵不知疲倦的云,飘过超市货架,飘过公厕走廊,飘过菜园土地,所到之处都留下润物无声的痕迹。
突然明白母亲常说“人情比菜重”的含义。丁姐不是我姐,却用最朴实的馈赠教会我:非亲却胜似亲人。
我在青阳山下长大。青阳山北麓之水,经长宁寺,入巢湖。长临河的由来其实源于长宁寺。长宁寺历史久远,河因寺得名,寓意长久安宁。克己宽人,安宁平和,是长临河人的日常状态。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丁姐生在长临河,嫁在长临河,多年来,她在这样的文化氛围里熏陶浸染,家乡的淳朴和厚道早已融进她的一言一行。
长临像丁姐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很多,志愿服务一直贯穿着她们的生活。是她们,用勤劳的双手描绘丰满的生活,也是她们,以自己的方式温暖游子的心。
回程路上,前玻璃窗外,白云朵朵,洁白而祥和。突然想唱一首歌——天边飘过故乡的云,它不停的向我召唤......
小侄儿打断我:大姑,你知道云是什么味道吗?
什么味道?我反问他。
云没有味道。侄儿说。
我想了想,说,云有味道,咸豆角的味道。
故乡的天空,有一朵多年未散的云。
不,无数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