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精选

低空经济扑面而来,你会期待什么、又担忧什么?

作者:丁琨   发表于:
浏览:0次    字数:7578  手机原创
级别:文学童生   总稿:5篇, 月稿:0

  低空经济对普通消费者来说意味着:你的网购和外卖可能是无人机投送,你也可以点一个无人机给你做跑腿,外出旅游选择乘坐无人机或有人机以上帝的视角观光赏景,有急事出门时可以打个“飞的”(乘坐空中的士)避开让人无法忍受的地面交通拥堵……低空经济的消费应用场景当然可能远不止这些。对此,你会期待什么、又担忧什么?

  ——题记

  今年春节前,有一次和几位做企业的老乡聊天,他们在热烈地讨论低空经济,敏锐地捕捉中国经济新的风口,并设想是否可以由若干志趣相投的朋友合资成立一个相关的企业,在低空经济的风口抢占商机。

  面对这些技术和市场领域发展的新动向,我只是一个茫然四顾、不知所以、完全插不上话的局外人和旁听者。于是,我好奇地问了一句:“你们如何看待未来低空经济发展的前景?”其中一位朋友说:“预计5年左右,低空飞行的航空器会较为普遍地使用,提供类似出租车的载客服务,满足那些被城市马路上的堵车现象所困扰的商务人士和其他有特别需求的消费者。”

  我听了有点目瞪口呆:“你是不是太乐观了!”他说:“不是我乐观,这是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让我们一起迎接这一美妙时刻的到来!”

  几个月过去了,我不知道他们后来是否成立了企业。但早在几年前,我就认识一位做通用航空的朋友,在本地较早成立了一家名为小飞通用航空公司的民营企业,其业务主要是用直升机从事通用航空服务、公共航空运输、休闲观光服务、紧急救援服务、民用航空器驾驶员培训、航空商务服务、运输设备租赁服务、航空运输设备销售、民用航空器维修;体育健康服务等等。也曾听过这位朋友谈论通用航空、低空经济,但在我们这些局外人看来,这些不过就是市场营销的噱头和不可预知的未来愿景。

  后来,我经常会有意识地关注这位民企老板发的朋友圈,他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实际运作和经营、对发达地区低空经济发展的关注和学习、对国家有关低空经济政策和动态的敏锐性感知和捕捉,使我相信,即使在贵州这样的西部地区,确实还是有不少人有快人一步、胜人一筹的市场思维、企业家智慧和能力。

  直到最近看到一条新闻,才让我感觉到,低空经济的大潮已经在朝着我们的生活扑面而来。我也才意识到,不是企业家太乐观,而是我太落伍!于是,我也就花了一些时间在网上关注和阅读有关低空经济发展的新闻与专业人士的分析,让自己跟上一点时代的节奏。

  国内媒体报道,3月28日,中国民航局向广东和安徽的两家公司同时颁发了载人类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这是全国首批载人类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标志着中国低空经济无人机“载人时代”的序章已经徐徐开启。

  中国民航局颁发的载人类《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

  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用于确认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符合安全运行标准和运营要求。持有运营合格证的主体企业可以在获得批准的区域内进行商业运营,提供付费载人运营服务,开发低空经济相关的消费场景。这也意味着,市民和消费者可以很快在广州和合肥相关运营点购票体验低空游览、城市观光及丰富多彩的商业载人服务。

  报道称,此次获颁运营合格证的公司自主研发的EH216-S载人类无人驾驶航空器,此前已获得型号合格证、生产许可证、标准适航证,并已累计完成超过64000架次安全飞行。64000架次的安全飞行,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意味着其安全飞行的积累,足可以使其能够安全地投入国家认可的商业飞行用途。此次运营合格证的颁发,正是对这种商业化应用的国家认可、政府背书,无疑将促进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在载人低空观光旅游、低空飞行体验等领域的发展。

  而早在2023年10月,深圳就在试飞“空中的士”,这是中国首条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简称eVTOL)商业化航线。这也是深圳在试运营无人机送外卖后,在低空经济产业应用场景和发展上又一项新的尝试。

  其中,某航空科技公司当年10月试飞往返深圳和珠海的航线。试飞使用载人飞行器,搭载模拟人从深圳前海“湾区之光”摩天轮起飞,至珠海日月贝降落,飞行往返距离超过80公里,单程航时仅15分钟。正式运行后的飞行器,每趟将可搭载一名飞行员和四名乘客。

  2023年年10月试飞往返深圳和珠海的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图片来自峰飞航空科技公司网站)

  我查了一下目前深珠两地之间的交通,高铁运行时间1小时50多分钟。不堵车的情况下驾车,单程耗时约一个半小时。航线开通后15分钟的航程,将让两地人员往来更加快捷便利。

  不过,该航空科技公司称,eVTOL载人飞行器要实现商业飞行仍需申请相关认证,包括飞行器型号和载人的合格证等,真正载人商用模式将在2025年后实现。该公司对eVTOL载人飞行器实现商业飞行的预测,正好被3月份中国民航局向广东和安徽的两家公司同时颁发载人类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所印证。虽说从行政许可和航空运营的角度看,载人与载客还不是一回事。

  获颁eVTOL运营合格证的企业宣布,将在深圳欢乐港湾商圈打造首个城市空中交通运营示范中心,推出eVTOL低空旅游观光消费体验。

  公开报道还显示,无人机在深圳的应用,早已深入航拍、交通、巡逻、物流配送等多个场景。其中,某外卖平台公司2021年推出的无人机配送服务,更是成为普通市民和消费者日常生活中即可感知和体验的低空经济实例。

  深圳的某些商圈,天空中不时有搭载着外卖的无人机在商务楼之间穿梭,在低空充当“外卖小哥”的角色。

  深圳在市内一些商圈使用无人机派送外卖,可配送商品种类超过两万种。(图片来自网络)

  和市民日常生活中的普通外卖服务一样,消费者只需通过某团外卖应用APP,选择支持无人机配送的商家和对应的商品,以及最近的无人机配送站收货点就可完成下单。

  无人机会根据指定配送航线飞行到智能空投柜,缓慢下降到空投柜上方,把外卖盒存入取餐柜。用户在外卖送达后会收到短信,输入手机尾号后就可取餐。从下单到取餐,全程不超过15分钟,且完全没有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目前这项服务只限于设有无人机运营基地的指定商圈。

  在午餐高峰期,几乎每三五分钟就有一架无人机把外卖送到空投柜。享受过无人机配送服务的消费者认为,无人机比外卖小哥的配送速度更快,价格和一般外卖服务一样,为在附近办公的上班一族提供了便利。

  这不,就在前不久,风靡中国、网名IShowSpeed的美国知名网红小达伦·沃特金斯(Darren Watkins Jr.国内网民因为其情绪亢奋、表情丰富、肢体语言夸张,在中国顺手就赏了他一个“甲亢哥”的封号)4月5日前往深圳,在当地体验了多个高科技产品。他用美团无人机外卖点了肯德基、与深圳众擎科技的舞蹈机器人一起跳舞、乘坐亿航无人自动驾驶飞行器,以一个外国网红的身份给中国的消费者狠狠秀了一把低空经济的示范。厉害了,甲亢哥!

  “甲亢哥”在深圳体验无人机低空飞行之旅。(网络视频截图)

  而在我生活的省份,4月7日即传来民航低空经济发展公司成立的消息。央视记者最近更在某地百里杜鹃风景区登上直升机,亲身体验了低空飞行赏花的景区新玩法。春节前乐观回答我低空经济发展前景的那位老乡,其所在公司于4月9日公开分享了他们开发的“千景天梭智飞无人机+GeoAI任务智控平台”,展示了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创新成果和技术实力,令人刮目相看。虽然他的公司目前不一定就经营有人驾驶或无人驾驶飞行器载人项目,但是,以他对低空经济的高度乐观和深度介入,结合国内其他城市低空经济发展应用的现状,他春节前的乐观预言看来并非虚言,确乎胸有成竹。

  作为一名普通消费者,面对扑面而来、近在眼前的低空经济,其发展速度之快、其未来前途之不可限量,还是让我感觉猝不及防。

  设想一下未来几年全国各地都可能随时出现的场景:

  ——当你或悠闲散漫、或脚步匆匆行走在城市人行道上,或驾车行驶在大街小巷,不时会有大大小小的无人机飞过你的头顶嗡嗡作响。

  ——不管你是在忙碌的工作日还是某个周末、节日假期,不愿自己动手做饭也不想外出就餐,或者你想喝一杯某个心仪品牌或某个知名商家的咖啡、奶茶、苏打水,你随手拿起手机,在APP上下好单,15分钟内,无人机径直把你点的外卖送到你居住、工作或游玩地附近指定专用的地点。

  ——当你急于赶往某个特定的地点,或是开会、或是签一个商务合同、或是去医院看急诊、或是赶往火车站飞机场,而导航显示此时的道路交通状况已经拥堵到不可能在你希望的时间内赶到。没关系,你可以从容地在手机上叫一个无人驾驶或有人驾驶的飞行器,就能够及时准点来到你指定的位置接上你,再准时把你送往目的地,完全不耽误你的行程。

  ——离你居住的城市不远处,相邻的另一个城市,新近开发了一个无数人趋之若鹜的网红旅游点,或那个城市的某一款新推出的菜品风靡一时,好奇和从众心理驱使你想去现场一睹网红地的风采,或体验一把新菜品的独特风味,你除了可以自己开车、坐高铁、坐城际列车前往,更快速便捷、更新鲜刺激的出行方式,则是在网上约一个无人机或有人机,按你的要求把你送往目的地。

  ——和以往以平视的角度或最多置身高处的观景台观光赏景不同,如今,外出旅游时,你可以坐上有人驾驶或无人驾驶的低空飞行器,以“上帝的视角”观赏美丽的风景。这已经成为很多景区提供给游客的新的游览方式,并且这种新玩法会随着未来低空经济的发展而越来越普及。

  这是我仓促之下能想到的、作为个人工作生活中可能或需要用到的低空飞行器的使用场景。

  无论是载人还是载物,国人多少年来“打个飞的”的想象和玩笑,在不远的将来,很可能就会变成寻常生活中触手可及的现实......至于低空飞行器在公共服务、企业经营领域的应用,其应用范围的可能性和广泛性,就不用我去想象和絮絮道来了。

  低空一般指距离地面1000米以内的空域。而低空经济,说的是在低空空域,以有人或无人驾驶航空器带动相关领域的经济活动,例如无人机外卖、低空游览、短途运输等,涉及低空基础设施、低空飞行器制造、低空运营服务、低空飞行保障等多元业态。由于覆盖面广、带动效应强、产业链长、产业规模大,低空经济已成为当下中国最热门的新兴赛道之一。中国民航局数据显示,到2025年,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3.5万亿元。分享这么大一块蛋糕,多少地方政府和企业、个人正梦寐以求!

  低空经济在全球范围内都被视作是一个新兴的战略性产业。我国从2021年开始将低空经济写入国家规划,并在2023年正式定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2024年被称为中国“低空经济元年”。今年3月,低空经济被作为“新增长引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和民航局联合发布《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为发展低空经济制定了五大重点任务和20项具体工作部署。

  在国家层面这样的政策利好下,各地政府都看好低空经济发展潜力,除了上海、广州、深圳等沿海地区城市,公开报道显示,中国几乎所有省(直辖市、自治区)都已经出台或即将出台支持低空经济发展的政府规划和政策措施,从培育壮大低空经济主体、建设低空基础设施、加大低空科技创新力度、拓展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加强相关要素保障等方面,竞相加入低空经济发展新赛道,追赶低空经济新风口,不愿在新一轮的新兴产业竞争中掉队。

  广东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2024年7月4日在广州市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图为现场展示的无人机。(中新社图片)

  除了像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已经有了一些实实在在的普通消费者就能感知和体验的低空经济场景应用,山东省平阴县更是以9.24亿元的价格,将低空经济30年特许经营权公开出让,当地一家国有独资公司投标成功。这个在中国名不见经传的济南市下辖县,开启了中国第一例低空经济特许经营权出让招标项目。根据招标公告,特许经营者在特许经营期内负责低空经济的运营和维护,提供飞行执照驾培等服务。在房地产市场尽显疲态、城市卖地不再红火的当下中国,平阴甚至被媒体看作是国内“卖天空”的第一个“吃螃蟹者”。

  我虽然非业内人士,也完全不懂得低空经济涉及的那些技术和市场奥妙,但以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和中国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以这些年中国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和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中国制造业积累下来的雄厚实力,低空飞行器的制造和运营在中国企业强大的研发和制造能力面前,我相信应该都不是什么困难和问题。而低空飞行的安全及其相应的秩序管理,最可能会成为其快速发展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在国内国际暂时遭遇的不利因素的双重夹击下,在旧的增长点疲软不振,新的增长点还没有最终形成的当下,一听说来了个低空经济,各地政府和企业自然无法拒绝。低空,这是每个地方都有的资源呀!就算不能像深圳那样引领风潮,但跟着大方向走应该不会有错,不能在低空经济的饕餮盛宴大块吃肉,喝上几口汤总该是没有问题的吧!

  于是,各地政企可能会陡然间就来了精神,觉得低空经济又是一块可以描绘蓝图、开疆拓土、大展拳脚的不可限量之地。曾经,区域竞争被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科斯视作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地方政府作为区域竞争的主导者,在发展经济、创造政绩上,都有足够的动力。招商引资、园区建设、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卖地卖天搞开发等等,每一项措施每一种手段,都是那么得心应手、手到擒拿。法律政策允许的赶快干,不允许的变着法子来干,所谓避开红灯弯道超车,都是可以任由地方政府巧手施行的戏法。

  面对低空经济如此不可限量的势头,我们既非研发制造运营的从业者,也非相关行业的监管者,但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中国民众,无疑都是低空经济的相关者和潜在消费者。出于好奇关心也好、疑虑担心也罢,对有关企业和管理当局,可不可以问几个不一定是杞人之忧的问题?

  一问空中安全怎么保证?

  据媒体报道,见过大世面的“甲亢哥”,在深圳体验乘坐无人驾驶飞行器时,那一脸的惊恐万状,除了“甲亢哥”固有人设的网红式夸张,其实也反映了一个普遍事实,对于大众而言,接受低空飞行是有本能心理恐惧的,而在低空飞行器市场化起步阶段,公众对于各种可能出现的飞行安全事故是相当敏感的,一旦出现安全方面的事故,可能会使整个行业一时间丧失大量市场。而对于那些受害者,其个人和家庭的损失,更是无法去估量。

  据中央空管办有关负责人介绍,全国实名登记注册无人驾驶航空器目前超220万架,通用航空器超3200架;2024年,空管系统共保障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3.4亿余架次、2600万余小时,保障通用航空飞行120万余小时。然而,“黑飞”扰航、飞行器坠落、非法测绘、数据泄露等安全问题频发。2024年4月14日至30日,成都双流机场发生9起无人机扰航事件,导致114个航班备降、40余个航班延误、4架飞机返航,超1万名旅客滞留。其中4月21日3小时内4架无人机干扰,造成58个航班备降。2024年12月8日,福建泉州大量无人机在飞行表演时失控集中坠落。四天后,一架大型固定翼无人机在湖北荆州体育中心坠落。

  今年4月10日,美国纽约市一家观光直升机在曼哈顿岛以西哈德逊河坠毁,机上一名飞行员和5名乘客全部遇难。遇难乘客为西门子西班牙分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和他的妻子以及3个孩子。这些事故凸显低空安全防范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就在今年刚刚过去不久的“五一”假期,5月2日下午5点钟左右,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奥诗汀华庄园景区,一架观光直升机着陆时在离地面大约10米的高度坠落,造成地面1名游客死亡,机上4人受伤。有目击者称,有关经营者为了承揽更多观光游客,当天该直升机飞行频次非常高。

  我居住的小区附近,常有直升机在低空飞行,除了声量巨大的噪声直接扰民,影响学生上课、市民上班和休息,很多居民也并非没有安全的担忧。

  随着低空经济热度升温,飞行频次急速增加,以及新应用场景不断涌现,包括飞行器安全、运行安全、乘客安全、数据安全等一些列安全问题也日益广受关注。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的一些企业甚至地方政府,为了抢占先机及早获利,习惯于赛道抢跑甚至弯道超车,在没有经过充分实验和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急于投入商业应用。如果商业化应用和经济发展要以老百姓的生命健康做代价、而这种代价本来可以避免至少可以减少,那么,这样的发展暂时不要也罢。筑牢安全防线应该成为低空经济的首要选择。更有专家直言:“低空经济的未来必须建立在‘管得住’‘飞得安全’的基石上。”

  二问人机矛盾如何化解?

  当下社会,有一种说法悄然兴起:“读书的尽头是送外卖。” 这句话说得虽然有点极端,听着让人扎心,但也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实,大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时,把送外卖作为一种权宜之计的过渡,确实成为很多人的选择。但即使是一种过渡,除了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无人机如今也加入了这种竞争。一旦成本降下来,无人机相对于人工有更多的优势:更准确、更准点,不会发生劳资纠纷等。

  不管是无人机还是有人机,本质上都是人类制造的工具,工业革命以来,工具从来都有两面性,提高效率、造福人类的同时,也会伤及人类自身。一方面,劳动效率提高,弥补人口出生率下降、快速老龄化引发的劳动力短缺问题,完成许多人工不能完成的任务等,这都是正面的积极的作用,但另一方面,无人机效率的提高,又会取代很多人类的工作岗位,让本来就紧张的就业问题雪上加霜。

  从企业和经营的角度,只要效率提高、成本下降,绝对愿意采用机器,裁减员工,这本来无可厚非。但在中国的打工阶层甚至整个社会的福利保障,还远未达到能消除后顾之忧的条件下,如何化解低空经济带来的人机矛盾,应该成为政府未雨绸缪的大事。

  三问个人隐私等权利和国家秘密怎么保护?

  保护国家秘密,这个可能好理解。很多人可能会觉得,低空经济和个人隐私有什么关系?且慢!航空器飞行过程中既然可以拍摄国家涉密敏感场所,当然也可以拍摄个人隐私。飞行器拍摄的路人照片如何保证不用来牟利甚至非法用途?会不会被人用来偷拍民房、酒店、公共和私人场所居民的隐私?

  媒体已有利用飞行器特别是无人机拍摄国家机密的报道,涉及个人权利的拍摄和数据采集,暂时还未见公开案例,但今天没有不等于、也不能保证明天没有。作为一种工具,低空飞行的航空器,既可用来合法经营、服务民众、服务社会,也可用来从事违法甚至犯罪的勾当。现有的法律法规规定和执法活动能保证个人权利受到侵害时能得到及时保护和充分救济吗?

  此外,如何有效维护低空经济秩序、维护哪些秩序?谁来维护秩序?有无人机企业高管说:“地面交通执法有交警,未来低空经济发展,可能需要空警。”但是,低空经济秩序难道仅仅只有类似地面交通一类需要交警维护的秩序吗?答案肯定不是!

  低空经济不可避免会面临发展与规范的选择。是先发展再规范、还是边发展边规范,抑或是先规范再发展?前两者可能使低空经济发展更快,但发展中可能付出的代价,社会能否承受?代价与发展带来的好处孰重孰轻、如何平衡?后者可能影响发展速度,而且不一定就不会出现问题、不付出代价。

  杞人之忧来自于对世界的未知和心中无数,唯希望众多从业者和管理者对低空经济新赛道了然于心、成竹在胸!

【审核人:雨祺】

99Ai聊天   收藏   加好友   海报   77分享
点赞(0)
打赏
标签: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杂文精选

查看更多杂文精选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