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很多年前的事了。
那时我还在定西地区公署所在定西县城工作。
在一个寒冬的夜晚,天很冷。我吃过晚饭,一个人围着火炉闲坐。大概十一点左右,突然有轻轻的敲门声。我有些疑惑,谁会找我呢?我当时住的地方是单位的一个办公点,里边就一张值班用的床,还有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具。白天我去本部上班,晚上回来睡觉,也替人值了班。一般情况下,不会有人到这里来找我,也很少有人知道我住在这里。
虽有迟疑,但还是开了门。门口站着一个十多岁的小男孩,衣服单薄,冻得发抖。
我问:“你有事吗?”他说:“叔叔,我、我......”我说:“什么事?你说吧。”他吃力地说:“叔叔,我想喝点水。”我看他冷得厉害,就把他叫进房里,让他烤火,给他水喝。然后,闲聊了起来。闲聊中,知道了他是个中学生,家在当时的定西县宁远乡农村。
这天,他被父亲安排,到他一个亲戚家送东西。亲戚家在另一个乡村,离他们家三十多公里,要经过县城。返回时,他顺便把之前放在亲戚家的另外一辆自行车也带了回来。他把那辆自行车捆绑在所骑这辆的后边。由于有一些山路,也不好骑,这样带着一辆,更增加了行走的难度。路上耽误了些许时间,走了十多公里,直到这时,才到县城。
那个时候,农村的孩子,到十几岁,一般都开始做重体力活了。他能这样,既让人心疼,又让人感动。我知道他还没有吃饭,就让他一个人在房里坐着,我出去给他找些吃的。转了一圈,才找到了几个大饼。小县城的夜晚,本来就不怎么繁荣,加之已经很晚,天气又冷,商铺面馆大多都关了门。
我工作没几年,也还是孤身一人,常也在为吃饭而不知所措。
我问他,接下来怎么办?他支支吾吾,不知所云。然后,费劲地说他连夜回家。我清楚他一个人是不敢走的,但又不好意思说留下。我就说,不要走了,就住我这、将就一晚吧。
那晚他和我住在了一起。
第二天天一亮,他就走了。走的时候,也没说几句话,只是简短的说感谢。
事已过了好多年,这个孩子应已步入中年。不知他现在干什么、生活得怎么样,是否还记得那晚的情形。但愿他的一切还好。
人生旅途,真的不易。遇到了,力所能及,伸出友善的手,给一点点温暖。也许,就可以改变一个人一生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