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趣事

负一层服装区

作者:吴昌来   发表于:
浏览:0次    字数:1769  手机原创
级别:文学童生   总稿:5篇, 月稿:5

  那家超市的位置并不显眼,名气却很大。跟着人流,穿过被黄金首饰柜台包围的过道,穿过超市的生鲜区,右拐,站上滚梯,下到负一层。左手边的服装区便徐徐打开。

  服装挂在架子上,一排一排。看起来都家常,款式也家常。男式T恤,一般每件200元以下。裤子也差不多价格。喜欢来这里,一是款式适合,再是价格不贵。

  在这里买了多少条裤子?记不清了。有一种深蓝休闲裤,很让我青睐。版型适合,穿上,居然让男人显出线条,还不是特别紧。后来,服装区又出现了冬季休闲裤,纯棉,穿上显得挺拔。我选择了黑色,这几年陆陆续续,买了十几条。

  每次买的裤子都长,都要铰边。喊一声服务员大姐,立马有人回应。量好尺寸,画好线,铰、缝、熨,三把两下就好了。又认真地叠好,装进袋子,将付过钱的票据咯嚓一声,钉上袋子沿口。看她们做事也是种享受,既快,又专心认真。

  服务员大姐都人到中年了,说话不急不徐,走路的步子倒快。不快不行,顾客太多,服务员太少。

  我问,为什么服务员这么少?回答说老板为了节省啊,少一个人,一个月节约不少钱哦。我又问,一月工资多少,回答说三千多一点。又多了一嘴,问:住在附近吧?服务员大姐开颜一笑说,肯定住在附近啊,太远了,就不到家啊。

  嗯,离家近,两就就。

  那年买了一件春装,呢子料,黑色,表面绒绒的;衣领竖起,穿在身上显瘦,显得精神。春天脱单,秋天凉快的时候,都穿它。那件呢子外套穿多少年了?记得新冠疫情之前买的。后来两个口袋都破了,手插进去,能探到衣服内胆。我舍不得扔,带回老家,让一位街头美女裁缝重做了两个口袋。

  春秋两季,这件黑色呢子外套,是我的主打衣服。

  前年秋天,又去负一层商场,逛一圈,看中了一件蓝色牛仔休闲裤。像牛仔又不像牛仔,像休闲又不似休闲。试穿,照照镜子,左看右看,不太称心。那服务员大姐面善,笑着脸问我,行不?我看挺好的,显年轻。

  我穿惯了深色裤子,乍一穿浅色,感觉轻飘飘的,下盘不那么稳当了。我摇头,说,不太满意,不太合适。这时又过来一位服务员大姐,脆着嗓子说:哪讲的?好的很哪,又显身材,又显年轻。

  平时,服务员大姐从不参与意见,不劝。但那天两位大姐都劝我。这说明,穿上肯定合适,不然,两位不会这么关注。买衣服就像写文章,一篇文章写好了,本人很难发现问题,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来。本人只能从镜子里看到局部,但另一个人却能看到整体效果,能看出这件衣服跟你的体型、肤色,甚至气质的相融相配。

  那件裤子还是买下了,后来也成了我出席重要场合的常穿衣服。

  服务员大姐不偏不袒,为人淳厚。每次买衣服,还得请她们掌掌眼,成了习惯。

  有时候为了找一个合适的尺寸,服务员大姐去后面的库房,一件一件翻找。找的过程中,外面有顾客喊了,又立马小跑着回来。把外面的顾客安顿好了,复又进库房。见她们如此反复进出,我站在柜台边,默默地等待。我性子急。但那个时候,我选择了慢。

  当面买东西,顾客和售货员能建立信任。

  去年春天换季,我去了负一层服装区。相中了两件衬衣。一件宽条子,灰蓝。一件大格子,深绿。还别说,两件都合适。服务员大姐说,你身材真好,衣裳抬人,人抬衣裳。说的我心花乱放,二话不说,买了。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曾在北京地安门外大街租了一间门店,经营过服装。对于服装的款式颜色,应该算在行。

  昨天又去了负一层服装区,芒种节气了,准备选两件时兴的衬衫。

  老路径,穿过金银珠宝柜台,走过生鲜区,踏上滚梯,满心期待地看向左手边。怪了,没看到服装,眼前一大片货架,全是小百货。又环顾一圈,负一层真大,一眼顾不过来。边走边张望,寻找熟悉的货架,寻找熟悉的服务员大姐。

  商场的一角用泡沫板围起来,正在装修。围墙上现岀几行字:服装区已拆除,不再续约,给顾客带来不便,请谅解。

  我吃了一惊。开得好好的,说不干就不干了?说走就走了?往后,上哪去找那个板型的裤子?上哪去买不太贵、又十分合体的衣服?上哪去找那么热情又负责的服务员大姐?旁边的服务员说,要么跟商场没谈好,要么亏损,干不下去了。

  看着熙攘的人流,立马想到了市场规律。网络销售早已成了气侯,市场选择风向,市场也跟随潮流。似我这等购物形式,落后到爪哇国了。此刻,只能安慰自己。还好,去年在这里买了两件衬衣,还能穿两年。

【审核人:雨祺】

99Ai聊天   收藏   加好友   海报   60分享
点赞(0)
打赏
标签: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生活趣事

查看更多生活趣事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