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趣事

面筋粥粥

作者:王蕙   发表于:
浏览:0次    字数:2029  手机原创
级别:文学童生   总稿:31篇, 月稿:31

  春花依旧竞相争艳,树叶更加油绿,关中的初夏正是唐朝诗人高骈写的模样:“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院子里的蔷薇在风中慢慢摇曳,带来少许的温热,让人不禁想吃富平传统民间美食——面筋粥粥。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粮食紧缺,人们是规划算计着吃粮。春夏之交,大约是觉得粮囤里的陈粮还是够吃且有余量,祖母便会在这个季节给我们做面筋粥粥,邻居家也有。但凡谁端了面筋粥粥在门口“吸溜”,那会馋到一众孩子。那晶莹剔透的汤汁,悬浮在汤里如鸡蛋絮絮一样的面筋,或多或少配菜的馨香,偶现的煮熟了的白豆的诱人……无不深刻地撩拨着孩子们的味蕾,回家便是一顿请求,咱家也做顿面筋粥粥吧!

  小时候我家的面筋粥粥,祖母除了给里面下些白豆外,如果际遇巧合,正赶上杏子成熟的季节,还会砸了杏核,取些许杏仁下锅,那更妙绝。用来调味的臊子,一般以葱、豆腐和晒干的豆角、茄子、蒜苔裤子等菜品为主。这干菜里最值得介绍的应该是蒜苔裤子,一是因为它口感清纯,二是因为它制作方法独特。所谓这蒜苔裤子,是人们把蒜苔可以直接食用的部分用过后,留下来的不够生脆鲜嫩的末梢部分。智慧的农家妇女是绝不浪费一丁点食材的,她们便将这剩下的末梢部分入锅焯水,稍加煮炖,捞出晾凉,然后打结挂在厨房的线绳上阴干,直到可以保存。这样的“废物利用”给儿时的我们带来了特别的口体之奉……

  面筋粥粥,算是家常便饭,也不算是家常便饭。因它制作的过程比较繁复,忙碌的关中农人没有那么大量的时间频繁制作,一年大多只在春夏之交、盛夏时节做那么几次甚或一次。大概是“物以稀为贵”吧,越是做的次数少、制作麻烦的饭食,孩子们大多更加爱吃。

  我们分家后,与祖母分屋而居,母亲由于忙碌,做面筋粥粥的机会就更少了。我对面筋粥粥的期待就越深刻。记得有一年,母亲的姑姑来家小住。老人家闲不住,就给我们做了好吃的面筋粥粥。我们姐妹都觉得好吃,都说老姑就不回去了,就住我们家,可以常给我们做面筋粥粥……孩子的愿望是多么的纯真而又实际啊!

  记得有一年麦收农忙时节,父母下地,安排我在家做饭,我终于有了做面筋粥粥的机会。没有经过母亲应允,自己偷偷尝试着做面筋粥粥。悄悄和面、洗面,慢慢切臊子炒臊子,小心翼翼地把面筋放入清水中煮熟,再一点一点的给锅里加洗好的面糊。锅底下的火苗缓缓地舔舐着乌黑的锅底,稍不注意,闻到了一丝丝烧焦的味道。我以为不妙,赶紧把火盖住,将提前炒好的臊子急忙倒进锅里,轻轻搅拌……再向锅里豪横地加了一把盐,等待着父母归来品尝并夸赞我的手艺。焦急等待下,父母终于回来。我给他们一人盛了一碗。母亲还没说什么,父亲尝过一口,哈哈大笑:“美,这面筋粥粥美,品红牌‘咸着’面筋。”一家人都笑了,我也笑了,为自己能做这么复杂的饭食——面筋粥粥而骄傲,尽管又“咸”又“着”,但终归是尝试了一遍流程。

  儿时的美食,给人留下的不仅是无尽的回忆和无穷的回味,而且还有不断想去尝试的冲动。这些年,春末夏初,总会想起为家人制作面筋粥粥。随着锅灶的不断发展变化,“焦着”的现象不会再发生;随着食材的不断丰富,臊子的内容也不断更迭。

  今天,我将自己制作面筋粥粥的步骤给大家分享分享,希望更多的人们传承我大美富平的传统民间美食:第一步和面。用盐水和面,软硬适中,和好静置。第二步煮豆。锅中烧开水,煮上黄豆、杏仁等干果,切记煮豆的水不宜过多。第三步准备配菜。将葱切成小段,香菇、青菜、茄子或西葫芦、笋瓜等菌类和鲜菜切成小块,豆腐或腐竹等豆制品切成小丁,黄花菜、木耳、蒜苔裤子等干菜切成小段,西红柿切成块。第四步洗面筋。先将醒好的面再次揉光,再给面盆里加少许清水,用手不断揉搓面团,直至清水无法溶解洗出来的面粉为止,然后将洗好的面糊倒入另一个较大的容器;如此往复,直至面里再也洗不出面粉,剩下的就是面筋了;下来将面筋与面糊都静置等候。第五步炒臊子。根据吃饭人员多少和个人喜好决定臊子的种类和数量,先将葱爆香,再倒入香菇、豆腐翻炒几下,接着倒入茄子、西葫芦、笋瓜等鲜菜,然后倒入各种干菜,最后放西红柿,小火慢炖,熬出汤汁,放花椒面和盐适量。第六步面筋入锅。将静置好的面筋撕成小块,一块一块下入煮好黄豆和杏仁的开水里,边煮边搅,以便面筋变成蛋花形状,让大煎两次。第七步慢煮精熬。将静置好的面糊上的清水篦出一些,程度到不将面糊倒出为止;再分次将稀稠合适的面糊倒入煮好的面筋锅里,边倒边搅,开锅一次,添加一次;所有面糊倒完,开锅后多煮几煎,待大泡煎起,倒入炒好的臊子,加盐适量,加蛋花一颗,待开可食。

  西红柿的绯红、蛋黄的金黄、青菜的鲜绿、茄子的淡紫、香菇的深褐、干菜的黯哑、面筋的亮白,悬浮在面筋粥粥的黏汤里,盛上一碗,端到桌上,散发着诱人的馨香……这色彩靓丽的模样,这将碳水与各种食材的深度融和,这融汇着鲜菜、干菜、菌类、豆制品各种菜品的丰富营养,热食暖胃、凉食解暑,关中农人的智慧氤氲在一家家平凡的厨房……

【审核人:雨祺】

99Ai聊天   收藏   加好友   海报   62分享
点赞(0)
打赏
标签: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生活趣事

查看更多生活趣事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