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时夏夜,总在爷爷故事中进入梦乡。爷爷虽大字不识,但他阅历丰厚,讲起大道理一套一套的,他是当地人眼中的“老革命”“理论强”,我们心中的“故事王”。
记得我9岁那年中秋节,上海姑家回老家探亲,与我们一起过中秋节。晚上,当敬完月亮,吃了月饼后,大我一岁的表姐忽然扯住了爷爷的衣角说:“外公,外公,今天您给我们讲讲炎帝的故事好吗?他是不是从天上掉下的神仙呀?他没有爸爸妈妈吧?”爷爷一捋胡须哈哈大笑,说:“炎帝当然也有爸妈呀。”于是,爷爷便讲了炎帝神农氏的故事。直至今日五十多年过去了,仍记忆犹新。
炎帝,姓姜,名石年。他是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生活在距今大约5000年前的新石年代,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开创者和奠基者。炎帝,又称赤帝、烈山氏、神农氏。相传,农历四月二十六日是炎帝的生日。其母女登,一日游华山,看到一条神龙,身体立马有反应,回来就产下炎帝。炎帝生于烈山石室,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炎帝少而聪颖,三天会说话,五天能走路,三年知稼穑之事。他一生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教百姓耕作,百姓得以丰食足衣;为了让百姓不受病疾之苦,他尝遍了各种药材,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终因误尝断肠草而亡。他还作乐器,让百姓懂得礼仪,为后世所称道。
当时,先民们以猎取鸟兽和采集草木果实为生,为获取食物,女登不得不带着小石年一起上山采摘果实。为了行动方便,她让石年躺在山间一块又宽又平的大石头上睡觉。可时间过了很久,妈妈仍然没有回来,小石年睡了一觉醒来后,不见母亲,肚子饿得咕咕叫,便哇哇大哭起来。他的哭声,有时像小鹿,有时又像小鹰。白鹿和山鹰以为是自己的孩子在哭着要妈妈,都急急忙忙地赶来。母鹿一看是个婴儿,便用自己的奶水喂他。山鹰见母鹿这样疼爱这个婴儿,每当太阳很大的时候,就张开大翅膀为他遮荫,下雨时就为他挡雨。每当母亲不在身边时,白鹿和山鹰都会精心照料着小石年。于是,炎帝便有3个母亲:女登是他的生母,白鹿是他的乳母,山鹰是他的养母。
炎帝得到很好的照护,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茁壮成长。成年后,他带领族民种植五谷,倡导农耕,人类社会从渔猎进入农耕;以物易物,日中为市,人类社会有了市场经济萌芽;穿着衣裳,弹奏琴弦,人类社会从蛮荒走向文明。在生产劳动中,炎帝将火广泛地用于生产和生活。以火烧荒垦地,发明火耕;以火烹煮,普及熟食;烧陶冶金,制作器用;因不同季节变换取火方法,抑制疾病;以火(大火星出现的时间)计时,制作历法;以火名官,设立官制。炎帝善于取火、存火、变火、用火,有火之“德”,故“以火德王”,以“从重火”的“炎”字为其身号。先秦典籍称“神农”“炎帝”。至秦汉之际出现的《世本》,始有“炎帝神农氏”的合称,班固《汉书》正式采用“炎帝神农氏”称谓。王符《潜夫论》里记载:“神农为世号,炎帝为身号。”
长大读书后知,五千多年前,黄河流域的中下游的各个部落中,有两个杰出的领袖人物,一位是炎帝,一位是黄帝,他们率领我们的先民在这块土地上休养生息,进行种植、狩猎和其他生产活动。见汉代刘安的《淮南子•主术训》中说,炎帝神农氏影响的范围南至交趾(今岭南一带),北至幽都(今河北北部),东至旸谷(今山东东部),西至三危(今甘肃敦煌一带),范围达大半个中国。他身尝百草,曾“日遇七十毒而不辍”,终因误尝断肠草而崩殂。炎帝带领原始氏族先民开创了农耕文明,为中华文明的发轫和中华民族的形成准备了物质、文化基础。关于炎帝的父亲是谁,人们众说纷纭。但在民间有着两种说法,一种是说他没有父亲,如上述所言,所以我们都是“龙”的后人——“龙人”;另一说法,炎帝的父亲是少典。少典是盘古的儿子,被人们奉为光明之神。少典长相英俊潇洒,性格活泼可爱。每天都要说很多的话,仿佛永远也讲不完一样。少典有一弟弟,名叫玄夜,两人长相极好,但是性格迥异。在他们长大成人之后,与盘古的另外两个女儿两两结合。而少典的妻子就是女登,即炎帝的母亲,后来两人就生下了炎帝。
据史料,炎帝的妻子是赤水氏族的女子听訞。听訞嫁给炎帝之后,为他生了一个儿子和四个女儿。其中,儿子就是下一任炎帝炎居,一个女儿是神话故事中著名的精卫,其实据记载,她原来的名字是女娃。炎帝的大女儿被人们叫作“少女”,这并非人们给她的称号。而是因为炎帝没有给她取名字,所以人们就一直这样叫。这个女儿从小和姐妹一起生活在宫廷之中,但是后来的时候她爱上了赤松子。在后来赤松子得道成仙之后更是迷恋,甚至她也跟随着一起修仙,最后在大火中羽化成仙。而炎帝的第二个女儿也和大女儿一样没有名字,被世人叫作是赤帝女。 这个女儿心地善良,常常会在宫殿之中的树梢上建造一些鸟巢以供飞行的鸟儿做歇息只用。一天她在建好鸟巢之后,没有像往常一样地下树。而是就这样一动不动地坐在树上,任何人叫都没有反应。炎帝发现后很是担心,于是叫人在树下点火,想把她给吓下来。可是谁知道才一点火他的这个女儿也像大女儿一样羽化成仙,只不过这一次是他人为之。而他的三女儿则是后来因为不想嫁人而抑郁而死,后被封为云雨之神。炎帝的第四个女儿则是我们所熟知的精卫。从小活泼开朗,爱好自由。在民间还有着关于精卫填海的故事。
听完爷爷咳咳哄哄地讲完炎帝的故事后,我们一群小猴子热烈鼓掌。还有人给爷爷倒茶,请爷爷再来一个……
数千年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湖湘的沃土上,耕种创造着农耕文明的新传奇。炎帝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华夏儿女,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