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那是一个春日的正午,阳光暖融融的。
饭后,我忙着和上学的学生一道去学校,刚跨出屋门不远,只听得身后一阵嚎啕。这哭声我熟,是儿子。于是折转身往回走。只见妻子正哄着他:“宝宝别哭,啊?我们去打爸,他不让你去上学……啊,啊,别哭,我的宝。”见着我,一手指着,又直昂昂地哭。
妻站起身,让开了路。儿子立马止住了哭声,向我跑来。妻只好依着儿子,道一声“别摔着”,扭头就往回走。
儿子走路并不稳,像成年人喝醉了酒;却又不要我牵,硬要同我们一块儿走。我们都乐了,同路的学生时快时慢地逗弄他走路,他甩着小手一路小跑,我前后左右护着,生怕他摔下去了。
其实学校距家并不远,仅四、五百米路程。可我们一行人却走了将近20分钟。
校园内,已经来了好些学生,都在玩耍:爬杆,翻杠,竞跑,踢键,滚铁环……两岁的儿子看着这一切,黑亮的瞳孔中写满了惊喜与好奇,他不住地打着“哈哈”,用稚嫩的小手指这指那,不停地说:“爸爸,看!”意思是问:他们这是干什么,那又是在干什么?
终于,他仰头看见了高杆顶上的人,几个学生在上面翻越荡悠,那场面,叫我看来也颇感惊险,儿子眼巴巴地看着好生羡慕……突然,他挣脱掉我的手,跑到高杆底下,双手擒住铁杆,也试图往上爬,他头依然仰着,学着杆顶人的一招一式。可是,直到他脸色泛红、气喘吁吁也未曾使脚掌离地。
他急了,向我嚷着,手指铁杆,于是我蹲下身抱起他,我慢慢起身,借助我的臂力,儿子抓杆的小手也徐徐上滑......直到我踮着脚尖,双手将他高高托起,他仍然紧抱爬杆,欲再向上。儿子回过头,俯视地面,带着哭腔喊道;“爸爸,爬!”
“冲儿乖,能够爬这么高了。快下来,再往上爬就摔着了。”我哄着他说。
他似乎懂得“摔”是怎么回事,同意了,并满足地拍着小手,像是庆贺自己的“成功”。我久久地凝视着儿子,多想告诉他:人生就是一场长途爬杆。踮起脚尖也够不着的事情可千万别勉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