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做过十四年的初中语文老师,那十多年的初中教学生涯将我健忘无能的弱点在学生面前暴露无遗,然而这些年来那些早就毕业工作多年的孩子们却经常发信息感激我当年的健忘无能呢!
记得2005年,21岁的我大学毕业来到凤凰桥初中,第一次站在704班讲台上,尽管前一天晚上,我足足准备了半宿,将课堂上要说的每一个环节每一句话都预设好并且密密麻麻地写了两大张纸。可是当我站在讲台上的那一刻,看着孩子们一张张好奇的脸和求知的眼,就不由自主地紧张了起来,手也忍不住的颤抖着,声音也有些结巴。初一的孩子们也有十三四岁了,我觉得他们是可以通过沟通来理解和支持我的。于是自我介绍完后我首先告诉他们:“我比较健忘,需要你们帮助我来认识你们,请你们从明天开始,利用每一节课课前五分钟时间走上讲台用一两句话自我介绍一下,再来个才艺展示:朗读一篇你喜欢的文章给大家听。大家按照座位顺序轮流来。”两个月后,一轮自我介绍下来,我感激地告诉大家:“在你们的帮助下,我总算认识了每一位同学。好喜欢你们这样的课前朗读啊,你们读的作品让我大开眼界,让其他同学也增长了知识面。要不我们就把自我介绍免了,把课前五分钟朗读环节保留下来,一直到初中毕业怎么样?”同学们都异口同声响亮地喊着“好!”
开学的第二周,我发现学校并没有图书馆,农村的孩子们大都是父母在外打工,爷爷奶奶在家里一边做农活一边带孙子,孩子们家里藏书很少。有时候上课时,我激动地提到某个著名作家时,同学们竟然一脸茫然,这阅读量实在是太低了。要想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首先要有书可看啊!于是我便使用激将法:“我上初中的时候已经开始读古今中外各种名著了,那时候学校里有个藏书很多的老师把他的书租给我们看,我省吃俭用把老师家里藏书看光了还嫌不够,后来去镇上租书店里租书看,我是名著喂养大的,不信你们考考我,只要你们说出个书名来,我就能把书中内容告诉你们。”同学们半信半疑,纷纷利用课下时间跑来办公室或者我的宿舍考我,他们自然难不住我。当我绘声绘色将那些古今中外书中故事讲给他们听的时候,他们虽然沮丧于没有难住老师,可是闪亮地眼睛里分明充满了崇拜和惊喜。
不过我自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很无能的老师,需要同学们的帮助、支持和鼓励。于是我在班上哭穷了:“那些古今中外的名著我还是好几年前看的,都忘记了精彩之处了,我好想再看一遍。可是我工资太低,穷的买不起那么多书,你们帮帮我呗!”
“怎么帮?”同学们好热心啊!
“你们每个人带两本书来放在班级,全班同学互相借着看,这样一个班一百多本书,够我们一起看半学期了。”
“好啊好啊!”在同学们地纷纷响应中,我先捐出为他们精心挑选的10本书,班级图书角就这样因为语文老师的贫穷,无书可看,而轰轰烈烈地建立起来了。我那时候能看到那么书多么开心啊,不过我有点挑剔,内容上不适合的书会要求换一本。于是在课下我便会和同学们一起借书看,那时候随心所欲,香樟树林荫道间,操场跑道上,教室里走廊上,手捧一本书,随处就美美地沉浸期间。
一周后,我在同学们面前拿出我一周读书的摘抄好词佳句本略显羞涩地告诉他们:“老师的记忆力不好,看到那些生动的词语和美好的句子好喜欢啊,可是又怕以后会忘记,就这样摘抄在笔记本上。闲暇时拿出来读一读背一背,写文章的时候,这些美美的词语句子就是我的了。每读完一本书,跟随心意可以写读后感,昨天我写的这篇读后感里用了好几个最近摘抄的好词佳句呢!你们想不想听我读读?”
“想!”同学们兴味盎然。于是课堂上我美美地读,孩子们陶醉地听。
“你们也这么做吧,我们每周用一节课时间交换着分享大家的读书笔记和读后感怎么样?”读完我的读后感,看见大家艳羡的眼神,我乘机鼓励大家。
“好啊!”
“那就试试。”大家在一起学习真快乐!我喜欢朗读,自己在学生时代周围人对我的朗诵水平一路夸奖。我的学生们也喜欢听我读书,每次示范朗读同学们总会由衷地佩服我:“老师,您读的真好!”
面对夸奖,我腼腆地叹了口气说:“其实我上小学的时候读书总是结结巴巴,半点感情也没有。于是我天天晨读时都认真朗读,不仅如此,读名著时,如果看到没有故事情节或者无趣的部分,我就当作朗诵练习大声读出来;看不同的电视节目的时候,我也会注意别人的语气。渐渐地,我才慢慢进步成现在这个水平的。”同学们恍然大悟:我们的老师果然笨笨的,原来朗读水平也可以通过练习慢慢提高。
课堂上,每次看到有同学读书好一点,我就会狠狠夸道:“哇,你读的真有感情!”看到平时腼腆地同学站起来能敢于表达了,我会开心地笑开了花,直夸:“太棒了!你终于战胜了自己。”没办法,从小到大,我都是个笨孩子,同学们比我当年聪明多了也努力多了,怎能不赞,怎能不夸?我的那些孩子们啊!都很聪明,很勤奋好学,每当看到他们取得一点进步的时候,我总是很开心地在作业本或者周记本上直接写出一两句夸奖鼓励的话语。当同学们看见自己的进步被看见被认可的时候才有继续努力下去的动力呀。可是并不是每一次的努力都能立刻取得进步,有所收获啊!
很多时候,同学们明明已经很努力了,考试成绩却依旧没有长进,看着他们难过的样子我也跟着难过啊!于是我跟他们说起了我学习英语的糗事。我告诉他们“其实我高考考的不好,只是个大专,因为我的英语只考了74分。从小到大我一直都认为我不是个学习英语的料。”
“因为高考没有考好,我花了三年的时间自考了本科毕业证,尽管十几门学科一门门通过有点难,可是英语对我来说却是最难的。一百分的试卷60分通过,第一次我只考了38分。”说到这里,我看到同学们一个个张大嘴巴露出不可置信的神情。
我继续回忆说:“于是我把初中、高中、大学所有的英语课本拿来,每天读课文背单词,每天都是学习到12点才睡觉,终于三个月过去了,我第二次自考英语,你们猜,我考了多少分?”
“90”
“80”
“不会就七十几分吧?”见我一直都在摇头,一个同学大胆猜测道。
“44分!”当我报出这个分数的时候,同学们震惊不已,一片嘘声中纷纷叹息起来。
“那时候我真的很想放弃,我甚至问我哥,我是不是天生就不是个学习英语的料。”我有些沮丧地说,同学们静静地听着。
“我哥告诉我英语就是个纸老虎,你只是花的时间不够多而已。那就继续努力呗,我就这样继续又日日夜夜努力了三个月。第三次自考英语结果出来了。”
“多少分?”同学们期待地等待着。
“56分。”报出这个分数的时候想起那些不顾严寒酷暑日夜看书却一次次失败的心酸历程,我的眼里噙满泪水,同学们握紧拳头也很难过。
我赶紧安慰着:“但是我依旧没有放弃,继续坚持努力,三个月后第四次英语考试我终于通过了,成功地拿到了自考本科毕业证。”
在同学们的欢呼声里,我含着泪微笑着等待着他们安静下来,然后告诉他们:“学习就像烧开水一样,你不断添加柴火的过程中总是不见水开肯定很着急。可是没有关系,不要泄气,继续添加柴火,不断积蓄力量,终究会有沸腾翻滚冒气泡的那一刻。等你们长大了就知道这就是量变的积累最终会引起质变的飞跃。”
我顿了顿继续说道:“就像学习一样,我们想要考上一所好大学,那就先制定一个个阶段性目标,一个个去实现,就算努力了没有回报,也不沮丧,继续努力,总会成功的。”
同学们很认真地听进去了。他们只是一个个纯真朴实的农村初中的留守儿童啊!他们贪玩,没有被正确的地引导,没有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羞于表达,懒于写作……可是他们也是积极向上的。那时候第一节课7:30,他们总是很早就来到班级早读,寒来暑往,日复一日。特别是冬天的早晨,天才刚蒙蒙亮,一弯新月还朦朦胧胧挂在空中,十四五岁年少的他们就背起书包,冒着凛冽的寒风,呼朋引伴地打着手电筒,骑着自行车行在乡间小路上,只为早点去班级早读。他们是聪明的,一经点拨,就不再沮丧于一时得失,而是懂得志存高远,走好脚下每一步。他们也是热情可爱的,一点也不嫌弃他们笨笨的语文老师,反而时时支持处处维护。
多年后的同学聚会,那些毕业多年的孩子们给老师献上了美丽的花儿并且纷纷把自己今日取得的成就归功于我当初的滋养,感恩他们有一个大智若愚装笨的老师!说我不仅教会了他们飞行的本领,还传递给他们身为一只笨鸟,先飞、努力飞、持续飞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