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

观《不跪》有感

作者:程仪威   发表于:
浏览:15次    字数:862  手机原创
级别:文学童生   总稿:29篇, 月稿:29

  中国发布《不跪》视频,观之感之,以至于红了眼眶!

  教历史的老师,每上中国近代史,总是恨意满腔:今日战败了,要下跪,赔款割地——开放口岸,明日通航长江;战胜了还要下跪——今日赔钱,明天租界。除了下跪,还是下跪——下跪!下跪!跪!跪!跪!

  今天,终于见到我们的了硬刚:《不跪》——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

  当血色残阳浸透黄浦江时,海关大钟正敲响七下。站在外滩十八号的露台上,看对岸霓虹如刀,将夜空,割裂成殖民时代的旧伤疤。

  犹记我的历史老师高先生,瘦而高的身上挂着青青的长衫,瘦而干枯的手总是紧紧抓着戒尺,这情景,至今还横在记忆里。那根被掌心汗浸出包浆的竹条,总在讲到《辛丑条约》时突然折断。"看清楚!"他抖着半截断尺,粉笔灰簌簌落在中山装肩头,"这纸条约每字值白银十二万两,十二万两啊!每个标点抵三万条扁担,三万条!"

  视频里,身穿唐装的谈判代表推开座椅,檀木桌面映出他绷直的脊梁,我看到的是未央宫遗址里掘出的青铜剑;当美方翻译官突然结巴起来,把"制裁"错译成"商洽"的瞬间,我清晰的听见百年租界的地基在“咯咯”作响!

  南京路步行街的观光车正播放着《东方红》,穿汉服的姑娘们踩着电子鼓点走过汇丰银行旧址,石阶上那两道凹痕仍在——那是当年跪接圣旨的官员,用双膝磨出的屈膝之印。

  最震颤的画面在最后三十秒。当对方首席掏出镀金钢笔时,我们的代表从公文袋取出一册泛黄的《天津条约》复刻本。羊皮封面翻开刹那,所有镜头都开始失焦,仿佛连摄像机都承受不住纸页里渗出的血光。

  夜航的游船响起悠悠的汽笛,江水把陆家嘴的倒影冲成粼粼的碎银。我想起高先生临终前在黑板上画的等号:马关条约赔款=日本八年军费总和。而此刻迪士尼的烟花在浦东上空炸开,照亮商务楼里无数加班到凌晨的窗格。

  视频结束时的静默里,我摸到脸颊上两道冰凉的铁轨。这泪水分明是从大沽口炮台出发,经旅顺口转弯,在南京闪过三十万块青铜色的冰寒的铭牌后,终于抵达了和谐号高铁,高铁闪耀着几千年来没褪去的青铜剑的寒光,割开大数据纪元的重重迷雾,呼啸着,向前!

【审核人:雨祺】

99Ai聊天   收藏   加好友   海报   56分享
点赞(0)
打赏
标签: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文学评论

查看更多文学评论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