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服源于欧洲,是由学校规定的统一样式的学生服装,在我国的中小学已普及。有助于学校规范管理,展示形象,有助于学生展现风貌、昂扬意志,有助于培养学生集体意识、合作精神。只要在学生财力承受范围之内,本身就没有什么问题,但近些年来,却出现了作校服文章的一些不良现象,不仅增加学生心理负担,而且给家长带来经济、生活等的不小压力。
就校服而言,每到新学年,学校就将学生三年的校服分大中小号一次性订购,可是,到了“六一”等节日,学校或班上有什么重要活动,又要求学生按活动要求重新订购,从头到脚,全套行头。如开运动会,要每人订购一套运动服;班上演个民族舞,要每人订购一套民族服。
现在幼儿园也开始订购园服了,不管大中小那个班的,全部按大中小号统一订购,也就是说即将离园的大班幼儿,也是如此。幼儿园平时活动较多,尤其是公立幼儿园。只要有园里或班上类似演出等的集体活动,订购服装就是免不了的,还要要求幼儿自带各种道具等等。搞的家长花钱不说,还得这里跑,那里购,忙个不亦乐乎。既然有统一的校服、园服,为什么还要频频订购服装?
由校服又延伸到其他。每到毕业季,各级毕业班各种毕业相关活动接蹱而来。
在这些活动中,有学校组织的,有班里要求的,有学生自发的,不管哪类,搞点有纪念意义的也无可厚非,毕竟是人生的一个关键历程。但也有超出了留念意义本身的活动。如毕业照。某小学毕业班照个毕业照,竟然每个学生要收取几百元的照相费。名义是自愿,让家委会收取,而不知道由谁选出来的家委会天天向家长催要,如此自愿谁又能自愿?
曾有某公立幼儿园一个班要求幼儿订购家用书桌,一桌一椅一万多元。这对一般家庭来说也并非小数,有些家长一时凑不齐,班主任就让幼儿时不时给家长打电话,说不交费就不让进教室。不知幼儿当时是什么心情,家长却如热锅上的蚂蚁,有家长没有办法,只得将孩子转入其他园去。不久,这个班主任开上了私家轿车。
如此等等,不胜枚举。中小学本是义务教育,可实际花费又有谁调查研究计算过。总之这费那费,好像交不完的费。这还不算课外的各种文化课的补习。国家虽有严格要求,但课外补课是普遍存在。当一个班上众多孩子都在课外䃼时,个别家长还能心安吗?
校服原本是为使因战争导致生活艰难的家庭学生不会产生自卑而出现的,现在实际上又成为一些学生自卑的另一种形式。适当的活动对于幼儿学生的健康成长很有必要,但过于频繁或过于花费势必会给一些学生及家长带来困境。家庭困难的,为学费等各项费用发愁。开学之时,自家孩子因学费等费用交不上而不能正常入学或被老师催要费用而家长苦苦哀求老师时,学生在同学、老师面前是否有过自卑?家长的苦肠又给谁去诉说?
退一万步讲,难道不统一服装就没办法完成正常教学?就培养不出合格人才?少搞一些花钱多的、讲排面的活动,就显示不出教学特色?就不能张扬学生风采?如果但凭这些来体现学校精神风貌、教学水平的话,那学校之间、班级之间攀比之风是否就会日盛?学生及家长把经济等抛开不说,光应付这些恐怕也会花费不少精力吧。
说白了,有些做法纯属形式,可总有人热衷于各种各样虚头巴脑的形式,而淡漠于实实在在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