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精选

守护师道尊严,重塑教育净土

作者:谭政伟   发表于:
浏览:0次    字数:851  手机原创
级别:文学童生   总稿:5篇, 月稿:21

  陶行知先生曾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然而在当下,当粉笔灰不再是知识的勋章,当三尺讲台成为舆论的靶场,教师群体正经历前所未有的职业困境。某地教师因严格要求学生订正作业,被家长以"变相体罚"为由举报,校方为息事宁人责令其公开道歉;另一城市班主任因批评学生课堂玩手机,遭到家长聚众围堵,最终被迫调离岗位。这些真实案例折射出当前教育生态的病态:恶意投诉成本近乎为零,学校息事宁人的处理方式,让认真履职的教师沦为弱势群体。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仅有爱,也构不成教育。"教育本应是灵魂的唤醒,如今却异化为一场充满火药味的博弈。部分家长将孩子视为不容批评的"掌上明珠",一旦师生出现矛盾,便滥用投诉权进行"教育霸凌"。某中学教师在家长群指出学生抄袭作业,反被家长举报"语言暴力",校方未深入调查即对教师通报批评。这种不分青红皂白的处理,不仅寒了教师的心,更让教育惩戒权成为一纸空文。正如韩愈在《师说》中所言"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当严格管理的教师被贴上"刻薄"标签,放任自流的教师却被奉为"开明",教育的天平已然失衡。

  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在矛盾调解中往往陷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维误区。某市重点小学为避免舆情,要求教师对违纪学生"只表扬不批评",导致课堂纪律涣散,教师被迫成为"哄娃人"。这种零成本的妥协,实则是对教育规律的背离。爱因斯坦曾强调:"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与才。"教育需要刚柔并济,没有惩戒的教育如同没有刹车的列车,一味纵容只会让学生失去敬畏之心。

  守护师道尊严,需要多方合力构建良性教育生态。教育部门应建立举报核查机制,对恶意投诉者依法追责;学校要完善申诉制度,为教师撑腰打气;社会更需重塑尊师重教的价值共识。正如夸美纽斯所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唯有让教师敢管、能管、善管,教育才能回归育人本质。当我们不再让负责任的教师流泪,当惩戒权与关爱权重新平衡,教育的春天才会真正到来。毕竟,保护教师就是守护民族的未来。

【审核人:雨祺】

99Ai聊天   收藏   加好友   海报   88分享
点赞(0)
打赏
标签: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杂文精选

查看更多杂文精选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