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趣事

湘西归来话“哟喂”

作者:方晓林   发表于:
浏览:15次    字数:1282  电脑原创
级别:文学童生   总稿:34篇, 月稿:34

  应友人王总之邀,陪妻于四月上旬作客湘西。六日盘桓,山水萦怀,归来数日,仍觉耳畔有清越之声回荡,细辨之,原是那一声声“哟喂”在心底盘旋不去,遂提笔记之,以存这段山水情缘。

  初至凤凰,夜幕初垂,沱江两岸灯火渐次亮起,果真应了那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不及凤凰灯火煌煌”。漫步至翠翠的渡口,沈从文笔下的边城犹在,只是那摆渡的姑娘若活到今日,怕也是百岁老人了。如今的渡船早已换了模样,彩篷游船载着四方来客,可船公竹篙一点,水面荡开的涟漪,仍是旧时模样。忽闻虹桥上传来一声清亮的“哟喂”,抬眼望去,原是苗家阿妹倚栏而歌,对岸酒肆里的汉子们举碗应和,笑声混着酒香,在湿漉漉的夜雾里飘荡。

  次日访墨戎苗寨,晨雾未散,山路上已飘来清越歌声。“远方的客人哟——”寨门前的苗家姑娘排成花桥,百褶裙在晨风里翻飞如蝶。幸得导游阿语指点,我们一行二十余人齐声唱和,末了同喊一声“哟喂”,倒也像模像样。拦门酒过三巡,同行几位酒量甚豪的汉子女神仰脖饮尽,惹得阿妹们银铃般的笑声洒了一地。

  天门山的“哟喂”是悬在云端的。缆车攀爬时,脚下群峰如浪,忽而云雾散开,天门洞赫然眼前,车厢里顿时惊呼四起。九百九十九级天梯,每一阶都浸着游人的惊叹。挑山工的扁担吱呀作响,与游客的喘息声交织。行至半山回望,来路已隐入云海,唯有铁链上的红布条猎猎翻飞,似无数未诉的祈愿。玻璃栈道上,山风裹挟着“哟喂”呼啸而过,惊得人几欲跪地,低头却见鹰隼盘旋于深渊,翅尖掠过岩壁野杜鹃,洒落几瓣嫣红。最妙是鬼谷栈道,土家汉子对着空谷长啸,声浪撞上绝壁,惊醒了沉睡的钟乳,滴水叮咚,恍若远古的回响。

  张家界的“哟喂”是长在石峰上的。袁家界观景台上,面对“乾坤柱”的万丈绝壁,众人张口结舌,半天只憋出一声“啊——”,反倒惊动了山间猕猴,它们在藤蔓间腾跃,将回声撕成碎片撒向深涧。有个洋姑娘试图学猴叫,反被猴王一声啼鸣嘲笑了去。想来这“哟喂”原是大地的心跳,一声便震响了三亿八千万年的光阴。

  田家大院的九进天井里,时光在雕花窗棂间静静流淌。行至一素净厢房,导游轻声道:“这是朱镕基总理少时读书处。”推门而入,二十世纪初的阳光斜斜落在杉木书桌上,桌角几道浅浅刻痕,似还留着少年朱镕基的指尖温度。窗外忽传来孩童嬉戏的“哟喂”声,与百年前的读书声奇妙重叠。案头《论语》被风掀开一页,“嚼得菜根,百事可做”八字墨迹犹新。

  最摄人心魄的“哟喂”,当属巫傩戏中。赤足梯玛摇响师刀,牛角号撕开夜色,红衣师公一个鹞子翻身,满场“哟喂”如暴雨砸向铜鼓。霎时懂了,这方水土的人早将悲欢酿成了酒——苦也“哟喂”,乐也“哟喂”,生也“哟喂”,死也“哟喂”,一声喊破千年瘴雾,连武陵山的月亮,都醉成了沱江里的银梳子。

  归程车上,阿语姑娘为我们唱起湘西民歌。歌声方歇,满车“哟喂”轰然炸响,几乎掀翻车顶。想来这六日湘西行,山也“哟喂”,水也“哟喂”,人也“哟喂”,一声声叠进记忆,竟比任何照片纪念都鲜活。

  昨夜入梦,恍惚又听见沱江畔的“哟喂”,醒来见窗外一弯新月,恰似苗家阿妹的银梳,斜斜挂在合肥的夜空。

【审核人:凌木千雪】

99Ai聊天   收藏   加好友   海报   97分享
点赞(0)
打赏
标签: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生活趣事

查看更多生活趣事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