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城的大街小巷,有一位身影备受瞩目,他就是有着四十余年警龄的老警察——“老铁叔”。他本名叫石坚,自青春年华踏入警营的那一刻起,便一头扎进交管一线,凭借着坚毅的性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在时光的磨砺中,于人们心中深深烙下了“铁”的印记。
寒来暑往,石坚始终如一地坚守着三条雷打不动的铁原则。无论春夏秋冬,每天凌晨六点,当整个湖城还在沉睡,街边的路灯散发着昏黄的光晕,微风拂过寂静的街道,他已如时钟般准时出现在自己的岗位上。这一站,就是数十年,风雨从未阻挡过他的脚步。从二十几岁起,县城五一小学路口成了他的坚守之地。这里每日车水马龙,接送孩子的家长、川流不息的车辆,交织成一片繁忙的景象。守护孩子们安全过马路的任务,艰巨而又责任重大。他宛如一根永不生锈的钢钉,牢牢地扎进这个路口,一守就是四十多个春秋。一批又一批的学子,在他的守护下,安全地走过马路,迈向知识的殿堂。而他,在岁月无情的侵蚀下,青春悄然流逝,满头乌黑的青丝,化作了苍苍白发。
在纠正交通违章时,石坚的“铁面无私”在湖城尽人皆知。无论是亲朋好友,还是普通路人,只要违反了交通规则,他绝不讲情面、不搞特殊。无数人试图找他疏通关系、走个“后门”,但每次都被他严词拒绝。他的“固执”“呆板”和坚持原则,让一些人难以理解,甚至心生埋怨,觉得他就像一块冰冷、不食人间烟火的铁板。久而久之,“老铁叔”这个外号不胫而走,他的本名石坚,反倒被人们渐渐遗忘。在湖城,要是问起石坚,很多人会愣上片刻,一时反应不过来;可要是提到“老铁叔”,那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凭借着这份始终如一的坚守与执着,他成为湖城当之无愧的老黄牛,荣获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
石坚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在鄱阳湖的滋养下长大,是地地道道农民的儿子。和那个时代的许多人一样,他在“雷锋的故事”“黄继光、董存瑞”的英雄事迹以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激昂旋律中茁壮成长。报效祖国的信念,如同种子一般,在他的心中生根发芽,伴随他走过了漫长的岁月。参加工作后,他像一条不知疲倦的老黄牛,扎根交管一线,默默奉献,辛勤耕耘。湖城百姓将他的事迹铭记于心,亲切地称他为“老铁叔”。在大家心中,这个“铁”字早已超越了其原本冰冷、坚硬的含义,它象征着一种执着,一种对公平正义的坚守,是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寄托,更是一种精神的升华 。
然而,在为湖城交通事业无私奉献的背后,石坚对家人的亏欠,如雪球般越滚越大。几十年来,他一心扑在工作上,陪伴家人的时间少之又少。无数个节假日,当别人阖家欢乐、共享天伦之乐时,他却坚守在岗位上,守护着湖城的交通秩序。他曾无数次向妻儿许下承诺,要在节假日带他们去公园漫步,去农庄体验生活,一起欣赏鄱阳湖的湖光山色,共度美好时光。但这些承诺,最终都因工作的繁忙而化为泡影。如今,儿子早已成家立业,或许是对父亲一次次的失信习以为常,又或许是自己也为人父后,理解了身为父亲的不易,不再提及这些遗憾。但石坚却始终无法释怀,那份对家人的亏欠,如同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他的心头,让他在无数个夜晚辗转难眠。
今年,石坚退居二线,终于有了更多的时间。他下定决心,要弥补多年来对家人的亏欠,带着孙女去一趟鄱阳湖湿地公园。当他把这个计划告诉孙女时,孙女惊讶地瞪大了眼睛,眼中闪烁着惊喜与怀疑的光芒,好半天都不敢相信。“真的吗,爷爷?”孙女将信将疑地问道。“真的,爷爷这次绝对不会食言。”石坚胸有成竹,骄傲地昂起头,挺起胸膛,还郑重地伸出一根小指头,与孙女拉钩约定。孙女兴奋得满脸通红,紧紧勾住爷爷的手指,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宛如春日盛开的花朵。
“五一”这天,天还未亮,窗外的天空一片漆黑,星星闪烁着微弱的光芒。石坚就早早起床,轻手轻脚地走进厨房,为孙女准备出游的零食,又仔细检查了背包,确保万无一失。一切就绪后,他轻轻走进孙女的房间,轻声叫醒孙女。孙女一骨碌翻身坐起,迅速穿上头天晚上精心挑选的漂亮衣服。爷孙俩开着心爱的“吉利”轿车,兴高采烈地朝着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出发。清晨的朝霞染红了半边天,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凉爽的晨风扑面而来,带着清新的气息,让人神清气爽。孙女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在爷爷的脸上狠狠地亲了一口,她的心早已飞到了那片碧波荡漾、万鸟翱翔的湿地公园。
然而,车刚拐上天鹅大道,情况就急转直下。路上的车辆如潮水般迅速增多,车流速度明显放缓。石坚远远就看见同事老张正不停地吹着警哨,在车流和人海中穿梭忙碌,汗水早已湿透了他的衣衫,顺着脸颊不停地滚落。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石坚敏锐地意识到,必须马上增援,快速疏导交通,否则很快就会造成拥堵。一旦拥堵形成,不仅会给市民的出行带来极大困扰,损害文明城市的形象,还可能引发一系列不可预测的后果。今天是五一长假,走亲访友、旅游观光的人络绎不绝,交警大队早已全员出动,如临大敌。但由于鄱阳人口众多、县域范围大,交通压力巨大,警力严重不足,各个路口的交警都忙得不可开交,根本无法抽调警力支援。
石坚的神经瞬间绷紧,形势紧急,刻不容缓。他找个安全的地方停好车,叮嘱孙女不要乱跑。说完,他毫不犹豫地转身,快步走进车流和人海,投入到紧张的交通疏导工作中。他熟练地指挥着车辆,引导行人有序通过马路,汗水不停地从额头滚落,浸湿了他的衣衫。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两个小时后,原本拥堵的路口终于恢复了井然有序。石坚欣慰地转过身,准备去找孙女,继续他们的湿地公园之旅。可环顾四周,却不见孙女的踪影。他苦涩地摇了摇头,狠狠地在自己的脑门上拍了一巴掌,“唉……”,一声长叹,饱含着无奈和自责。
石坚急匆匆地赶回家,推开门,看到孙女满脸泪痕,委屈地坐在奶奶的怀里,老伴正在轻声安慰着她。老伴转过身,看到狼狈不堪的石坚,顿时气不打一处来,脸色铁青,愠怒地盯着满身湿透、疲惫不堪的他:“老铁、老铁!我该怎么说你呢?你从警一生,亏欠了三代家人!可你如今已经退休了,却仍然秉性不改,你究竟图的啥呀”
“老铁叔”饱经风霜的脸颊剧烈地颤抖着,他紧咬下唇,努力克制内心如潮水般翻涌的挣扎,眼眶泛红,酸涩地辩解道:“我不姓铁!我叫石坚,我也有七情六欲,不是铁石心肠!”他的声音低沉哀婉,每个字都像从胸腔深处挤出来,带着无尽的苦涩与无奈,似一双无形的手,狠狠地揉碎在场每个人的心。
他缓缓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泪光,望着老伴和孙女,嘴唇微微颤动,却再也说不出话来。内心的痛苦与无奈如潮水般翻涌,他深知自己虽无愧于这身警服,无愧于湖城百姓,却实实在在亏欠了家人太多。无数个寂静的夜晚,他也曾在内心深处反复追问自己,这么多年的坚守,究竟是对是错?他渴望成为家人眼中的好丈夫、好父亲、好爷爷,渴望在家人需要的时候陪伴在他们身边,给予温暖与关怀。可每当穿上警服,踏上岗位,他便深知,自己肩负着湖城百姓的出行安全,不能有丝毫懈怠。
整个房间陷入了沉默,石坚夹烟的手在微微的颤抖,空气仿佛都凝固了,让人喘不过气来 。他为了心中的使命,为了湖城的交通秩序,独自咽下了生活的苦涩,承受着家人的误解,却依然在这条布满荆棘的道路上,默默前行。或许在外人眼中,他是无坚不摧的“老铁”,但只有他自己清楚,在这看似坚强的外表下,藏着一颗因亏欠家人而千疮百孔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