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散文

师兄魏东

作者:张健   发表于:
浏览:0次    字数:1761  手机原创
级别:文学童生   总稿:5篇, 月稿:26

  2016年2月份,为喜迎新春,我在芜湖柏庄左岸渔村酒店,宴请金芜湖老总魏东师兄、安徽工程大学教授薛正莲师姐、芜湖天柱酒业老总汪传进、芜湖啤酒厂厂长徐柏林师弟,以及其他近十位芜湖校友。为了日后聚会方便,席间,大家倡议建群。最初十人,一月后变成几十人。半年不到,此群人数封顶。从此,芜湖校友群蝶变成第一轻校校友群。人员数量变化是大群建立的基础;是校友们的热情托起了这份割不断的情缘。初始进群的各位校友中,魏东师兄无疑是本群的“灵魂人物”。在建群9周年之际,我写下《师兄魏东》这篇散文。以白描写作方式,叙述师兄光彩照人的几个片段,传播正能量。他对我和芜湖校友们的奉献,亦如他喜欢的醇香,弥散在群内,时间越久,佳酿越香……

  校友们,让我们共同举起手中的这杯老酒,敬自己及家人身体健康!敬友谊万岁!敬本群不老!敬国泰民安!

  ——前言

  我从小到大,念了十四年书,不短不长。认识的同学有千人。其中魏东,是我师兄。

  我们在校园相识,他学发酵,我学食品。因为是老乡,常联系。魏东高我一届,为师兄——理所当然。

  师兄个子中等,双眼皮,大眼睛,嘴唇稍厚。嘴大的人,据说可以吃“四方”。师兄热情,与人交往不设防。在校时,常常一呼百应,人气很旺。低一届的同学,很多人也认识他。在校时,我是学生会干部,经常检查宿舍卫生。他住北304房,不太整洁,下铺床下,堆满空酒瓶。或许是发酵专业需要分析酒的质量,也可能是舍友常常聚餐。

  师兄先毕业,分配芜湖某酒厂。第二年,我也进了同城轻工业系统。周六周日的单身汉活动,很是频繁。我是师弟,总爱去“看望”师兄魏东。餐点到了,5元的鱼头火锅,老板赠送的豆腐和大蒜,我们不停地往锅里添加。酒厂化验室多余的白酒样品,是校友们欢聚的口粮。一年又一年。魏师兄的酒量,在业界,“高山敲鼓,声名远扬。”喝酒豪爽,为人大气,勇于当担。这便是我心目中魏东师兄的形象。

  无拘无束地过了几年,师兄突然通知我和亚平同学给他接亲。哦,他要脱离单身。妻子是他们工厂财务科胡会计,我必须改称大嫂了。

  待我结婚,迎亲活动策划,非魏东师兄莫属。组织车辆、人员分工、早起煮鸡蛋。琐碎事宜,他认真负责,毫不厌烦。

  1998年深秋,我夫人从日本归来。我找师兄借车。师兄无一丝犹豫,派出崭新的桑塔拉2000,还安排专职驾驶员。芜湖至上海虹桥机场,来回路费和油钱。师兄都帮我垫付了。在我坚持付款中,师兄说:“弟妹回家探亲,派车接送,怎能收钱呢?”短短一句话,我认定魏东师兄是值得一辈子深交的人!那个时候,他已经离开国有企业,自己的酒厂刚刚起步。很多地方也需要用钱。

  师兄待人,一直真心实意。外地同学来芜,无论是师兄师姐还是师弟师妹,都是师兄安排招待。私下,我们都开玩笑说,魏东师兄是芜湖校友会会长。

  转眼,我们相处,度过青年迈入中老年阶段。儿女们也渐渐长大。师兄成了爷爷。外孙女绕膝相欢。我儿子也到了成家立业年龄。

  给儿子买房,我们刮尽了布囊。最后还缺十万。我的定期存单,提前取出,损失利息不划算。找到师兄魏东,他和胡嫂果断卖掉股票,胡嫂在银行柜台前,把用报纸包好成捆的现金交到我手上。亲戚做不到的事,魏东师兄夫妇解决了我一时之难。此恩不能忘!

  独特的人格魅力,不计较个人得失,顾小家,爱大家,乐于奉献。社会对他认可度高。弋江区区委政协,怎能少的了这样企业家?

  师兄的酒厂,坐落在芜湖弋江区,区委领导经常下厂调研,多次考验,师兄不负众望成为弋江区政协委员。在其位,谋其政。魏师兄有了更多的义务。经常处理完自己企业的工作后,还走村、下乡,体察民情,配合政府开展“暖民心”活动。书写基层建言献策的篇章,给召开的区人大会议,提交反映百姓关心的提案。主动搭建政府与百姓间的“桥梁”。

  师兄也快到退休年龄。众多的爱好,就连喝酒也与工作有关。工厂里生产的白酒需要品鉴;招待客人,因为有了酒的加持,升华友情,把酒言欢。圈内流传:“芜湖喝酒中不中?先问金芜湖魏东。”师弟我忍不住奉劝,喝多了伤身!师兄要控制酒量!万一喝多了,手机又不知遗失何方。减少我送你回家的次数,也是小小的希望。

  我俩居家很近,师兄经常送来好酒,我珍藏在家。时间长了,包装箱都有些破烂,酒瓶表面有了“包浆。”虽然酒香绕梁弥漫。可我不舍得喝。陈年佳酿,只会越久越香!

【审核人:雨祺】

99Ai聊天   收藏   加好友   海报   19分享
点赞(0)
打赏
标签: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人物散文

查看更多人物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