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养生秘诀

作者:毛国聪   发表于:
浏览:0次    字数:4665  手机原创
级别:文学童生   总稿:5篇, 月稿:26

  2022年7月16日上午10点,成都发布了高温橙色预警信息。据热情似火的网友报道:中国今年的普遍高温百年难遇。某市今天热死了三个人。英国昨天因为高温宣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的高温极端气候是千年一遇……地球全面进入烧烤模式。

  一周来,我嗜睡、眼睛眨巴、脑袋晕晕乎乎、萎靡不振,好像晒蔫了的茄子,霜打过的青菜,罪魁祸首当然是高温。除了高温,谁能把我怎么样?在成都生活五十多年,我是第一次经历持续这么久的高温。待在18°的空调房里也觉得热,走在大街上有一种活不下去的强烈感觉。

  经受过40°以上高温考验的阿宓也受不了。我们当即决定去山居凉快凉快。山居的年平均气温比成都低五度。

  一到山居,阿宓就像累坏了似地躺在沙发上,还突然冒了一句老家的方言:好汉不挣六月钿。她说了好几遍我都没听懂,直到她在手机上把这七个字用汉语翻译出来当面用微信发给我。

  我问这是啥意思。

  她说,字面意思是,六月份的钱不要挣,太热了。从养生的角度来说,三伏天要躲要藏,躲毒辣的太阳,藏起来少做事。翻译成普通话就是,三伏天要躺平。躺平不是懒惰,而是养生。

  晚上散步时,我发了一条微头条,大张旗鼓地出卖阿宓:阿宓理直气壮地说,三伏天里躺平是一种养生。

  阿宓的“躺平养生法”跟肖婆婆的“恒定养生法”有异曲同工之妙。肖婆婆相信,“静养千年寿”。

  肖婆婆今年86岁,知性、优雅,耳聪目明,身体健康,心态好。我从她身上看到了一种“老人的美和老人的魅力”。她过去有胃病,现在居然好了。她的老伴去世后,失去了依靠,明白了什么都得靠自己。悲伤过后,她用坚强的意志力和强烈的求生欲,很快形成了有规律的生活习惯——严格作息,雷打不动。日常生活都是自己打理,每天做舒缓的健身操,写日记,练书法,定时、定量打太极拳。每天洗澡。她不愿跟儿女长期住在一起。她不想打扰儿女的生活,也不想儿女“过度关心照顾”自己。她家里有两张桌子,一张用来写作、练书法、吃饭,一张用来供观音菩萨像。肖婆婆的大女儿专门接她到海南避寒,她不去,说要保持生活的恒定。

  高大姐的养生法跟肖婆婆的“恒定养生法”正好相对,高大姐喜欢动,喜欢折腾。她的微信昵称是“没有年轮的树”。她用手机软件打网约车比我娴熟。她心地善良,性格直爽,聪明智慧,乐观积极,幽默风趣,她的人生经历丰富多彩,一辈子都没有消停过,是一位打不倒的小强。她不像有些人,折腾几下就向命运妥协了,就被生活驯服了。她七十岁那年出版了第一部三十多万字的长篇小说《那些年,那些事》。三年后,她的第二部长篇小说二十多万字的《离婚不是她的错》顺利脱稿,目前正在创作第三部长篇小说。

  每次跟高大姐喝茶聊天,我都能学到许多新东西。她说,如果有一分硬币掉在家里,我一定要把它找出来,因为我确定它就在家里。如果有一百元钞票掉在海里,我看都不会看一眼,因为无论我怎么努力都找不到它了……跨不过沟坎,不是坎太高,也不是沟太深,而是你的脚太短。脚短也没啥的,退回来,把脚长长了再说……人抬人才行。你再能干也把自己抬不起来,就像揪着自己的头发离不开地球。抬你,需要别人……当你能够放下面子去挣钱了,你就成熟了;当你能够用面子去挣钱时,你就成功了……假设你是一根稻草,如果落在地上就是垃圾,一钱不值,如果拿来绑菜就是菜价,如果拿来捆大闸蟹就是大闸蟹的身价……

  我问高大姐的养生秘诀,她笑着说,我没有什么养生秘诀,我平时的生活就六个字:动、吃、我行我素。动,就是多运动,多做事。人要吃得。吃得的人不一定长寿,但长寿的人一定吃得。老年人啥都可以将就,就是在吃上不能将就。少吃碳水化合物多吃肉,也就是说,吃好点、吃精点,还要吃杂点。因为每个人都需要一定量的脂肪。即使是耗子药,没吃到量也死不了。饭吃多了也会胀死人。网上的养生方法多如牛毛,我却只有一条:我行我素……

  “静养”好还是“动养”好,都不是绝对的,它与个体有关,与年龄和环境有关。就像生活方式,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养生秘诀。

  杰兄是官员,又是学者。他非常认同“精出于动神守为静”的苏轼养生观。他认为动静是相对的、可以互相转换的,动静相宜就好。他的动,不仅是外在的动,也是内在的动。他喜欢在家里倒立,以促进血液循环。他不反对适度饮酒。他喜欢动脑子,思考问题,开阔心胸。心无杂念就是静。他特别看重睡觉。在车上打个盹也能起到睡眠作用。

  春秋时代的大政治家管仲的养生观是:“去废虐之主,熙熙然以俟死,一日一月,一年十年:吾所谓养。”他追求的是率性任我、逍遥自在、风流脱俗的生活质量。

  唐代诗人、书法家贺知章,自称“四明狂客”,喜欢喝酒,喝醉了便与书法家张旭在京城大街小巷的白墙上笔走龙蛇,算是最早的“涂鸦族”。比他小50多岁的杜甫说他“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中眠”。史书记载,他到晚年“尤加纵诞,无复礼度”。

  狂是一种情绪的宣泄和释放。

  贺知章狂到心胸豁达,狂到心里留不下一丝郁闷、痛苦和纠结,狂到“从心所欲,不逾矩”,最后狂成了鹤发童颜仙风道骨的神仙模样。贺知章以“狂”养生,活了86岁,在那个年代属于稀罕的高寿。

  我的养生秘诀只有一个字:懒。懒得动,懒得想养生的事。

  我当然想赖在人世间多活几年,但现在还没有到养生的时候。我早就决定了:如果一百岁时还没死,我就开始养生。我现在不养生,并不是说我对养生没有自己的看法和思考。

  养生的目的除了延年益寿和养出健康的身体,还要养出人生乐趣和智慧。“智慧人是长生不老的。”如果从养生中只得到寿命而得不到乐趣,即使活成“人瑞”有什么用?活八百年与活二十年又有什么本质区别?“彭祖为夭”。没有乐趣的人生,活成神仙也没啥意思。

  如果养生养不出一点儿智慧和灵魂,算是白养了。以活着的时间长短为标准,在动物界,乌龟排不进前十。据说,水螅可以不断通过“返老还童”“克隆自己”来实现永生。世界上也许有不死的动物,却没有不死的人。“神龟虽寿,犹有竟时。”如果养生仅仅是为了延年益寿,身体健康,那就太“动物”了。养心比养身更重要。养生的关键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最让我纳闷的是一些迷恋养生的年轻人,这也不吃那也不吃,严格按日历和天气预报作息生活,规律得好像公鸡打鸣。二十来岁的年轻人,除了一个生机勃勃的身体,几乎一无所有,不好好使用它,反而花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养生,真让我迷惑不解。他们这是过早养生。他们还没年轻过就老了。如果以牺牲口福眼福耳福来养生,那人生还有什么快乐可言。养生养出了一部机器,太不划算了。年轻人最好的养生就是奋斗。

  养生不是惜命,而是让生命的质量更高。

  那些“吃好了才有力气减肥”的小伙伴们最可爱。我是个鼠目寸光的家伙,总觉得年轻时不需要考虑老了的问题,因为太遥远。老了的时候,更不必考虑老的问题,因为你已经不可逆的老了。死亡也是如此,人类的命运、地球的未来、宇宙的起源之类天大的事均是如此。

  我有一些关于锻炼的偏见。过度晨炼会炼没积蓄一晚上的能量。疲惫不堪了一个白天,再来个高强度的晚炼,无疑是给身体一个致命的耗散,相当于雪上加霜。

  对一般人而言,有些锻炼,真的无聊透顶,比如,野外登山,马拉松般的跑步,在健身房里挥汗如雨等等。在手机上刷到那些诸如大爷撞树、大妈脚踩风火轮、大爷甩巨型呼啦圈等等硬核锻炼视频,我除了万分敬仰,无话可说。那不是锻炼,而是为了夺冠、争强好胜的运动项目。我猜测他们正在发起筹备首届世界老人运动会。

  每次看到那些吭哧吭哧、苦哈哈的锻炼达人,我就觉得自己缺乏幽默细胞。我真想给那些在健身房里苦炼大头肌臀小肌的先生女士们一个建议:搬砖,一举两得。或者,刷小视频,说不定一笑就笑出了八块腹肌。如果想通过锻炼来延年益寿,我要借用王小波的一句话:“把吃饭屙屎的能力当做寿命,才是延年益寿之妙方。”试想,过去的劳工,有几个健康无恙的?用力过猛的锻炼,无异于做苦力。在空气污浊的健身房里锻炼,跟自己掏钱给自己投毒有啥区别。在雾霾严重的城市里锻炼,跟拔掉ICU病人氧气管的行为后果差不多。

  如此耗散自己生物能的锻炼,再棒的身体也会炼出一身毛病。那些以养生强身健体为借口,痴迷徒手攀岩、翼装飞行、蹦极等极限运动的冒险家,都是令人钦佩的作死方式,已经跟运动锻炼完全对立相反。

  锻炼的目的是为了健康长寿,这些极限运动者是故意跟自己过不去,纯粹以濒死体验的名义找死、作,当然,为了表演为了名利者除外。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对每个人而言,养生具有致命诱惑力。

  在运动、锻炼、活动这三个近义词中,我更倾向于活动。真懂养生的人会说,活动活动筋骨。运动、锻炼都不是最好的养生,最好的养生是活动。

  养生也怕“营养”过度。大量吃补药的,把营养品当饭吃的,宣传“双激活”“定向成分编辑”能改善什么提高什么的药啊酒啊的,追时髦赶潮流的;听说吃素能养生就不再沾一点荤的;以为冥想能养生就天天打坐的;不管自己适不适合打湿细胞就义无反顾去打针的……那些天价的停花药啊红毛酒啊割的都是有钱人的高智商。幸好我钱少、智商不高,才得以幸免。在危机四伏的人世间,躲过显性危险容易,躲过那些过度“关心”“关怀”“服务”却难。

  今年58岁的唐先生,从来就是一副拒绝平庸的模样。他四十岁生日那天,不知道是突然开了窍,还是受到了某种刺激,突然决定从当天开始养生。无论谁说某某可以养生,他都相信,而且奋不顾身地亲自去尝试。国内国外的保健食品、保健酒、保健药,他几乎都吃过。他练瑜伽、气功、吐纳等等,他跑步、游泳、打球、减脂塑形等等。如果有人跟他说,练“葵花宝典”能养生,他多半会像东方不败一样挥刀自宫。十多年来,他完全把自己给养废了,养得满身窟窿,经常感冒,经常上医院。上一刻看他红光满面的,下一刻却萎靡不振,就像演员主播线上线下的化妆、卸妆。看他样子,我好像明白了养生专家英年早逝的原因。

  养生本来是对生命的接受、肯定和尊重,但是,他们这样做,恰恰是对生命的抛弃、否定和蔑视。我始终认为,吃得下,睡得着,既是养生的方法,也是养生的结果。

  任何事情,一旦有利可图就容易变味,养生也不例外。古时有道家的炼丹术,现在有五花八门的保健法和“伪养生”。

  有些人一边“断食”,一边狂嗨各种各样的保健品。

  不少打着道教旗号的长生术,完全“逆乎自然”、有悖于“全生”“轻物重生”的道家哲学思想。道家真正的养生目的是珍惜生命、得道、成仙。一般人养生,本质上不应该为了延长生命时间,而应该为了尊重生命、提升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有一天,阿宓突然跟我说,她要减肥。

  我旗帜鲜明地表达了我的观点态度:我不反对减肥,但坚决反对吃素。在地球生物界,长得肥胖的几乎都是吃素的,大象、长颈鹿、大熊猫、牛、马、羊等。如果你真要减肥,我建议你向狮子学习。我们经常在电视里看到皮包骨的狮子。为什么?因为它们饿死都不吃素,因为它们害怕长胖。我是嗜好肉食的杂食动物。三天不食肉,生不如死。即使我减肥养生,也坚决不吃素,拒绝成为断食法、撇歌、注射胸腺肽湿细胞的养生实验品。我也不想减肥。我还没有那么傻,为了取悦他人,让自己吃苦受累。

  在养生领域,傻子太多,骗子都不够用了。最近有网友爆料,许多所谓的“长寿之乡”涉嫌造假,不少风靡一时的保健品已经下架。

  最养生的东西往往是免费的——明媚的阳光,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良好的心态,快乐的心情,笑,善良,爱……

【审核人:雨祺】

99Ai聊天   收藏   加好友   海报   44分享
点赞(0)
打赏
标签: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人生感悟

查看更多人生感悟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