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

百分人生

作者:吴喜红   发表于:
浏览:0次    字数:1747  手机原创
级别:文学童生   总稿:5篇, 月稿:0

  小时候从来不考虑“人生”这个抽象的词,这么宏大又简单的两个字好像永远不用我们小孩子去理解或去解释,只是搞懂声母韵母、ABC以及XYZ就足够我们忙碌了,这些人生初体验让我们好像开启了一场场的考试之旅。

  我们一直以为这个旅程会无限制漫长,我们从最简单的字母、加减法和语音题开始,我们每天为这张100分的卷子耗尽身心和时间,对于没有天资的我们这些庸人,辛辛苦苦可能换来的也就是七八十分甚至及格线挣扎,高兴一点可能也就是九十分左右,偶然得个满分也是百年难遇,总有一些人可能及格就是奢侈,无论拿到什么样的成绩我们的心情总都被它左右。我们认为人生这套三折叠的试卷也需要耗时许久……

  我们经常在老人的生日场合听到人们美好的祝福“长命百岁、寿比南山”,古人也把百岁称为期颐之年,可见人类自古对100有着不变的执念。好像我们的人生就是一份百分试卷,活到多少岁就能答出多少分。在了解一些人物生平时我都习惯先看他的生卒时间,计算他活了多大年纪,那些英年早逝的人会让我们为他们的仓促离世而扼腕叹息,一旦活过了80岁就深感此生无憾了,可能这不算短的80多年的岁月中吃了不少酸甜苦辣,但是也没有什么大的遗憾了。就好像我们的答卷80来分算是个比较良好的分数了,再努努力,还有达到优秀甚至满分的希望。历史上也有不少过百的长寿案例,乾隆帝为表示其皇恩浩荡,在乾清宫举行了千叟宴。宴会场面之大,实为空前。被邀请的老人约有三千名。乾隆皇帝亲自为90岁以上的寿星一一斟酒。当时推为上座的是一位最长寿的老人,据说已有141岁。这样的人就好像把答卷全做对了,还把后面的附加题都做了,锦上添花的事情毕竟少之又少,而且往往都发生在一些贫苦偏僻之地,是达官贵人难以用财富获得的天赐福利,所以历史上一直有皇帝一心迷恋仙丹祈求长生不老,结果往往是早早被仙丹断送了性命,想想真是讽刺。

  小时候尤其对高分有执念,谁不希望自己的考分高高在上呢,这份焦虑还挺折磨人,天天寝食难安“为伊消得人憔悴”,父母也习惯性盯着被减掉的那些分不放,很少能懂我们的焦灼与努力,能拿到那个分数已经是耗尽我们所有的能量。

  小时候一直认为人到老了才会死,那时候发生人类大批量的英年早逝或夭折都是少数,更因为离我们都很远,所以一直认为人生的试卷一定会从头答到尾。人生过半突然发现我们的交卷时间原来不掌握在我们的手里,可能随时会被叫停收卷,也有一些人会提前交卷中途离开。

  可爱的小萝卜头一生都被监禁在暗无天日食不果腹的监狱里,没看到新中国的曙光就被迫夭折在短短的8岁,但他的精神依然在烈火中永生了。终生颠沛的苏轼即使再豁达通透也因为非人的人生考验被上天吝赐64年光阴,但这依然不影响他流芳千古。孔老夫子享年73岁,他曾经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句话表达了他对于生命意义的深刻诠释,认为当一个人真正明白了自己为什么而活时,他便拥有了超越生死的力量。想想古人常说的“人生七十古来稀”,经历了那么多人生的挫折、打击和漂泊,在那样的战国时代孔夫子已经算是高龄。伟大的人从来不是用生命的长度来衡量的,虽然我们一直一厢情愿的希望这些伟大的灵魂能够尽量长久地享受天年。

  终于明白我们的人生不是一场风平浪静的答卷,而是一场充满未知的冒险旅行,充满智慧和运气的人可能会在关键时刻的交叉路口做出一个明智的选择,可能前途就是光明与美好,稍微不留神做出另一个选择可能面临的就是深渊和意外,真是未知的世界充满刺激啊,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

  想明白了这样的道理,我们也许就少了一些恻然,多了一些释然。原来我们的人生不是一场必须满分的考试,而是一场允许留白的创作。有人追逐事事完美的百分答卷,将日程塞满计划,用他人的标准丈量生活,却在紧绷中弄丢了呼吸的自由。真正的百分人生,或许藏在不完美的缝隙里——是熬夜加班后抬头望见的半轮月亮,是计划落空时意外发现的春日野花,是允许自己偶尔跌倒、慢慢爬起的温柔。

  那些没有完成的目标,那些留有遗憾的瞬间,都是生命赠予的独特勋章。当我们不再执着于填满所有空格,而是学会欣赏未竟之处的诗意,便能懂得:接纳不完美的勇气,坚持热爱的执着,与世界温柔相拥的真诚,早已拼凑出属于自己的圆满。百分人生从不在远方,而在坦然前行的每一天。

【审核人:雨祺】

99Ai聊天   收藏   加好友   海报   43分享
点赞(0)
打赏
标签: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人生感悟

查看更多人生感悟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