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欣赏

组织作家赴“皖南红色第一村”柯村采

作者:陈永兵   发表于:
浏览:0次    字数:1308  手机原创
级别:文学童生   总稿:5篇, 月稿:0

  2025年5月10-11日,国内知名新媒体文学平台《同步悦读》总编白夜先生率部分作家应邀赴“皖南红色第一村”柯村村采风。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驻柯村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彭正阔陪同作家们走进皖南苏维埃政府旧址、方志敏行居、柯村革命历史纪念馆和红军大讲堂等地参观并座谈交流。

  黟县是古徽商聚集地和徽文化发祥地之一,也是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核心区之一,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地、国家生态示范区、中国旅游强县”等名片和“世外桃源、画里乡村”等美誉。而位于黟县西北部的柯村坐落于山高林密的深山盆地,一直深藏山中,鲜为人知。

  柯村村始建于南宋初年,距今已有800余年。该村系低山丘陵区,平均海拔609米,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村域面积16769亩,其中山场14040亩,耕地1104亩,水田712亩,森林覆盖率83.5%以上。下辖8个村民组254户915人。

  ‌柯村是著名的柯村暴动发源地,有皖南苏维埃政府旧址等众多红色旅游资源,革命老区的中心。村域内分布柯村暴动及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驻扎时的各类历史建筑10余栋、文物400余件,被誉为“皖南红色第一村”。

  在这片红色土地上,留下方志敏、刘毓标、宁春生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足迹,也书写了皖浙贛革命斗争史上的光辉篇章,也是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中国最纯朴的乡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中国十大赏花地之——黄山50万亩油菜花代表地、安徽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安徽旅游名村。

  1934年8月,在中共闽浙赣省委和方志敏同志直接领导下,中共太平县委组织100余名党员和3000余名农民,在柯村举行了震撼皖南的“柯村暴动”。同年10月,皖南苏维埃政府在柯村成立,政府设在“柯氏宗祠”,面积800平方米,馆藏文物2600余件。

  在柯氏宗祠内,讲解员柯绍林老师围绕“寒风凛冽盼春光、红旗漫卷西风烈、开辟一方新天地、紧握攙枪任风暴、革命意志永流传”五个单元的图文解说及保存完好的历史实物展示,将作家们带入到了热血澎湃的革命年代,撼动着每一个人的心灵。

  柯村暴动的成功与皖南苏维埃政府的建立,极大地鼓舞了当地及周边地区贫困群众的斗志。此后半年多时间内,方圆百余里范围内相继发展了党的组织,成立了红军皖南游击队,形成了皖南革命斗争中的第一块革命根据地。在闽浙皖赣土地斗争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被誉为“皖南瑞金”。

  近年来,柯村村“两委”立足“红色资源+沉浸式体验”的定位,着眼环境整治、革命文物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及红色氛围提升等,突出拓展研学、红色基因教育,组织实施红军大讲堂、陈家坞惨案遗址、场景馆等建设项目,持续塑造“皖南红色第一村”的红色品牌,成为安徽红色旅游的“样板村”。

  在保护红色文物、赓续红色血脉的同时,镇村两级把红色美丽村庄建设与村集体经济发展紧密结合,通过“红色文化、古色民居、绿色山川、金色花海、黑色家珍”多彩深度融合,力争把柯村打造成为宜居、宜游、宜业并具有较强吸引力的全域旅游目的地,促进村民增收增效。

  随着红色旅游氛围持续升温,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和研学人员逐年增多,当地群众参与红色旅游服务的热情高涨,与旅游业有关的务工收入、旅游住宿、餐饮接待等收入也逐年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柯村正以“多彩”之名,迈向方志敏笔下“明媚的花园”。

  柯村,未来可期。

【审核人:雨祺】

99Ai聊天   收藏   加好友   海报   74分享
点赞(0)
打赏
标签: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欣赏

查看更多美文欣赏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