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欣赏

挡不住的诱惑

作者:杨开斌   发表于:
浏览:0次    字数:2307  手机原创
级别:文学童生   总稿:5篇, 月稿:0

  距我居住的小区不足百米的路口,有一道二十多米长的栅栏围墙,一到春天,栅栏上绿叶如碧,鲜花盛开,姹紫嫣红。寻常巷陌多了一道风景,引来路人拍照留影。我亦挡不住诱惑,时常走近,驻足欣赏,多看几眼。就像每天都要走进“同步悦读”一样,被文学的力量所吸引,欲罢不能。若是某一天因故没有“打卡”,总觉得有一根长青藤在缠绕,心中生长出怕错过季节的感觉。

  我是受“同步悦读”以及后来《军绿》的诱惑,加入“同步悦读”的。跨进这方文学的天地,就象置身于生机勃勃的绿洲,陶醉其中,久而久之,心中也开出朵朵小花来。

  沈从文先生说“一切价值皆从时间上产生”。

  在新媒体铺天盖地,让人眼花缭乱,一岁一枯荣的风里雨里,“同步悦读”坚守初心,枝繁叶茂,可谓“一日可当百年”。

  有朋友打来电话,问这段时间在“同步悦读”上怎么没看到我写文章了?我用一个“懒”字结束了话题。其实,作为已关注“同步悦读”己久的铁粉,从来就没有离开过。看到9周年征文消息,就有些冲动。前些日子,《军绿》满800期时,从头至尾将所发的作品又重新浏览了一遍。作为穿过近30年军装的老兵,“同步悦读”作者群的一个新兵,便打开电脑,零零碎碎写了一点感悟。遗憾的是,时间被其他琐事偷走了,最终未如愿。时间,很公平,也很无情。逝去了永远也找不回。这次,不想错过,也刷一点“存在感”。

  回到我被“同步悦读”诱惑的话题,窃以为有三个关键词,那就是悦读、阅读、同步。

  很多年前的一天,是战友也是文友的张守福同志到办公室看我。当时,我在省直机关某单位处室负责宣传和法规工作,管理着一本杂志、一个网站、一个公众号。聊天中,我流露出对新媒体的一些困惑,还有整天忙于工作和琐事,对文学和写作渐行渐远的遗憾。张守福嗅觉敏感,突然来了一句:“刚刚出现的一个公众号,叫‘同步悦读’,很有意思,可以关注一下”,他重申了一下:“是喜悦的悦”。一个“悦”字,诱惑了我,立马关注。自那以后,便开始了我的“悦”读。

  文学,最容易抵达人的内心深处,触动灵魂。读一篇优秀的作品,也是品尝一顿美味佳肴,只是味道不同罢了。“同步”上推出了不少质量上乘的文学作品,营造了一座精神家园。工作时,经常在出差途中看几篇“同步”的美文佳作,在轻松娱悦的时光中没有了劳顿。夜深人静时,进入这一片文学的天地,有时还读出了一点感悟,一寸灵犀,一星慧光,感觉很滋润。好几次读到“书忘带”等作者的作品或评论时,不禁笑出声来,惊醒了枕边人。文学,是一剂良药,一言难尽,其功效也妙不可言。因工作焦头烂额或心烦时,我喜欢按下暂停键,打开“同步”,进入新的场景,读着,读着心就静了,云开雾散,眉头舒展开来。在喧闹的世界,各种碎片化、心灵鸡汤甚嚣尘上的空间里,我以为,调整心态和状态的最好方式,是“悦读”,我屡试不爽。

  年轻时,爱好文学。作为年轻的战士,每月只有几元钱的津贴费,买书时毫不吝啬。后来经济条件允许了,经常买书、单位发书、朋友赠书,家中的书越来越多,几次搬家,一本都不舍丢弃。说实话,每年也坚持读几本书,零零碎碎,缺少系统性,还有不少书从来没有打开过。望着书房的满架图书,有一种空洞的愧疚感。

  书,可以装点门面,不读书,藏有再多,也只能是摆设。“同步悦读”开宗明义,“倡导全民阅读,打造书香中国”的宗旨,就展露了她的气度和风度。很喜欢“让阅读无处不在,让悦读丰富人生”这句话。于我,是诱惑,严格意义上说是诱导,且受益匪浅。

  记得有位名家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这些年,为自己列了一个读书计划,文学的,历史的,古今中外均有涉及。重点是读经典,读名著,读当下的获奖作品。粗略的回顾一下,文学作品居多。读书也会上瘾的,会让你穿越时空,跨越地域,自由飞翔。走进书的世界,世界就属于你。在唐诗宋词里感受诗情和意境,置身其中享受委婉之美,豪放之情;在小说里,与人物同悲欢,感受不同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世界;在历史中,领悟古人的深邃智慧。读完一部经典著作,就像完成了一次快乐的旅程,酣畅淋漓。一次,买来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迫不及待,通宵达旦,差点耽误了上班。出于对文学的爱好,多年来,一直自费订阅了《中国作家》《散文》等几本文学刊物。阅读,渐渐地成为生活中的一个习惯,乐此不疲。可以说“同步悦读”是一个功不可没的读书推手。北宋文学家黄庭坚说:“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语言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同步悦读”倡导全民读书的理念,在当下,弥足珍贵。

  “同步悦读”就像一座桥梁,让许多志同道合者相会,走向文学的彼岸。在这里,多年没有联系的战友、文友又见面了。记得我写了一篇《流年如初见》的文章,说的是40多年前所在连队的生活以及战友相聚时的一些人和事,在“同步”推出,战友们互相转发后,失联多年的一些战友又都叙上了,天南海北打来电话,收获了一阵阵的快乐与惊喜。

  在这里,我认识了白夜总编辑还有其他几位编辑老师,他们为此默默奉献着,令人敬佩。还有几次受到白夜总编辑的邀请,参加了关于军《军绿》的座谈,深感荣幸。作为一名老兵,不敢落伍,也跟着“同步”的节拍前行。工作之余,以写作为乐,文章首先发往“同步”,有不少篇文章被推出后,被报纸副刊采用,被其它公众号要求转发。去年,我的一部散文集列入了出版社的出版计划,收录的文稿,相当一部分是“同步”推发过的。送到出版社和省有关部门审读时,很快就通过。出版社的编辑反馈说,文稿后标注有发表于“同步悦读”公众号字样的文章都免审了,所以时间就快些。足可以看出“同步悦读”的影响力和公信度。也让我再一次享受了被“同步悦读”诱惑后的欣慰。

【审核人:雨祺】

99Ai聊天   收藏   加好友   海报   96分享
点赞(0)
打赏
标签: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欣赏

查看更多美文欣赏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