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欣赏

照片里的母亲

作者:陈俊宏   发表于:
浏览:4次    字数:1826  电脑原创
级别:文学童生   总稿:30篇, 月稿:30

  清明节快到了,又到了梨花绽放的时节。

  洁白的梨花,小小的花瓣在春风里簌簌的抖。

  那一身的素白,像极了穿了一身的孝衣,也像极了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时节,插在母亲坟头的坟飘,同样在一阵紧似一阵的春风里猎猎的抖。

  再过几天,就是母亲3年的忌日了。

  其实,母亲喜欢的是鲜艳的颜色。

  母亲是爱美的,从年轻时候到老都这样,一生都喜欢鲜艳而热烈的颜色。

  我找来母亲生前的照片。最年轻的一张,大概应该是40多年前照的了吧。

  看得出照片是在一个照相馆里照的,照片中的母亲身穿一件蓝白格子的衬衫,状作环抱一棵开着粉红色花朵的树在拍照,当然了,环抱的“树”,不过是相馆里的一幅画而已。

  照片中的母亲,表情里藏着一丝不易觉察的羞涩。

  是的,那至少是40年前的母亲!那时的我,大约还是个一二年级的学生。

  因为家里实在太穷,老实巴交的父亲空有一身的力气,他不会做什么生意,只有带着母亲到山中采摘一种叫“红果”的野果,又带着母亲到县城里去卖,以此来挣点微薄的不能再微薄的辛苦钱。

  照片就是那个时候照的。

  这在当时,那得是需要下多大决心的奢侈的行为。

  但母亲有一个愿意一直宠着她的我的父亲,这才留下了这样一张照片。

  另外两张照片应该是同一天所照,从照片中看,其中一张应该是在昆明世博园里,母亲抱着她的第一个大孙女——我的女儿,照片里母亲身穿一件黄底色,大花纹点缀的衬衫;另外一张是母亲单独照的,背景是一园的大红的花,看上去似乎是玫瑰,母亲的衣服已然换了另外一件蓝白相间的衬衫了。两张照片里的母亲,脸上都满是幸福的笑。

  那时的母亲,身体虽然单薄,但还算硬朗。

  再后来,弟弟和妹妹相继成家,也都有了自己的孩子。有一年拍了一张全家福,父亲、母亲自然在C位,居中而坐,其乐融融。

  再后来,母亲的身体开始每况愈下。

  生前最后一次拍照,大约是在去世前一年左右的光景。我和妹妹,带着母亲和父亲,一起到省城里给母亲看病。

  在那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了,母亲早已经坐上了轮椅,想要站起来,必须得借助拐杖了,整个身体已佝偻的很厉害。

  那是母亲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乘坐高铁。

  看完医生后,我们带她到滇池边的海埂坝上去看海鸥。

  那天,父亲和母亲都很开心,母亲曾几度倔强的站起,面向滇池,一只手拄着拐杖,撑住身体,另一只手努力的微微的扬起,招呼那些灵动的可爱的精灵——海鸥。

  背影里,母亲昂着头,看着头顶飞上飞下的海鸥和晴朗的蓝色的天空,竟渐渐的看得呆了,暂时忘却了身上所有的病痛。而我在母亲的身后,看着她的佝偻的背影,竟也渐渐的看得呆了起来。

  一晃眼,再过几天就是母亲3年的忌日了。

  3年前,兴许是母亲已然释然了,终究选择放下;也兴许,是母亲那单薄的身体,已经受够了病痛的折磨而终于解脱。

  我至今还清晰的记得,三年前的那一天的一早,从房后的山间里,远远的传来几声“李桂阳”的叫声。

  “李桂阳”是一种鸟,总在刚过完年后,农民们该出工播种的春季,它就开始叫唤,直到春播结束,它就销声匿迹了,然后直到来年的春播季节,它就又出现。所以,当地农民们都说它是催工鸟,而它的叫声总是单调的重复着“李桂阳”的声调,所以,就称它为“李桂阳”。

  但其实,彼时的母亲早已不能出工,算来都已经20多年了。

  20多年来,母亲一直抱病在身。

  就在那天的傍晚,母亲终究没能挺过去。

  而母亲去世后的3年来,我却似乎并没有再听到过“李桂阳”的叫了。只有梨花仍在如期的绽放,像披一身素白的孝衣。

  其实,在那个时刻真正的到来之前,我一直笃定的相信,我的内心是强大的,强大到可以直面母亲的离去而不再悲伤和流泪,但我终究还是错了,我还是极大的高估了我内心的承受能力。

  守灵期间,我抑制不住心里的悲伤,写下了一篇名为《今夜,与母亲诀别》的文章,权且算是我给母亲的悼唸吧,文里,淋漓尽致的道出了我当时悲痛的心情。

  再过几天,就是母亲三年的祭日了。

  按家乡的习俗,亲人去世后的3年内,过年是不可以贴春联和门神画的,以此来表达对已逝亲人的哀思,也算是为已逝亲人守孝三年。三年忌日那天过后,即为孝满。

  而那一天,也是逝去的亲人在这世间的最后一个节日。

  那天过后,逝者即己与生者完成所有的断离舍,从此,真正的两隔。

  然而,虽已两隔,而养育之恩,又怎可相忘,又怎能相忘?

【审核人:凌木千雪】

99Ai聊天   收藏   加好友   海报   36分享
点赞(0)
打赏
标签: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欣赏

查看更多美文欣赏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