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欣赏

走进"沙滩文化"

作者:绿水青山   发表于:
浏览:6次    字数:1573  电脑原创
级别:文学童生   总稿:30篇, 月稿:30

  贵州文化在黔北,黔北文化在沙滩。

  "沙滩文化"是多彩贵州的一个地域性很强的文化符号。

  "沙滩文化"的发源地在遵义市新蒲新区新舟镇沙滩村。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孕育了晚清光照中华文化史的"沙滩文化"。

  早在1937年刊行的《续遵义府志》中,沙滩文化人的活动就开始引起关注。抗战时期浙江大学西迁贵州时期的重要学术成果一一《遵义新志》,更是让"沙滩文化"凸显于世。

  我对"沙滩文化”慕名已久,应驻村工作队的战友罗孝模同志之邀到他家乡考察学习,今年4月终于得以成行,我们红花村村支两委走进了沙滩村,拜谒了位于乐安江畔的黎庶昌故居。

  说到"沙滩文化",必须提及"沙滩三贤",也就是沙滩文化三位代表人物郑珍、莫友芝、黎庶昌。他们的学术成就与诗文创作不仅冠绝黔中,而且享誉海内。

  郑珍(1806一1864),字子尹,晚号柴翁,别号子午山孩、五尺道人、且同亭长,晚清经学家、文学家、史志专家、学者。他长于经学,撰写有俭学和文字音韵研究专著10余种,已刊行的经学著作有5种,即《巢经巢经金说》《仪礼私笺》《考工轮舆私笺》《凫氏为钟图说》《亲属记》,另有两种已遗失。郑珍的经学采用传统的考据方法,每有一疑都穷就原委,因此受到当时学术界的推崇。当代新编的《辞源》中有不少的古字释义,注明参考郑珍《说文逸字》《说文新附考》。郑珍的《汗简笺证》,是清代系统研究《汗简》的唯一专著。

  莫友芝(1811一1871),字子偲,号郘亭,又号眲叟,中国近代学者、诗人,晚清金石学家、目录版学家、书法家,宋诗派重要成员。与郑珍一样,著作甚丰,诗词文有《影山草堂学吟稿》《郘亭诗钞》《影山词》《郘亭日记》《郘亭信札》等,学术著作《唐写本说文木部笺异》《韵学源流》,见解独到,精审确切,《韵学源流》甚至被高校写作文科教材。莫友芝还潜心于目录版本学的研究,成果丰硕,传世著作有《宋元旧本书经眼录》《邵亭知见传本书目》,二书为古籍版本研究者的案头必备之书。莫友芝广泛收集明代贵州一地诗人的诗歌,编成《黔情记略》三十三卷,近百万字,贵州的历史文化、山川地理、风土人情、贤达人物等藉以得以传播。

  黎庶昌(1837一1898),字莼斋,晚清外交家,散文家,学者。他比郑珍和莫友芝生年稍晚,曾署理江苏吴江、青浦知县,后随中国首任驻外使节郭嵩焘出使欧洲诸国任参赞,后任驻日本公使。尽管忙碌为官,但因文字造诣深厚,黎庶昌一生著作达20多种。黎庶昌是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他担任外交官的期间,考察域外山川风土、社会制度,撰有《欧洲地形考略》《西洋杂志》《奉使伦敦记》等。黎庶昌是睁眼看也界的先行者。其在文化学术史上最大的贡献,是辑集编印流落在异邦的古籍,汇刻式《古逸丛书》200卷,可谓洋洋洒洒。晚清时期,黎庶昌还是桐城派曾门四弟子之一。

  "沙滩文化"对贵州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在教育学术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还在文化传承、地方特色保护以及社会经济和地方治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沙滩文化"可与"齐鲁文化、河洛文化、吴越文化"媲美,"沙滩文化"不仅丰富了国人的文化生活,还在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和社会融合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国人的影响深远且广泛的。

  对"沙滩文化"的研究,涌现出了不少地方学者。已故的知名学者黄万机是沙滩文化研究专家,他2006年出版的《沙滩文化志》一书已成为如今人们了解沙滩文化时的"必读书目"。文史专家李连昌工作之余长期潜心于对遗落民间的清末黔北文化史料的搜集,沙滩村就是搜访的重点。黄万机先生的女儿黄江玲也表示将把"沙滩文化"作为余生的研究方向。

  走进"沙滩文化",无不感受到"坚持办学;刻苦学习;购求图书、遗惠后人;积极吸收外来文化,勇于革新开拓"的遗产精华。

  "沙滩文化"从历史深处走来,是博大精深的极富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今天,仍然闪烁着她的光芒,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增添了力量。

【审核人:凌木千雪】

99Ai聊天   收藏   加好友   海报   85分享
点赞(0)
打赏
标签: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欣赏

查看更多美文欣赏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