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摘抄

海上生明月

作者:杨盛龙   发表于:
浏览:5次    字数:3258  电脑原创
级别:文学童生   总稿:30篇, 月稿:30

  地球甩出一大块山石,高挂在天上,叫月亮。地球鼓突出一大块山石,突出在北部湾海面,生出涠洲岛圆月。天上的月亮每月十五十六团圆,其他日子是半圆月弯弯月。涠洲岛大圆月亮张开一个“OK”手势,南湾火山口呈现大圆月亮半围着一圆明镜海水圆月波光。

  到月亮的距离有点远,地球人类的航天员经过不懈奋斗,成功登月。到涠洲岛圆月的距离也有点远,我向往了多年,直到今年秋天才登上岛。

  进入大圆月亮般的涠洲岛,没见到玉兔,只见到一汪相思湖,半圆草地上散漫着牛群。距我最近的一头小黄牛跟我对视几眼,哞哞叫了两声。没见到月桂树,更没见到吴刚伐桂,只见到铺天盖地葛蓬深深,满满地覆盖了一棵棵树,只见满满的葛叶,见不到被覆盖被绞杀的树木枝叶本来面目。那边火山石墙头,几棵火龙果树正在开花,大白花朵中的花蕊像玉米须般长长密集,有些嫩绿果初步成型。几棵木瓜树在无休止地累累续结没完没了的大大小小木瓜。木瓜树下,一位年过花甲的老汉在他的菜园搭木架,手头忙活,嘴上唱着:“罗刹海向东两万六千里/过七冲越焦海三寸的黄泥地/只为那有一条一丘河/河水流过苟苟营……”

  听岛上人说,涠洲岛最早的居民是从粤闽迁入的客家人,历史上特别是唐宋之际北方不断遭受战争摧残,农村经济凋敝,大批难民南下,一些人进入涠洲岛,与当地居民杂居交流通婚,他们的文化是以汉文化为主导的客家文化。涠洲岛居民大多信奉妈祖(当地称三婆),建在南湾港火山口悬崖峭壁下的三婆庙受到出海和返航渔民的膜拜,香火旺盛。

  路边一棵榕树在与吴刚伐桂传说对着干,包围着一栋陈旧的水泥砖房。先在那栋两层楼房楼顶西头平台顺墙搭建五根柱子扎入房基,在房顶平台上顺着屋檐口伸出几根梁枋状的根,再在两层楼房顶东头平台顺墙搭建五根柱子扎入房基,这便是民间“五柱七骑筒”的大木房建筑架构。再过些年,就可将那栋水泥砖房建成别致的树包房。

  这村落就是这个涠洲岛月亮上的广寒宫吗?幢幢房舍杂然相聚,密集处有寄托未来花朵的幼儿园,还有寄托长远信仰的小庙。我住的农舍小院让人感觉自然舒适,外观是基本未经修饰的传统民居,院墙并房屋墙壁是用火山石建造的,保持着农家小院原有的“土气”。轻轻推开齐肩高的木栅栏门,院内搭建有凉棚,摆设着休闲桌椅,几棵树间懒散地挂着两挂网格吊床,还有秋千、小游泳池,树林中小花正在开放,房屋墙上写着小资情调的汉文的英文的语句,大门两旁贴着火红对联,墙上挂着木雕鱼、珊瑚石装饰,室内公用客厅摆放着图书,木楼梯口墙上贴着之前住过的客人的手书留言条。

  我和一位游客同伴拼车,坐在嫦娥姐姐开的电驴车上。我跟同伴耳语:这月球表面怎么这么颠簸呀,我们乘坐的登月飞行器多么平稳啊!悄悄话被嫦娥姐姐听到,还一句:什么登月,你们不就是乘坐轮渡来岛上的么!

  还是吴刚大哥的敞篷电瓶车平稳舒适,坐在车上惬意观景,随时拍照。那电瓶车长长的腰身如同一条千脚虫稳当当爬行,吴刚大哥开车如同他以前天天伐桂那样,锲而不舍,尽职尽责,瞧人家对游客服务的职业操守!

  站在鳄鱼山朝东南伸进海中的山嘴向东向南湾内远眺,好一处南湾月亮湾,海岸圆圈溜溜圆,大都是几十米高的悬崖,南湾中心便是被海水淹没的火山口,东北面的猪仔岭伸进海中,火山锥南边的山岭被千年万年的海水冲击销蚀淹没,在水下还是圈围着的,如若潜水下去观看,一定是特别的令人惊叹。圆形的涠洲岛直径6公里多,为两百万年以来多次火山喷发堆凝而形成的,最高海拔79米。涠洲岛是地球从北部湾底层深处甩出的一个大月亮,南湾是涠洲岛搂在怀里的蓝莹莹亮晶晶小月亮。

  头一天下午徜徉小月亮湾东头。五彩滩大片火山熔岩从海水中袒露出来,展示出火山爆发时岩浆流动貌。岩浆从火山口喷发出来,恣意流淌,凝固以后千年万年被海水冲刷激荡,形成万千石槽、石凼、石坑、石洼,裸露在海水之上,在阳光照射下,随着五彩云霞辉映,流动的石滩显现出黑、红、褐、黄、蓝等多种颜色,一汪汪水凼映着蓝天白云,绿色青苔点缀其间,海水激荡跳跃起白色浪花朵朵。五彩滩海蚀平台在阳光照耀下展现出五彩缤纷,犹如一幅幅异彩纷呈的印象派艺术画卷。

  五彩滩像欧洲女郎躺在海滩上晒日光浴,将胴体优美的曲线波光展示给天空。鳄鱼山是典型的东方汉子敞开胸怀露出胸大肌并火热情怀一览无余袒露给大海。

  从鳄鱼山沿着山路梯级步道下行海边,满目都是燃烧,一路都是火山爆发的滚烫,一片黑茫茫的世界。金色阳光将火山石照耀得金黄。眼前满目火山黑,周围是触手可及的满山嫩绿,抬望眼满视线海水蓝。

  顺着黑色的火山石乱石岗一路检阅过去。这里似乎昨天夜里刚经历过一场特大山火,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满目焦黑,触手滚烫。有些火山石周身黑褐色,中间有些部位金黄火红,似乎还在燃烧。有些石头大部红黄相间,下部漆黑,好像一堆木炭还在窜着火苗。火至烈则黑。有的大石头还遗留着火山爆发时的燃烧状态,犹如谁个在山间烧着的一堆篝火,黑炭、火蚀、灰烬并存。

  涠洲岛火山锥形成之后,海水不断冲激,恒久噬咬,千年万年,形成千姿百态的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沟槽、海蚀岩垛、海蚀洞。海水锲而不舍地冲击,造成海蚀崖坍塌,巨石滚落。有些处形成深深的海蚀涌道,有的海蚀洞又长又深,足见海水千万年冲击啃噬的硬功夫。有的海蚀洞不断加深扩大,形成海蚀拱桥。有些火山岩层明显展示出多次火山喷发的层级。火山灰从地球深处冲出,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火山锥泥土中养料丰富,各种草木疯长,海蚀崖上仙人掌蓬勃茂盛,满满当当,开满黄色花朵。

  海蚀崖上下,满是被烧得如黑炭似的巨石,火山石间金光闪闪,白色的小面积沙滩抢占着海浪边与绿植间的交接带,崖下深深的海蚀潭,海水蓝莹莹,蓝得冲进什么颜色也改变不了它的本来,山崖上铺下来的种种嫩绿野草绿得化不开,同框的一幅画面中,黑褐、金黄、白亮、海蓝、嫩绿互相绞杀,抢占着地盘。

  通红的火山石一片火红,激涌的海水冲啊冲,退下海波,又是火红;退下海波,又是火红。那情景如同姑娘小伙子的爱情,扑不灭的火,舀不干的水……

  落潮了,伸向海湾中的猪仔岭海蚀垛上一对青年男女并肩坐在石头上谈着,谈着,没完没了的话,说不完的情。涨潮了,涨潮了,来时的路被潮水淹没。小伙子,这是潮落潮涨的考验,背着你的姑娘蹚水回岸上吧。

  到涠洲岛天涯海角谈一场火山爆发似的轰轰烈烈的天地恋情吧!那边火山石上镌刻着火红的“情定涠洲岛”几个大字,这边临水的石头上镌刻着“海枯石烂”几个火红大字,时而被水淹没,时而露出水面。那一场壮怀激烈的火山爆发,地层深处的石头熔化成岩浆,冲射向空中。地下深处的石山化了,将海水烧得焦干。岩浆定格为石山,被海水啃噬得坑坑洼洼、百孔千疮。海也枯了,石也烂了,咱们的爱情恒久远。

  鳄鱼山背后的滴水丹屏悬崖峭壁是另一番别致的景观。裸露的岩层红、黄、紫、绿、青五色相间,崖上藤缠树绕,假菠萝枝叶密不透风,崖壁石嘴石坎水珠滴滴答答,落在沙滩都不见。一棵棵粗壮的滴水莲簇拥在一起,一堆堆叶尖上水珠不断滴落。

  这里是涠洲岛先民就地取材修建房屋而遗留下的采石场。我年轻时曾经在采石场开凿过石料。今儿再进采石场,回到青春火红。多数石山是有层级的。开山采石,认清巨石的纹路,顺着纹路,先用錾子在纹路处凿一个或两个由宽到窄的三四寸深的孔,再用钢楔子钉进,击打,使石头顺着纹路胀裂开,一块石料就截取下来。

  山崖下,海水边,一方方一垛垛石方横陈,可能是涠洲岛先民修建房屋取材而遗留下的多个石方,也可能是由于海水冲激垮塌下来的石方,石方中纹路层层清晰,边角平整,看上去就像一刀刀整开纸张堆起的垛子。是刚从船上卸下的还是准备运走的?是原来准备印刷什么选集而被挪用作印刷考卷的吧?一些纸张堆歪斜着,是被海水海风冲翻的吧?海风威力巨大,然而它认识考卷吗?海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夕阳下的涠洲岛海域广阔,蓝莹莹海水不让,似要淹没世界;火红的夕阳不让,将大面积海面涂成火红金黄;火山石不让,在海蓝蓝山青青的包围中拱扎;夜色不让,以无边的黑暗渐渐吞食着一切。

【审核人:凌木千雪】

99Ai聊天   收藏   加好友   海报   21分享
点赞(0)
打赏
标签: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摘抄

查看更多美文摘抄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