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说

“包包”的自述(三)

作者:殷作崇   发表于:
浏览:0次    字数:2444  手机原创
级别:文学童生   总稿:10篇, 月稿:10

  高主任也挺辛苦的。其他办公室的人都纷纷下班了,他却顾不上下班,好像晚上还有什么特殊任务。

  他拿起手机,拨了电话,呼叫声“嘟嘟——”地响。

  “喂喂,区长您好!我是公司小高,您晚上在家吗?”

  “我今晚加班看材料,在办公室!” 电话那头传来的是一位女士的声音。

  “我们公司即将开展庆典活动,恭请您届时光临指导,晚上我想送个《请柬》到您办公室,行吗?”

  “行呐,9点前我都在!”

  “谢谢区长!”

  高主任挂了电话,便打开橱门,把装我的包提出,放到小汽车后备厢,关好。然后,坐在车里吃了一会儿零食,喝了点饮料,便开车出发了。

  途中,高打电话给公司一位副总,汇报了郑局长拒收包包情况,说现在去转送给那位女副区长。

  大约半个小时,车子来到区政府大楼前。他先下车上楼“侦察”了一圈,回来后在车里坐了好一会,看了几次手表,好像有点着急的样子。

  此时此刻,我似乎感到,像高主任这样的人也不容易,为给领导送包包,低声下气,小心翼翼。心想,是为企业发展?还为个人升迁?

  我不懂,为什么不立即把我送过去?为什么不打电话联系?

  后来我才知道,原来高主任“侦察“到副区长办公室有人,不便立刻送我过去,也不便打电话联系。

  高主任可能考虑好了,不准备再等,直接提起装着我的包,走进副区长办公室。热情打过招呼后,便把《请柬》放在办公桌上,然后略微犹豫一下,将装我的包放在茶几上,说道:“区长,这是汇报材料!”

  “嗯,先放在那里!”副区长微微皱了一下眉头,似乎“心领神会”了。

  此时此刻,我暗暗佩服高主任心细,有头脑,有经验,应变能力了得!

  谁知,再聪明的人也会有失误。高主任万万没有想到,事情竟然露馅了!

  当副区长与政府办主任聚精会神修改加工自己“重要讲话”的时候,秘书主动倒茶倒水,不小心碰翻了一杯水,全部洒在高主任刚刚放的包上。秘书怕材料浸水,慌忙中把我拖了出来。一看,傻眼了!不是材料,是一个漂亮的女士包!

  办公室主任怕副区长尴尬,连忙打马虎眼说:“他们就喜欢搞这种名堂,搞庆典还送个小包,值不了几个钱,还瞒着领导,借口说是材料!”

  想不到,副区长却大大方方地说:“送一个小包,多大的事,还神神秘秘的。我明天通知小高,下不为例!”

  此时此刻,我在想,同样当领导,今晚的女副区长,与昨晚的郑局长,差距怎么这样大呢?

  加班结束后,副区长自己驾车回家,一路上情绪甚佳,还轻松地哼了几句小调。到家后,她把我打开,看了又看,喜上眉梢。我好像也蛮自得的。

  可是,当她打开橱门将我与其他包包放到一起时,我惊呆了,感到太“自愧弗如”了!十几只名牌包包,大部分档次比我高,五万以上的有好几只,最贵的达十几万。

  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似乎没了孤独感,但多了自卑感,困惑感。

  此后,副区长天天忙于上班,开会讲话,检查工作,出差,迎来送往……精神抖擞,风光无限!

  再看看我呢,一直被闲置冷落,从不露面,徒有美颜,虚度时光!

  说不清时隔多久,副区长惦念起我和同类。一次次打开橱门,看来看去,摸来摸去,若有所思,若有所想。

  这天,她居然带来那次一同加班的办公室主任,向他公开了橱子里的全部秘密。并商量如何通过奢侈品回收渠道,将包包全部出手。

  约定三条:(1)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绝对不让第三个人知情。(2)与“回收商店”不见面,不提供任何信息,背对背交易。(3)价格控制在七折以上。净赚七三分成。副区长7,主任3。

  此时此刻,我惊呆了!身为副区长,竟然与政府办主任密谋,要通过奢侈品回收市场,处理一批违法收受的名牌包包,这不仅我们“包包“想不到,大凡善良的”人“都想不到!

  这些年,奢侈品回收市场红红火火,名牌包的回收也在其中。打开网络,各种回收渠道遍及全国,从大中城市到乡镇,全覆盖。什么品牌专柜、典当行、专业回收店、线上平台,五花八门,比比皆是。

  在我们“包包“看来,回收一些人们不用的东西,提高物品使用率,减少浪费,这本来是好事,但据说现在有些地方把好事办坏了。

  以前我从媒体上听说,“礼品回收”市场回收的高档礼品,很多不是自己买的,而是别人送的。是谁会送高档礼品呢?恐怕谁都清楚,这里面存在着行贿受贿。我看到过一个材料,说北京市某法院在近5年审结的13起涉礼品犯罪案件中,礼品转卖兑现的案件就有6起。我可能因为经常被作为“礼品“使用,所以对“礼品回收”问题比较关注。我注意收集了如下观点:

  “礼品回收“市场败坏社会风气,助长腐败之风。

  “礼品回收”市场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反腐败。

  “礼品回收“市场可能成为腐败行为的隐蔽渠道。

  最近发现有专家撰文提出,应在专营机构中强制建立实名制和进货台账,截断源于腐败的“销赃”渠道;应对公务和商务活动中的礼品往来进行严格管理和限制,堵上制度漏洞。

  说到这里,也许大家要问,副区长与主任密谋的事成功与否?

  你们稍微想想就能猜到结果。他们做贼心虚,又要借助回收商店把包包卖出去,又要保密,“背对背“交易,人不敢露面,连电话、微信也不敢告诉人家,怎么操作?做梦!

  后来,一拖再拖,二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那位主任改变主意,建议副区长同意让他去找亲戚帮助处理,最后按照实际卖价,四三三分成,副区长四,主任三,亲戚三。副区长感到太亏,损失太大,舍不得,只好拉倒。

  再后来,主任与副区长工作上发生矛盾,机关又传出高主任送包给副区长的事,副区长对当时在场的主任和秘书有怀疑。结果翻脸了,副区长又担心主任把她的秘密全部兜出来,立即把藏在家里的十几个包包转移到乡下亲戚家。我也到乡下待了一段时间。

  谁知道,亲戚没有保密观念,相反还对外炫耀副区长多么了不起,放多少个名牌包在他家。消息传开,村书记打电话告诉副区长,副区长气坏了,立即开车把包取走,藏到另外一个地方。我好多天都搞不清是哪里。

  此时此刻,我很自卑!真倒霉透顶,一直住无定所,没有遇到一个可以相伴之人。

【审核人:凌木千雪】

99Ai聊天   收藏   加好友   海报   18分享
点赞(0)
打赏
标签: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短篇小说

查看更多短篇小说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