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之音随着四季的变幻或物种、自然现象不一,其响声犹如交响曲欢畅、赏心。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往日寂静的山间骤然热闹起来,鸟类发出各自的声音,仿佛在欢迎春天已到来。其中“歌歌歌”、“歌歌歌歌”两种不同的鸟类叫唤不一样的曲调,但音调纯净、清脆,十分耐听。布谷鸟“布谷”“布谷”叫声在春季尤为响亮,可继续半小时左右。它不厌其烦提醒农户忙于春耕了,被大家视为吉祥鸟。
惊蛰伊始,青蛙于乡村夜晚鸣叫此起彼伏,弥漫乡村的各角落,形成了动听的夏日奏章。下雨天及青蛙于领域建立、求偶、交配等时间,也忽然间“呱呱呱”叫个不停。通过呼声,彼此得到交流,还可确保种群的繁衍和生存。古代诗人常将青蛙的叫声比作音乐,如“蛙鼓”、“蛙吹”等,形容声音优美婉转。
知了是蝉的俗称,一生分为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若虫在地下生活,成虫则在树上栖息。知了从夏日开始活跃起来,时不时“吱呀、知了知了知了”等的叫喊着,乃是夏日的标志,且最具代表性的声音之一。知了的叫声高亢、悠扬,节奏感强,群体鸣叫得以立体声场穿透夏日象征时间流逝,给人以无尽的遐想。
蟋蟀是典型的夜行性昆虫,喜欢在地面、砖石、土穴、草丛间存活。雄性蟋蟀通过摩擦前翅,产生美妙的琴音来吸引雌性。当中鸣叫声具有不同种类蟋蟀的鸣叫模式且频率各异,然而极具节律性及规律性。蟋蟀鸣叫频率跟环境温度有关,温度越高鸣叫的频率也越高。当然,蟋蟀鸣叫还用于防御、社交和领地宣示等。
公鸡在家禽动物中,有一种独特的“喔喔喔”或“咯咯咯”声音发出,通常称作“鸡叫”况且嘹亮、惊人,有“雄鸡一唱天下白”的描绘。公鸡毎天清晨以高达130分贝的音量打鸣,宣告着新的一天到来,催促人觉醒。公鸡也有晚上11时左右打鸣的特例,基于生物钟紊乱、夜盲眼、领地意识、激素或其它原因等引起的。
天籁之音不仅仅来源于动物所为,也来自自然间其它的产物。雨水乃是人类赖以生存之必需资源,而下雨时听雨声也是一种享受。雨点落到地上、房顶上,发出“滴滴答答”的声音,滴在树上发出“沙沙”的声音,滴落到池水中即刻欢腾不已。雨水汇聚溪流,“哗哗”作响沁人心脾。雨声相伴季节轮转音色不尽一致,诗人也不同的心情感受。除此,雨声另还有助催眠与舒压呢。
大千世界赐予的诸多声响不胜枚举,欢愉的天籁之音令人心旷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