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趣事

西施西瓜

作者:张梅   发表于:
浏览:4次    字数:2648  手机原创
级别:文学童生   总稿:5篇, 月稿:0

  没有西瓜的夏季是没有灵魂的夏季。

  每至炎热季节,常觉口干舌燥,西瓜就成了我眼里那个独特的“美人”。你看它果皮墨绿,瓤色明艳,肉质细脆,汁多味美,解暑镇渴,谁人不爱。

  暑轩无物洗烦蒸,百果凡材得我憎。

  藓井筠笼浸苍玉,金盘碧箸荐寒冰。

  田中谁问不纳履,坐上适来何处蝇。

  此理一杯分付与,我思明哲在东陵。

  北宋诗人黄庭坚的《食瓜有感》描绘了在炎热的夏天,对西瓜的喜爱及理想食瓜场景。“藓井筠笼浸苍玉,金盘碧箸荐寒冰”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将西瓜浸泡在清水中,以及将西瓜切片后用玉盘盛装,旁边放置冰块,以增加食用时的凉爽感,这与现代人享受冰镇西瓜的方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西瓜的原生地在非洲‌,早在四千年前,‌埃及人就种植西瓜,后来逐渐北移,最初由地中海沿岸传至北欧,而后南下进入中东、‌印度等地,四五世纪时,由西域传入中国,因此称之为“西瓜”,自此西瓜和西瓜子成为中国百姓的常见而喜爱的食品。

  有些地区有立秋吃西瓜的习惯,称为“啃秋”或“咬秋”,认为这样可以避免疟疾等疾病。

  小时吃西瓜,几成奢望。老早村里是种有一片西瓜的,远远地看着,瓜滕叶青翠,小西瓜圆滚滚像个襁褓中的婴儿,若隐若现,叫人怜爱无比。至将熟时期,看瓜棚就有人看守了。看守瓜棚的,是村里的细爷。

  细爷因一入冬就随身带个铜壶,被我们小孩私下戏称为“夜壶细爷”。细爷手捂夜壶是为了取暖的,那里面有上好的牛粪灰火,多长时间铜壶外壳都是温暖如初。铜壶老早是做夜壶用的,细爷觉得不妥,他有风湿病,就当作取暖工具。铜夜壶经过细爷经年累月的抚摸,外壳散发着一圈锃亮的光泽。

  我们给细爷取绰号,多少带点恨的意思。瓜熟时,外皮青翠而带着一层若隐若现的白粉,那粉像西子脸上的一层脂粉,妩媚诱人。我们多想摘来把它据为己有,它甜而多汁的瓤,仿佛流淌在干渴的口腔,而细爷看到我们唆巡,细条的身体里便会发出高亢的喊声和干咳,这些足于粉碎小小偷们的梦想。他点着名地叫了我们一遍,说天热回家,不要热到了。还好事后他没告诉家长,这让我们又生出感激来。

  细爷一生未婚,无儿无女。我们猜细爷是不喜欢吃西瓜的,他细条而干瘪的身材,我们认为是答案。有小伙伴便说,西施喜欢吃西瓜!是呵,只有美丽的西施才匹配西瓜。

  说西施才匹配西瓜的小伙伴,炎夏的一天掉进村北头水塘里,幸被细爷发现舍命相救。犯有风湿的细爷大夏天上岸也瑟瑟发抖,他把湿透的衣服放在瓜棚上晒干后,扬扬手就打发小孩们回家去。

  我猜那个小伙伴得救后,脑中会有电光火石般的愿头闪过:来片西瓜压压惊。他惊慌后的眼神里更多的是失落。那时零食稀少,对西瓜的渴望成为泡影,地坎头的茅草芯也能成为美食。茅草芯绵长、白润、甜柔,我们称茅箭,实是一种野外美味。

  村北头的西瓜场断绝了愿想,天气炎热,村南头有片樟树林,是纳凉佳地。这里聚众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村里高子老人喜欢讲传。高子老人天南地北,信口开河,小孩都喜欢听他胡侃。

  一次说到赵匡胤,他说赵匤胤年少时偷过瓜。赵年少时是个混混,不务正业,一个盛夏的夜晚经过一个瓜田,他饥渴难耐,就偷了个瓜吃,被看瓜王老汉当场抓住。王老汉叫赵交一文钱买瓜,赵搜遍全身,一文也没有,只得拿手中的盘龙棍抵押。王老头接过盘龙棍,对着那铁棍自言自语说:“盘龙棍啊盘龙棍,你要是叫英雄拿在手里,可以建功立业、治国平天下。可惜啊,你落在浪子手中,只能赌场上耍威风,瓜棚里做押头,你来到这世上还有什么用呢!”说罢,把盘龙棍往路边一扔,扭头向瓜棚走去。赵匡胤听了这番话,羞得无地自容,低头走出瓜园,拾起盘龙棍,心里默道:“盘龙棍呀盘龙棍,从今以后,我一定改邪归正,让你随我大显威风。

  从此,赵匡胤发奋图强,最终成了宋朝开国皇帝。

  听了高子老人讲的故事,小孩又群情激昂,有人说,哇,皇帝也偷过瓜!有人自言自语,偷瓜是不是不算偷,偷瓜之后当皇帝!这种孩童思维促使他们跃跃欲试。暑热里,男孩儿把目光越过本村菜园,喵到了不远处邻村达畈村菜地,那里有青溜溜长胖的黄瓜;有阳光下挺拔甘甜的卢蔗;有泛着金黄色香气扑鼻的香瓜。

  待大人们回家午休,男孩们轮番冲锋陷阵,也只一个大胆的拔了根卢蔗,最终被菜园主发现,告到村里。高子老人听到小孩偷盗,抿嘴一笑,问道,你们发奋做能人了不?!自此,乡野少贼。

  后来随着经济条件好转,每到农忙双抢或炎热暑假,母亲就会带我们去焦千坝上买瓜。瓜是卖家用船从外地运过来,瓜大汁甜,买者众多。母亲会挑瓜,先看一看瓜外相,瓜纹开阔清晰,瓜脐小且橙黄为好瓜;再放耳边轻敲一下,声音清脆有震撼感的,是熟瓜。

  买回来的瓜码放在室内地面,一个个倩相,让我们的暑假充满欢愉。它们有红的、黄的瓤,红的明艳动人;黄的如丝绸般媚丽。切开西瓜,一股清甜、清澈的气息浮在室内,黑而大的瓜子嵌在红、黄瓤之中,如黑宝石又如美人眸。

  有时我们舍不得一下吃掉,就在瓜顶开个小盖,慢慢掏着吃,吃空的瓜皮当碗、当“艺术品”。爷爷说瓜皮不要浪费了,可做瓜皮菜。爷爷满口假牙,拿出清洗时,红红的二瓣基托特显眼,弟弟就用二瓣西瓜塞在口腔充假牙,啀给我们看。

  其实瓜皮菜是非常好吃的,瓜皮清洗刮去外青皮,切条跟青椒一起炒,撒上豆鼓,一盘青脆香美的瓜皮菜就出锅了,非常下饭。如能佐以五花肉片一起炒,当然更好。

  美美的西瓜被利用到了极致,吃瓜后的瓜子,收集漂洗晒干,过年又能嗑上香香的瓜子了。

  一年,过完暑假回学校,发现一女同学突变得水灵俊秀,一问,原来她怕热,整整一个暑假用西瓜当饭,我们惊呼,原来西瓜可美容!人称她“瓜西施”。

  说到瓜西施,这让人想起历史上一个西瓜西施的故事一一黄若兰和李安的爰情故事。清朝末年,在美丽的大凉山一个小村庄里,有一位卖西瓜的姑娘名叫黄若兰,她天生丽质,温柔大方,因瓜结缘于一个名叫李安的外村男子。李安长相丑陋,面黄肌瘦,个头又不高,虽然外表不怎地,但他心地善良,心思慎密,通过买瓜送瓜、瓜上写诗抒情而赢得芳心。在这里,西瓜有如绣球,缔结了一段美好情缘,而人的外表是不能决定内涵的,內心美,品质美才称得上好男人。

  作家马克·吐温说:“真正的南方西瓜是上帝的一个恩赐,那不能以普通的物品来相提并论。它是这个世界上所有珍品中的魁首,是上帝恩典给地球所有水果的王。当一个人品尝到西瓜,他就会知道天使们吃的是什么了。”

  是的,当一个人品尝到西瓜就知道甘还是苦,品人也一样。

【审核人:雨祺】

99Ai聊天   收藏   加好友   海报   42分享
点赞(0)
打赏
标签: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生活趣事

查看更多生活趣事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