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特朗普完成对沙特、卡塔尔、阿联酋等三国的访问,这是他在第二任期内的首次外访。
访问期间,这些国家对特朗普礼遇有加,骆驼队、甩发舞等夹道欢迎、摩天大楼装饰美国旗等,阿联酋还授予特朗普国家最高民事荣誉勋章。身在其中的特朗普自然感觉良好,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体面,弥补了一点他在中美关税战中丢的面子,也缓解了一点他在挑动印度给中国制造麻烦而未果的心理郁闷。
从效果来看,报道说他从三国手中拿到了累计超1万亿美元的投资合同,释放出解除对叙利亚制裁的信息。可以说,特朗普此次中东之行风光无限、“满载而归”。
那么,实际情形到底会是怎么样的呢?
用一句话说,就是不尽然、不确定。大概率是热闹一阵、风光一时,就又回到原点,在此基础上,美国在中东的影响力继续持续下滑。
这些协议合同,何时执行,落实到位的能有多少,是很不确定的,它只是写在纸面上的东西。中东土豪为“讨”特朗普欢心,大嘴一张,管它以后怎么样,暂时欢喜打发他走就是。再说,特朗普是资本家总统,他很清楚自己的任期和任期后的结局,因此,他是为美国“再次伟大”,还是为家族“持续壮大”;是以国为名壮己之实,还是两者兼而有之,这就决定了他在处理国际事务中的策略措施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
就算这些协议能全部兑现,也不代表整个中东就全面倒向美国,这只是各取所需的商业生意,不是中东倒向美国寻求美国庇护的政治交易,更不是换取的协防攻守同盟。中东土豪有的是美元,用手中的美元换取所需的商品,既减少美元持有,又增加美国美元负担,为助力去美元化作出一点努力。不然,美元捏在手里花不出去,也不是个事。
更重要的是美以、美伊、美胡、美叙等关系,决不是特朗普一次中东之行就能解决、平息得了的。
美国不会抛弃以色列。北次特朗普中东之行绕开以色列,不是美国抛弃以色列,而是放任怂恿以色列更加激进。以色列是美国多年以来用心耗力镶嵌在中东的棋子,怎么可能轻易就抛弃?内塔尼亚胡访美时,特朗普对他的殷情样就能说明问题。特朗普再善变、再会演戏,也不可能轻易抛弃以色列。特朗普有意绕开以色列,意在修复或加强与中东一些重要国家的关系、给中东一些国家的一个假象,就是要中东的这些国家少干预以色列的行动。只有以色列在,美国才能“名正言顺”随时出现在中东。
特朗普中东之行也意在孤立伊朗,但影响力很有限。伊朗“先入为主”,主动表示永远放弃核武,也与上述三国主动迎合特朗普有异曲同工之妙。不是伊朗认怂主动弃核,而是伊朗把球踢给美国。美国不是要伊朗去核吗,那伊朗就宣布弃核。问题是沙特也有核武,美国会对沙特核武怎么处置呢?美国如何对待沙特核武,让其弃核不弃核,都是个难题。伊朗照样能找到指责美国、发展核武的借口。伊朗显然是一厢情愿。即便伊朗放弃核武,也换不来美国解除对其的制裁。美国最终要的是伊朗的石油等能源资源,要的是打破中俄伊之间的关系。
也门胡塞不会和美国真正实现和解停火。只要伊美关系得不到永久和平改善,只要中东和世界反美力量存在,只要美国䨷权一直挥动,胡塞就会死磕美国,只到取得决定性胜利。这也就导致美国与伊朗、与其他一些反美国家不会有和平的和谐关系。
特朗普说的考虑解除对叙利亚制裁是不会错的,这点有望实现。美国一直以来制裁的不是叙利亚,而是叙利亚的阿萨德政权。制裁的目的是阿萨德政权要么投向美国,要么倒台,扶亲美势力主政。现在叙利亚政权掌握在亲美派手中,美国解除制裁是理所应当,但也并非顺当。美国要的也是叙利亚的石油等能源资源,如达不到它的需求,与叙利亚闹掰也是迟早的。到这个时候,对叙利亚降低影响力的俄罗斯又会重新再来。
总体来看,中东局势不会变化太大,美国对其影响只会越来越小,而中国的影响力会逐渐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