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趣事

书卷多情似故人

作者:田祥鸿   发表于:
浏览:15次    字数:1816  手机原创
级别:文学童生   总稿:29篇, 月稿:29

  01

  我很喜欢书,这种喜欢,似乎是与生俱来的。

  记得在我的童年时代,家里的书特别少,除了课本外,基本上没有什么别的书籍。第一次被书里的故事打动,大约是在七岁的时候吧。那天,我跟随家人去十几里外的镇上买粮食,看到路旁有个书摊,不大的书架上摆满小人书,大多是黑白版的连环画。记得有《渡江侦察记》《铁道游击队》《西游记》《三打白骨精》《小英雄雨来》等。我花了五分钱,租了一本小人书看起来,书名是《三借芭蕉扇》。书中有许多线条流畅、稚拙动人的插图,人物栩栩如生,情节一波三折,我逐渐被这些插图所迷恋,借助刚刚学会的拼音,终于读懂了这个故事。我读得非常入迷,甚至连家人来叫我回家都没听见。这次经历令我激动不已,难以忘怀。我小小的世界,似乎被打开一个崭新的窗口,一缕缕春风拂过来,吹暖了我的心田。

  现在想来,我是被文学的魅力打动了!

  从此,一辈子都难以忘记这个神话故事。后来,读了安徒生、伊索寓言、格林童话等,以及更多好看的童话,但是《西游记》在我的心目中,却无法被其他的童话故事所替代。

  后来,我在新华书店看到再版的《三借芭蕉扇》,彩色插图,可早已不是原来的那样,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02

  在我的成长岁月里,书还是那么少,只有书包里的几本教材而已,更没有现在这样阅读特别方便的电子书。

  记得读初二的那年暑假,三姐买回来一部巴金先生的长篇小说《家》,这是“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我如获至宝,捧起书就舍不得放下。

  白天,打完猪草,烀好猪食,做饭洗衣后,就见缝插针地坐下看书;晚上,吃过饭,洗好碗,坐下来就看。因为家住山里,靠近竹林,夜晚蚊虫特别多,我就坐在蚊帐里看书。当我读到大少爷觉新和表妹梅的对话时,被深深打动了,忍不住泪如雨下,竟哭出声来。这下,把睡熟的母亲突然惊醒了,她一骨碌爬起来,忙问我怎么啦?直到我说明了原委,她才安心地躺下,继续睡觉。

  自此,无论何时何地,只要看到书,我都拿来读。在学校里,课间或午休时,不少同学都在忙着抄歌词、学唱流行歌曲,而我只要在哪个角落里发现一本书或者是杂志,就会心满意足地坐下来一口气看完。

  那时,就是觉得身边的书太少了,怎么也读不够。

  03

  成家后,很快有了孩子,又忙于工作和家务,基本上没有什么时间读书,所以读书的时间全靠挤。

  我是中等师范学校毕业,自学考试拿到大专毕业证后又自学安师大的汉语言文学教育本科专业,一共十三门课程,全靠一本一本的书啃下来,然后通过自考获得本科文凭的。

  因为晚上得哄孩子睡觉,我先早早地上床睡觉。等到夜里两点左右孩子睡熟了,再起床看书,一直看到早晨七点左右。然后,洗漱完就去上班。那时候,家住顶楼,又没有空调,实在太热了,就拎来一塑料桶井水,双脚泡在凉水里,吹着电风扇,捧书夜读。《古代汉语》这门课最难考,我是“二次革命”(指考了两次)后才通过的。后来,经过两年半,我才拿到毕业证书。当我拿到本科毕业证书时,我的眼泪都出来了,只觉得手里沉甸甸的。

  不过,因为下了苦功夫,学得比较扎实,尤其是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的基础知识,懂得的较多,觉得收获挺大。

  04

  书读得多了,就开始写文章,不知不觉竟成了一个写书的人。

  去年,我出版了个人散文集《乡村金字塔》。虽然是处女作,文字浅陋,尚不成熟,但是我觉得很开心,毕竟这是自己十几年的心血凝成的,敝帚自珍吧。身边的同事朋友,还有我的不少学生看了之后,都纷纷给予好评。如今,我的书基本上卖完了。

  梦想得到实现,这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

  但是,幸运还不是幸福,也不是止步不前。我对幸福的理解,是快乐生活,是不断进取,还有终身学习。

  现在,社会发展得太快,不读书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就孤陋寡闻,就会落伍。如今社会上读书的风气越来越浓,方式也多样化。图书馆里挤满了人,电子书随时可读,书籍也不再是匮乏之物。

  读书,耗时费力,非一日之功,所以必须要沉下心来。最好的书,是不可以带着功利性去读的。读书的收获,得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知识与技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得到的。

  “书犹药也,善读者可以医愚。”书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给予我们丰富的营养,改变了我们的气质,甚至前途和命运。

  读书,可以得到快乐,有了快乐,便得到了幸福。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读书乐,乐读书,多读书,总之,我喜欢读书。

【审核人:凌木千雪】

99Ai聊天   收藏   加好友   海报   57分享
点赞(0)
打赏
标签: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生活趣事

查看更多生活趣事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