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天,说变就变。送小女儿去学校返程的路上,前一秒还阳光明媚,后一秒就倾盆大雨,完全没有预报。我躲进了一门店屋檐下。
躲雨的一大片。老人,小孩,送孩子的宝爸宝妈。雨就像瀑布一般从天而降,天地间被织成了一张水网。路上的积水一圈一圈,仿佛小溪流。
“宝贝,你没被打湿吧?”我打小女儿电话手表。
“妈妈,我一点都没有被打湿呢。我天晴下雨书包里都备着一把伞!”我能听出她的骄傲,“其他好多同学都没有带伞,正在躲雨呢!”听着她的话,我满心欣慰,这孩子,小小年纪竟如此细心。
雨,渐渐小了,躲雨的人们三三两两地扎进了小雨中。
我正准备抬脚,大雨仿佛调皮的娃娃,又来捣乱了。下得稀里哗啦。
我就望着路边沉思。反正不赶时间,悠哉悠哉。平日里,我忙得像个不停旋转的陀螺,只顾低头赶路,却忽略了沿途的风景。最忙的时候,我一个礼拜只能陪家人吃一餐饭。八小时之内,我规规矩矩上班。八小时之外,我兼职补贴家用。人到中年,没有办法,上有四个老人要赡养,下有两个孩子要教育,中间唯独没有自己。
终于,雨又小了些,我走进雨幕,一边赶路,一边四处张望,盼着能找到商店买把伞应急。街边店铺一家家闪过,有飘着香气的早餐店,有摆满零件的修理铺,却始终不见商店的影子。就在我满心失望时,“XX商铺”几个字映入眼帘,顿时,我欣喜若狂。
“老板娘,买一把伞!”我进门就说道。
“没有伞卖。”
“哦!”我眼中掠过一丝失落。
“你要去哪里上班呀?”老板娘关切地问道。
“新政府。”我抬头望了一眼她:身材微胖,慈眉善目。
“那很远呐!没有伞,怎么行?”她仿佛在回应我,又仿佛在自言自语,“你是这样,我借一把旧伞给你!”
“我买你的旧伞吧!”
“不用,你拿着用就是。”
“我还是买吧!”
“一把旧伞,不值钱,你用就是,以后路过这里拿过来即可。”
“我还是象征性地给点钱吧,我怕以后我忙,给忘还了。我给一点点钱,心里就没有任何压力了。”
“微信收款,10元。”我飞快地扫码,支付,她的微信语音播报了一下。
接过旧伞,我右手撑开,像一把倒立的蘑菇,因为伞的骨架被坏了一根,我左手整理了几下,伞才被正立过来。但是,也像缺胳膊少腿的残兵败将,支撑不起来,毕竟伞骨伤了。但却不减少我对它的喜欢和对它原来的主人的感激。
它是一把长条纹的伞,红白相间,边缘红色偏多,中间白色偏多。伞柄还是蹭亮蹭亮的,没有生锈。看得出来,是一把女士伞。我在想,曾经,它的主人也像我现在一样喜欢它吧?又或者,它已经换了几个主人了?从伞可以窥探出,伞的原来的主人对它也不离不弃,珍爱有加,它是被它原来的主人从一个废冰箱的上层拿出来的。可见,原来的主人对它的热爱。
有了这把伞,我顺利地过马路,顺利地坐公交车,顺利地到了单位上班。
我把伞好好地收拢,放到我的私人空间。我想:以后,若没有特殊情况,我不会遗弃它;或者,也会把它给到需要我帮助的人,把这“爱”的接力棒传递下去。
世界上的爱,本无所谓有,也本无所谓无,但,给予给别人的多了,就成了习惯和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