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漫过纱帘时,案板上的韭菜还沾着娘家田埂的露水。那些青翠的叶片蜷着新雨的湿润,像极了母亲临别时塞进行李箱的叮咛,在钢筋水泥的都市里舒展成最鲜活的绿意。
老公系着围裙在厨房忙碌的身影,总让我想起父亲年轻时围着灶台转的模样。他掌心揉面的力度总是不轻不重,面团在虎口与案板间翻飞,像在揉捏着生活的褶皱。女儿踮着脚尖擀面皮的模样格外认真,小擀面杖在她手里忽而圆忽而方,最后总在老公的巧手下化作规整的圆片。我们笑着数她擀出的"鹅卵石"与"月亮",那些歪歪扭扭的形状里,藏着比饺子更动人的弧度。
平底锅里的油花欢快地跳跃,韭菜鸡蛋粉条与韭菜肉馅在高温中舒展成金黄的裙裾。有个饺子煎得尤其漂亮,薄如蝉翼的皮子透出翡翠般的馅料,边缘微微卷曲,真像极了展翅欲飞的蝴蝶。女儿举着手机拍照时,油星溅在手背也不觉得疼,倒是老公慌忙抓起她的手腕冲凉水,厨房里顿时漾开一串银铃般的笑声。
夜雨敲窗的傍晚,剩的面团在案板上舒展成云朵。小米面的金黄、玉米面的粗粝、地瓜面的暗红,在老公的擀面杖下交织成斑斓的锦缎。他总说手擀面要"三醒三揉",我却觉得那反复揉搓的何止是面团,分明是把岁月里的琐碎都揉进了筋道的口感里。卤子在砂锅里咕嘟作响,木耳的脆、鸡蛋的嫩、肉末的香,在酱油与香醋的调和下,酿成最熨帖的烟火。
女儿捧着比脸还大的碗吸溜面条时,发梢沾着番茄卤的酱汁。老公往我碗里夹着挑好刺的鱼肉,自己碗里却堆着我不爱吃的姜末。这些细碎的温暖,像春日檐角融化的雪水,一滴一滴,润泽着生活的褶皱。原来真正的富足不在于山珍海味,而在于案板上的面粉能揉出笑声,在于灶台前的烟火能映红三张脸庞。
夜深时翻看女儿拍的照片,那只"蝴蝶饺子"依然在相册里翩跹。忽然懂得,所谓岁月静好,不过是晨起有娘家韭菜的鲜香,午时有女儿擀面的笨拙,暮色里有老公煎饺的油花。这些平凡日子里的微光,终将在记忆里酿成琥珀色的蜜,让每个平凡的清晨都泛着温柔的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