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县文联安排了今年作协的第一次采风,方向是布泉乡。
布泉我倒是经常去,但每一次去因为时间和心情以及同行人员的不同,总会有不同的感受。这一次是跟着平时一起玩文艺的同志们前行,自然有着与以前不太一样的感觉。
当车子沿着蜿蜒的山路缓缓驶入布泉乡,一幅幅宁静而悠远的山水画卷便在眼前徐徐展开。正是仲春与暮春衔接的时节,各种不同形状的山头,整个冬天的枯褐色已经基本褪去,山上或青绿相间,或黄白相映,或紫绛相接,一派葳蕤蓬勃的气象正在彰显着春天的最大张力。连绵的青山像是大地的守护者,静静地伫立在天边,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山谷间一大早的晨雾还未来得及散去,薄薄地缭绕于群山之间,如梦如幻,仿佛是大自然不经意间洒落的水墨,为这片山水增添了几分空灵的意境。
我们的第一站是布泉源头。这里,清泉从山脚汩涌而出,如同大地的脉搏,跳动着生命的韵律。泉水清澈见底,能看到水底奇形怪状的石头和畅心游弋的小鱼,它们在光影交错的水中嬉戏,无忧无虑,让人心生羡慕。水面上,偶尔漂过几片落叶,宛如一叶叶扁舟,先是在水面上无忧无虑毫无目的地漂浮着,然后又随着水流悠悠前行,仿佛在诉说着时光的故事。
源头的排水方向有一座古老的拦河坝,它横跨于河的两岸,坝上两排护栏的仿木水泥柱子像是两排忠诚的卫士,坚毅而又勇敢地守护着这方清泉。雪白的水花从拦河坝的31个桥孔倾泻而下,形成了一排气势磅礴的连排瀑布群,飞珠溅玉。站在坝前,能感受到那股扑面而来的水汽,带着丝丝凉意,沁人心脾。瀑布群的轰鸣声在山间回荡,仿佛是大自然奏响的雄浑乐章,与周围的青山绿水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雄浑壮美而又清新绮丽的和谐画面。
沿着布泉河缓缓前行,两岸的翠竹郁郁葱葱,像是一道道绿色的屏风,将尘世的喧嚣隔绝在外。微风拂过,竹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低语着古老的传说。曾听一位在布泉任行政主要领导的朋友说,相传有一条玉龙犯了天规被玉帝压在山脚下,它委屈得整日以泪洗面,它的泪水化作三股清泉,成了布泉河的三个出水口。为了安慰玉龙,玉帝派了两位仙女下凡,用纱巾为玉龙拭泪,但越擦玉龙就越感到委屈,泉水就越多,于是把纱巾冲出很远,像一条长长的玉带浮在水中,所以人们就把这条河称为布泉河。此刻,漫步在河畔,我似乎能感受到玉龙的悲伤与无奈,也能体会到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
离开源头,我们沿着河水前往龙会村。这里是布泉河沿线最为神奇也是景点较为集中的地方。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前后,是观赏九龙相会奇观的最佳时间。此时,“龙抬头”和“龙回头”同时出现,相互争辉。阳光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龙鳞”闪烁着金色的光芒,仿佛有数条巨龙即将腾飞而起,遨游天际。虽然我也来过这里多次,但当我再次站在龙会新桥的河岸上,靠着“龙抬头”的地方俯瞰着布泉河的这一段河道时,还是不禁再次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只见河床上,几条由石头和水中的碳酸钙流动而自然形成的“巨龙”栩栩如生,它们或昂首,或摆尾,或蜿蜒盘旋,仿佛正在举行一场盛大的聚会。
这时,客串导游的小隆拿着话筒卖关子似地说道:“据说这河里面有九条龙,大家认真看一下,找一找,看谁能找到九条龙?如果谁能找到九条龙,那么他将不富即贵。”于是,大家便兴致勃勃地找了起来。也许大家找的不一定是富,也不一定是贵,而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期许罢了。可是,大家怎么找也找不到九条龙。只见站在我旁边的花姐一边数着数着一边自言自语道“一二三四五六七八……还是八条!怎么数都不够九条呢?”我便开玩笑地跟她说道:“你把你自己加上去就够了。”花姐似乎醍醐灌顶,笑着答道:“对对对!我命由我不由天,我也是一条龙,一条中国龙!”其时,我也曾经数过,五六条七八条是有,但也从没找到第九条,至于刚才我这么一说也是随口说说而已,没想到花姐竟然反应如此灵敏,还联想到了最近爆火的国产动画片《哪吒》里的著名台词来了。真不得不佩服花姐敏捷的思维。
我静静地站在那里,凝视着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心中充满了敬畏之情。这既是对大自然的敬畏,也是对劳动人民智慧的敬畏。这不仅是一种自然景观,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它承载着布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感恩。
在前往龙会村露营地的途中,月亮山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这座山并不算高大,但远远望去,接近山顶的大洞恰似一轮尚未圆满的明月,高悬在青山之上,因此得名月亮山。
我沿着河边的小路轻踱着脚步,尽可能地近距离感受这方土地的神奇魅力。各色的野花正在陆续绽放,有黄色的酢浆草花、白色的栀子花、蓝紫色的通泉草花和由白色转微黄的金银花,以及很多我不知名的颜色各异的小花都在争相开放着。一股熟悉的乡土气息迎面轻拂而来,仿佛是大自然为我们准备的一场芬芳盛宴。略带些许蜂蜜味的是金银花的香味,较浓郁点的是栀子花的味道,来自脚下的一丝淡淡的浅香应该是紫花地丁的……我微闭双眼,用心感受着这大自然的芬芳,在心底默默感恩这大自然的馈赠。这时候,大部队还在热烈地讨论着小隆同学给大家讲述的月亮山的故事,而我却在贪婪地享受着这群山、河流、村庄和万事万物赋予我的灵韵,沉醉、安静,甚至有些不能自拔……
不一会儿,突然有人说道“怎么感觉月亮山这山洞的形状有点熟悉?好像在哪里经常看到一样。”于是,他拿出手机翻找了起来。不一会儿,只见他惊呼道:“看!就是它,台湾省的地形图!”听他这么一说,我倒也反应了过来。的确像!平时也许我们并不注意,可有人这么一提,那还真的是如同一模而出。真不知道只是巧合呢,还是大自然的造化。也许上苍在冥冥中就一直在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召唤着久别的离子。心心念念,希望世间所有的离别都能尽快有回归相聚的日子。
下午四时左右,我们来到了新开发的龙会村露营地。这个时候的阳光已没了正午的炽热,变得温柔又俏皮。这里,绿草如茵,仿佛是一块巨大的绿色绒毯,铺在大地之上。在一大块绿地的周围还长起了一大片马甲子,仿佛是一道天然的绿色屏障,在给予大家视觉上的冲击的同时,也给人以妥妥的安全感。整个露营地周围,群山环抱,美丽的布泉河就从旁边潺潺流过,河水在夕阳的余晖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宛如一条金色的丝带。我们二十几个人,像是一群挣脱了稿纸束缚的文字精灵,在这山水的怀抱里不自觉地便肆意撒欢起来,客串导游的小隆更是组织大家围着圈欢快地舞蹈。
你瞧那老何,平时写起文章来文思泉涌、妙笔生花,可这跳舞的模样实在有些“别具一格”。他身材不高,但那四肢摆动的幅度极大,像是要把心中的灵感都通过肢体挥洒出来,每一步都跨得豪迈又滑稽,左脚刚落地,右脚就迫不及待地抬起来,活像一只正在笨拙学步的小熊,引得大家笑声不断。可他却丝毫不在意,依旧沉浸在自己的舞蹈世界里,脸上洋溢着孩童般纯粹的笑容。
一旁的小张,平日里是个斯文安静且较内敛的文艺青年,写的文章满是细腻的情感。此刻,他也被这欢乐的氛围感染,舞动着身姿,一副墨镜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的。他的动作轻盈又灵动,时不时还加入一些自己独特的创意,一会儿像一只展翅欲飞的白鹤,一会儿又似随风摇曳的柳枝,与老何的“豪放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却又奇妙地融合在这欢快的舞蹈中。
虽然大家是围作一圈一起起舞,但女同志们的舞姿明显地比我们男同志要优美很多。只见她们像一群翩翩起舞的彩蝶,身姿婀娜,手挽着手,步伐轻盈,裙摆随着身体的转动飞扬起来,仿佛是盛开在草地上的花朵。她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和快乐,银铃般的笑声在空气中回荡,为这场舞蹈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在这个时候,大家的舞步或整齐,或凌乱,或轻快,或笨拙,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在这美丽的大自然面前,我们抛开了身份,抛开了烦恼,此时我们只是一群享受生活、热爱自然的人。我们用舞蹈与大地对话,与山水共舞,每一个动作都是对这片土地最真挚的热爱,每一声欢笑都是对生活最热烈的赞美。
阳光温柔地洒在我们身上,为我们勾勒出一道道金色的轮廓,仿佛是大自然为这场欢乐的聚会特意加上的滤镜。微风轻轻拂过,带来布泉河潺潺的流水声,仿佛是为我们的舞蹈奏响的美妙乐章。此刻,时间仿佛静止了,只剩下我们这群人,在这山水之间,用最质朴的方式,诠释着生命的活力与美好。
附近的龙王坝此时也正在努力地为我们拦截挽留着最欢乐最幸福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