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感悟

探索真金线的奥秘

作者:殷荣海   发表于:
浏览:0次    字数:2087  电脑原创
级别:文学童生   总稿:5篇, 月稿:0

  五月的一天,晨曦初绽,窗外细雨如诗,轻叩着窗户,编织出一幅如梦似幻的朦胧画卷。

  就在这诗意的氛围中,好友管秋惠专程开车送来他的新作《丝路漫漫真金线》。那一刻,手中接过的不仅是一本散发着墨香的书,更是一份穿越风雨的情谊,这份情谊如同细雨润泽心田,让我滿心温暖与感动。

  这部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著作,就像一座神秘而璀璨的交化宝藏,缓缓开启,便能探寻到一根真金线所蕴含的千年传奇。它并非普通的线,而是一条连接着历史与现代、文化与技艺的纽带,融入千年服饰史的长河,为龙袍增添了尊贵的亮色,让时装焕发出独特的风采。这是一部聚焦真金线制作技艺的文化类书籍,作者以细腻的笔触,独特的视觉,从多个维度深入记述了真金线的前世今生。如今,这古老的技艺,已落脚在古都南京,成为四海仅存的首批江苏省级非遗项目,在岁月的长河中闪耀着独特而珍贵的光芒。

  陕西历史博物馆副馆长路智勇先生在序中对这本书给予肯定。管先生20多年来执着守护南京市栖霞区文化遗产,聚焦“真金线制作技艺”非遗,从采录艺人的口述、参与编著小册子和制作视频资料,到完成这部书稿,他的坚持令人动容。他以文学笔法叙述古今中外真金线知识,让阅读变得轻松有趣。

  北京作家伢俩曾说:“在我看来,《丝路漫漫真金线》是一部用文学之笔勾勒传统文化脉络的佳作。管秋惠以他独特的视觉和细腻的情感,将真金线这一古老技艺的故事娓娓道来,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伢俩甚至将读马识途的著作与读管秋惠的书联系起来,他说:“管老师的《丝路漫漫真金线》,是以一种平和且娓娓道来的方式在写,和马识途的戏剧化表达属于一个风格里的两种表达方式”,能把枯燥乏味的东西,用生动的文字表达出来,是一种文学功底,也是一种社会责任。我曾采访过南京鲜有的金线非遗传承人王成,并写成纪实文学《金线达人王成》,刊登在《中华儿女》2009年11期海外版上。我深知,金线比较抽象,采访难度大,写起来很枯燥,用文学语言写成一部书谈何容易。

  深入剖析这本书,其独特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在内容架构上,它以真金线为核心,构建起一个庞大而有序的知识体系。从真金线的起源追溯到西汉时期,它顺着丝绸之路从亚欧牧区流入中原大地,作者详细描述了这一传播过程中涉及的地域文化交流。在不同历史时期,真金线的制作工艺,用途和文化象征都有所变化。大唐盛世,金箔纸背衬的金线华丽登场,沿着海陆丝路传播华彩;元明清时,江南成为制作中心,技艺日臻完善。作者沿着时间的脉络,清晰地勾勒出真金线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轨迹,让读者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中,目睹真金线的兴衰变迁。

  在文化层面,真金线不仅仅是一种工艺,更是文化象征。它在龙袍上,象征着帝王的威严;在戏服中,增添了舞台的绚丽;在云锦里,展现出江南的温婉;在画作中,凸显了艺术的光辉。书中引用杜甫、吴梅村等人的诗句,进一步升华了真金线的文化内涵,使其更具诗意与韵味。

  从传承角度而言,这部书的意义非凡。在现代社会,传统技艺面临着诸多挑战,真金线制作技艺也不例外。管秋惠老师用文字记录下这一古老技艺的困境,唤起了社会对非遗传承的关注。他就像一位文化使者,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爱上真金线,吸引更多人加入到保护和传承的行列中来。

  一根真金线,穿越千年时光,见证了无数的历史瞬间。它从西汉走来,带着亚欧牧区的智慧,在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中不断成长。大唐的繁华赋予它华丽的色彩,江南的灵秀让它的技艺更加精湛。如今,南京传承人们坚守着这一古老技艺,让真金线在现代社会中依然熠熠生辉。

  真金线的美丽,令人陶醉。它在龙袍上闪耀着尊贵的光芒,仿佛能听到历史的脚步声;在戏服中舞动,为舞台增添了梦幻般的色彩;在云锦中穿梭,编织出江南的柔情;在画作上点缀,让艺求更加生动。杜甫的“翠黄宝缕,绣成歌舞衣”生动地描绘出真金线的绚丽;“劝君莫惜金缕衣“的诗句,更是诉说着它背后的故事。在民间传说中,真金线也成为了文化传承的一部分,承载着人们的美好愿望。

  真金线的分量,承载着岁月的厚重。博物馆里的龙袍,每一根金线都记录着朝代的兴衰;出土文物上的真金线,闪耀着历史的尊荣,让这份赤诚得以延续。真金线与南京云锦相得益彰,明代诗人吴梅村笔下“孔雀妆花云锦烂,冰蚕吐凤雾绡空”的美景,正是真金线与云锦共同创造的奇迹。

  《丝路漫漫真金线》是管秋惠老师心血的结晶。这20万字的著作,是他对真金线文化的深情礼赞。它是一部历史画卷,展现了真金线的发展历程;它是一座文化宝库,蕴藏着古人的智慧和现代的思考;它是一首传承的乐章,奏响了保护传统文化的最强音。

  在这个喧嚣的时代,这样一本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书籍,如同一股清泉,滋润着我们的心灵。它让我们停下匆忙的脚步,去感受真金线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与情感。我们应该珍惜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贵产,像管秋惠老师一样,用我们的热情和行动去传承和保护它们。

  合上这本书,窗外的细雨依旧淅淅淅沥沥,但我的心中却升起了一轮暖阳,照亮了我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和热爱。真金线的光芒继续闪耀,管秋惠老师的这本书也将成为文化传承道路上的一颗明星,照亮更多人前行的道路。

【审核人:雨祺】

99Ai聊天   收藏   加好友   海报   23分享
点赞(0)
打赏
标签: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生活感悟

查看更多生活感悟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