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散文

坚韧不拔无臂儿

作者:冰泉   发表于:
浏览:31次    字数:1748  手机原创
级别:文学童生   总稿:29篇, 月稿:29

  命远多舛,是一种磨难和痛苦,但同时也是一种磨炼与成长。无臂男儿陈星银用坚韧不拔的意志、自强不息的毅力,书写着他精彩的传奇人生。

  陈星银生长在一个山峦起伏的小山村里,七岁之前,快乐地在父母的怀抱里,幸福地生活着,和其他孩子一样,有时还撒娇。但一次偶然的事故使他痛失双臂。太多的苦难与艰辛,磨炼着他幼小的意志,他毅然决然选择向命运挑战,以“约定”的力量、不屈不挠的意志,为自己插上了一双隐形的翅膀。面对卧床不起的失能老母亲,他四年如一日“衔勺喂母”,报养育之恩,生动诠释了“羊有跪母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的人生真谛。

  陈星银和其他小伙伴一样,原本有一个快乐幸福的童年,然而七岁那年,在一个秋雨绵绵的午后,他和往常一样,在变压器附近与其他小伙伴无忧无虑地“玩摸猫猫”,玩到尽兴处,他顽皮地爬上变压器,立即被高压电击中,双臂被烧得焦糊,痛失双臂,所幸与死神擦肩而过,一家人痛不欲生,哭得死活来。快乐的童年、美好的憧憬在七岁时嘎然而止,美好的年华与之无缘。

  随着两个姐姐相继结婚外嫁,七十岁的父亲和三十二岁的哥哥先后撒手人寰,接二连三的家庭变故,给陈星银幼小的心灵重重一击,让这个本就脆弱的家庭处在风雨飘摇之中,生活的重担压得他喘不过气来。面对几近击垮的母亲,陈星银与母亲约定:“别怕,我虽然没有双手,但还有双脚”!

  面对老天的不公、命运的捉弄,陈星银没有久久地沉伦在悲痛和绝望之中,而是选择了坚韧、自强,自立更生建家园,他要用这双脚趟出无臂男儿的一片坦途,创造出独属于无臂残障人士的新天地。他试着用脚做家务、煮饭、担粪、犁田……,多少次失败,多少次跌倒,摔得鼻青脸肿,爬起来,站在人生的高度,历经万般辛苦,以超出常人百倍的努力,伴着苦与痛、血与泪,哪怕荆棘丛生,困难重重,也挡不住男儿的承诺。他用坚定的意志,顽强的毅力与命运抗争,用一双灵巧的脚,为自己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硬是将“不可能”变成了“可能”。他用阳光的心态撑起了一个阳光的家;用无臂的身躯,练就了一身自食其力、养家糊口的绝活,让摇摇欲坠的家在他脚下生辉;用有力的双脚踏出了一个无臂男儿的坦途与担当。

  为了给年迈的母亲安康的晚年生活,陈星银起早贪黑,忙前忙后,一刻不停息。在脱贫攻坚中,村上决定把他家纳入建卡贫困户加以帮扶,为了不给村上添麻烦,他断然拒绝了这一好意。有的人出于好心,建议他去“乞讨”,也被他严词回绝。在乡村振兴中,他除了耕种三亩田地外,还发展起了养殖牛羊、生猪、鸡鸭等副业生产。在他精心饲养下,获得了丰收,每年纯收入两万元,以此带动乡邻共同致富,成为十里八乡交口赞誉的“奇人”、“能人”。

  二O一二年,已八十六岁高龄且罹患支气管炎的老母亲不慎摔倒,从此卧床不起,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陈星银在床前忙得口、脚不停,一会儿喂药,一会儿接屎倒尿。只见他用嘴衔起饭勺,从电饭锅里一勺一勺“舀”出半碗米饭,蹲下身子,歪起下巴,放矮肩头,将饭碗挪到肩上,“端”着进入母亲的房间,俯下身子将碗放到母亲床边,然后他将身子前倾贴近母亲,让母亲抓住他的颈项,慢慢扶起来,便开始衔起汤匙,“舀”饭凑到母亲嘴边,一勺、两勺、三勺……,直到母亲摇头为止。春夏秋冬,寒来暑往,一千五百多个日日夜夜,四千五百多顿饭,一餐也不落下。陈星银用“衔勺喂母”,兑现了与母亲的承诺,以无臂男儿的铮铮誓言,诠释了重信守诺、孝善的价值和意义,彰显了坚韧奋发、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

  二O一六年端午节前夕,母亲的病情突然加重,陈星银守在床前寸步不离,无微不致的照料病重的母亲。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她放心不下多灾多难的儿子,紧紧拉着无臂的袖口,深情地念叨:“幺毛(陈星银乳名),你要照顾好自己啊,这辈子有你,就够了……”,这句话成为母子间最后的告别,也成为母子间最后的约定。

  陈星银省吃俭用,用自己微薄的收入,帮助比自己更困难的人,为他曾经就读的同心小学的103名学生送去了爱心书包,他不愿自己的没有文化在孩子们身上重演,他要让爱在乡村田野绿意盎然。

  他的善举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许和尊重,获得了他应有的无尚荣光。自强能人,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好人陈星银用坚韧、自强、自立、争先、孝善的传奇故事,感动着这片多情的土地,也激励着我们勇往直前、追求梦想!

【审核人:凌木千雪】

99Ai聊天   收藏   加好友   海报   20分享
点赞(0)
打赏
标签: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人物散文

查看更多人物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