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秋节那天,我因午饭时喝了过量的白酒,午觉一直睡到下午四点多钟。起来后我坐在客厅沙发上喝了一杯水,感觉头依然昏胀胀的,心里也有点闷,就从女儿家走下楼,信步来到小区内的广场上,寻一处无阳有荫的石凳,面对微风坐下,开始做深呼吸、增强肺活量,医学上习惯称之为“呼吸运动”。
时令尽管进入中秋,下午四时的日头火辣劲还是比较烤人的,居民们因怕热此时全都猫在家里,广场上安静得很。我一生喜欢清静,当下环境正合我意。头微扬,挺胸、收腹,深吸一口气,再缓缓呼出口,如此反复着做了几遍,加之微风吹拂,整个人感觉舒服了许多,头胀减轻了,胸闷没有了。就在我一个人沉浸在舒心快意、安静之氛围时,这当儿广场上来了一位头发花白七十多岁的老大爷。手里提着一个小包,身后背着一个高六十公分、集高炮音响与视频播放于一体的机子,大爷体格挺棒,行走时步伐稳健。他将机子放到有遮阳棚的石椅上,立马动手进行调试播放,瞬间一首《一壶老酒》伴奏乐飘出。大爷从小包里掏出一只话筒,咳咳清了清嗓子,然后合着音乐唱起来。实话说,大爷唱得并不咋地,吐字不清,节拍不合,高音上不去。但值得赞许的是:大爷唱得很投入,很认真。听着听着,我心里慢慢由起初的些许不爽很快转变为拍起巴掌。
居民广场这个居民休闲健身的场所,每天都在产生由人生成的迷人风景,只要留心观看、用心感受,该风景就会录入你的脑海相册中。日头慢慢偏西,热度开始逐渐变弱,这时广场上蹒跚着来了一对八十多岁的大爷大妈。大爷右手握着手杖,像是脑中风后遗症者,大妈左边搀扶,一步一挪地走到广场边的石凳旁,坐下稍事休息了一会,大妈将大爷扶起来,开始在广场上练起步来。二位老人练步的走姿很特别,不是左右前行,而是面对面行走,大爷脸向前正行,大妈则脸向大爷倒走,为防大爷有所闪失,遇有小石子小树棍,大妈全都用脚踢开,心细得令人动容。大爷行走十分吃力,左右脚每次向前挪出的尺寸最多只能挪出十来厘米,且身体伴着摇晃。我在一旁计算了一下,大爷每小步须耗时二秒才可完成,如此一个来回五十余米,大爷足足用了近十五分钟。回到起点重新坐下,许是大爷出汗了,大妈赶紧拿出商家赠送的塑料柄扇关爱地为大爷扇风纳凉,并掏出纸巾擦拭大爷脑门上的汗水,其画面温馨迷人。
趁二位老人休息的档儿,我走过去搭讪,大妈微笑着告诉我,大爷在职时是街道的一名干部,六十岁后血压一直偏高,可大爷偏偏喜酒好烟,从无所节制,去年仲春时节,在一次酒高后脑中风发作进了医院,出院后起初只能靠轮椅行动,后在她悉心照顾及大力鼓励下,大爷每天坚持锻炼,先是下到轮椅下双手扶着椅背进行站立,待腿能站稳了,再学着挪动双脚小心移步。当然,无论是手扶轮椅站立,还是手扶轮椅移步,大妈都贴身照看着。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不懈努力,半年后大爷由开始时老半天只能挪动一两步,到后来半个钟头挪出十米、二十米、三十米,再到如今远离轮椅,靠手握手杖就可慢慢行走了。自从大爷能够握杖移步,除下雨飘雪刮大风等坏天气外,大妈几乎每天下午都会陪着他来广场练步强身。临了大妈跟我说,她的最终愿望就是大爷行走能够变快一些,移出的步子尺寸能够长一些。
汉字“人”字,是由一撇一捺组成的,阴阳论称,撇在上,属阳,代表男人,捺在下,属阴,代表女人;现代学说,撇,代表自己,捺,代表他人。“人”字,从形体看,特像人行走时迈开的两条腿;从结构看,一撇一捺相互支撑相互依靠,谁也离不开谁,少了任何一方这个字都要倒下,成其不了“人”字。生活中夫妻间也不就是这样嘛!
回头再细细咀嚼一下大爷大妈这对老夫妇俩面对面练步的场景,其画面不正像一个鲜活的、能够自由行走的“人”字嘛?
有了这样一个不同寻常的“人”字,我坚信大妈心中的那个诚挚的愿望,一定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