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生命?这是一位老师对一位课堂上学生的提问。假如我是这位学生,我该怎么回答呢?带着这样的提问。百度给我的解答:生命是一个复杂、多维度的概念。不同的学科,比如生物学、哲学与生理学、生命象征与隐喻都有不同的定义。但从本质上说,是能够自我维持,适应环境并传递信息的动态有序系统。这样的回答也可能是最科学完整的回答。但我是一头雾水按照我自己对生命的理解生命就是从人的出生能自主呼吸到脑死亡的过程。
生命是有长有短。人从出生到死亡,各个人都不尽相同,有的人出生后仅仅存活几小时甚至几分钟就夭折。这也算在这个世界上走了一个过程,而有的人就活得很长。我在头条上看到新疆疏勒县有一个老太太生于1886年,活到了134岁,依然还健在。看来,人们通常说的"万寿无疆”也不是空话。
每个人的生命不仅长短不同,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也大不相同。刘胡兰一九三二年出生,一九四二年参加抗日救国儿童团,她14岁入党,15岁被叛徒出卖,敌人要她自白,面对敌人的铡刀,她毫不畏惧。她说″怕死不当共产党",″要杀要砍我顶着,别向乡亲们开枪"。她被国民党杀害时年仅15岁,毛泽东主席为他写下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而有的人却站在人民的对立面,残酷的压迫剥削人民,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在战争年代。他们拿着屠刀屠杀共产党人。叛徒甫志高自私自利,缺乏组织观念。被捕后经不起严刑拷打最终叛变,导致江姐和重庆地下党组织领导人许云峰被捕。甫志高后被双枪老太婆击毙,他的一生轻如鸿毛,遗臭万年。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些贪官被酒色钱财迷惑,贪图享受,受到了人民的正义审判,成为人民刀下鬼、阶下囚。
生命对每一个人来说,一生只有一次,因此生命十分宝贵,父母给他的只有一次生命的机会,珍贵的无法用金钱衡量,也无法用其它任何东西替代。人一旦生命终了,再也不能死而复生,所以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应该好好的活着,多看看这个世界眼花缭乱的美好,多享受生活中的快乐和幸福,哪怕多活一天或一时也好。但是,有的人对生命的态度却是另一种选择,当祖国和人民需要时,他们会毫不犹豫,奋不顾身,舍生忘死。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黄继光用身体堵枪眼……等等英雄壮举,他们在生死考验面前,毫不犹豫选择了死亡,用短暂的生命,用热血和青春书写下了自己的华丽篇章。他们的生命虽然短暂,但他们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他们的形象永远定格在人们的脑海中。这是人们对待生命的另一种态度。
当寒冷的冬季还未结束,冰雪时不时还挂在枝头,我们看到梅花冒着严寒,顶着冰雪已经绽放。当小草被压在石板下,它会在黑暗中找到一丝光亮,迎着一丝缝隙,从石板与石板的夹缝中探出脑袋伸出地面生长。此时,你会感到这些大自然的植物生命是如此的顽强。有的人生命过程也像梅花和小草一样极其顽强。企业家程女士在商海中遭遇挫折已被折磨筋疲力尽,但祸不单行,又遇车祸,在医院手术过程中又因麻醉过量导致生命淹淹一息,经过抢救治疗她终于从死亡线上回来了。大难不死她渴望自己的生命能重新绽放,″要做一个打不死的小强″。她再次投入商海,在酒业生产中,酒水注册商标就是″生命的绽放",别人不懂她的用意问她为什么用这个名字,她说我希望在人生路上我像一个打不死的小强,生命像花一样绽放光彩。汶川大地震。一个叫马元江的人,在地震的废墟中,他没有被死亡吓倒。他的求生欲望使他在被埋的废墟中坚持了179个小时被救出,这是生命的奇迹。但不是所有人的生命都如此顽强,有的人生命非常脆弱,看似好好的一个人,在瞬间就可能″挂了"。经常听到朋友或同事讲某人平时身体非常健康,啥病都没有,年轻力壮,头天还在一起,但第二天就走了。我的一个朋友平常爱跑步锻炼,在一次跑步中一头栽倒,很快被送到医院,但医术回天无力,他再也没有醒来。熟悉他的人都感叹,人的生命竟如此脆弱,终了之前毫无征兆,终了之时猝不及防,让人无法接受。
人的出生都是性本善,并没有区别。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长,各个人的成长状况大相迳庭。有的人在人生旅途中顺风顺水,万事吉祥,但这是极少数的一部分人,相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要在逆境中靠个人的努力和奋斗,才能在人生路上走向成功。在人生旅途上,充满着竞争。奋斗是每一个人走向成功,不被社会淘汰的法则。如果你不努力,你慵懒,你躺平,你这一生可能就是一个碌碌无为、如同行尸走肉的一个人。人们虽然不要被"名″和"利"所累,要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但现实充满骨感,你不去好好学习,怕动脑子;不好好工作,怕苦怕累;不好好做人,偷奸耍滑;那么你的人生肯定是灰暗的。你只有在每一天每一年都不断地努力去奋斗,才有可能不断的前行。在抖音上看到一位抖友写着这样一句话“我已不再是娇滴滴的女孩。带着柴米油盐的气息,变成了能扛住心酸和委屈毅然往前走的中年妇女″。她的话道出了我们人生的共同心声,每个人走向成功的高光时刻是干出来的,是血和水浇灌的。
每一个人自出生都是一个不平凡的人,说他不平凡,是因为每一个人几乎都要经过酸甜苦辣咸的历练过程,即使是刚刚出生的婴儿也不例外,有的一出生就没有了爹娘,有的一出生就遇到了战火,在战火中忍受饥饿,颠沛流离,无家可归。到了上学的年代,就要埋头读书,就在考试中艰敖,面临着升学的考验。出生在农村的一位教授对我说,自己为了考上大学,在复习迎考的酷热夏天夜晚,为躲避蚊虫的叮咬,在家里没有蚊香、没有纱门纱窗的困境下只好把双脚放在装满水的水桶里。这简直是古代悬梁刺股的翻版。人到了成年就要找对象,这虽然是一桩美事,也是甜蜜的事,可有的人苦恼的很,他是高不就低不成,三十几岁还在单着,父母都跟着呕愁。想找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也费尽心机,即使有了岗位,端上了自己的饭碗,还在拼命工作。"白加黑"、“五加二"也是常态。当官不容易、做企业不容易、搞科研更不容易、当兵就更苦了,军训是夏练三伏冬练三九,篱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襟,为的是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结婚生子,肩上担子更重。不仅有一份社会责任,是上有老人下有孩子,要承担着养家糊口孝敬父母的重任。人老了,按说可以享福安度晚年,可是古话说,″80岁老奶奶砍黄蒿,一天不死一天要烧”。他们是天天在操心,不是在田间劳作就是在操持家务,直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以说每一个人在看似幸福的外表下都隐藏着自己不能说的坎坷、辛酸和痛苦。
雷锋同志曾经说过,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人活着不是为了吃饭。这像是绕口令的一句话道出了人活着的意义。生命存在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有益于他人。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人,为了中国人民的抗日事业,他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把生命献给了中国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当年身在美国,为了新中国的建设和祖国人民的需要,他放弃了优厚的待遇和诱惑,冲破美帝国主义的重重阻挠,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为中国“两弹一星"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为了研制核潜艇几十年和家庭断了音信,家人曾经不理解。他说,对祖国、对党的忠诚,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忠孝,是将忠孝融为一体的典范。我们每一个活着的人,看似是为生活奔波,实际上绝大多数是用自己力所能及的行动为他人服务,为社会贡献一份光和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