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文章

散文没有你想得那么难

作者:陈泮福   发表于:
浏览:25次    字数:1439  电脑原创
级别:文学秀才   总稿:27篇, 月稿:27

  散文是一种作者写自己经历见闻中真情实感的灵活精干的文学体裁。

  一、散文的三大特点

  1、作者形象鲜明

  作者在散文中的形象比较明显,常用第一人称叙述个性鲜明,正像巴金所说“我的任何散文里都有我自己”总可以说是表现自我。这就需要大胆无忌。正如鲁迅所说“任意而谈,无所顾忌”,他还推崇曹操及魏晋散文的“力主通脱”。又如刘半农所说,散文要“赤裸裸的表达,还如一些人所说,“我是怎样一个人,就怎样写”,“心口相应,信口直说.”“反正我只是这样一个我”。写真实的“我”是散文的核心、特征和生命所在。这是定义的最大要素。

  2、语言要有美感

  散文语言十分重要。首要的一条是以口语为基础,而文语(包括古语和欧化语)为点缀。其次是要清新自然,优美洗练。此外,还可以讲究一些语言技法,如句式长短相间随物赋形,如多用修辞特别是比喻,如讲音调、节奏、旋律、音乐美等。

  1、散文包含情感

  必须明确一个散文写作观念,这就是散文的唯一内容和对象是作者的感情体验。所有教材都提出了散文要写感情,但都是作为一种必备的因素和一种内在的线索。应当强调指出,感情不是片面的因素,也不仅仅是线索,而是散文的对象。散文,写人写事都只是表面现象,从根本上说写的是感情体验,感情体验就是“不散的神”,而人与事则是“散”的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形”。

  刘真的《望截流》,重点不是顺理成章的工程本身或建设者业绩,而是一种回归历史进步主流的内心感受。散文一开始就使自己沉浸在一种突如其来的悲喜交集的感情体验中,由此生发联想——小时候跟着奶奶赶集差一点丢失,四十年代离开部队,“文革”中被迫放下笔。最后又面对横江截流的宏伟场面,激情满怀。感情体验,是散文的内在结构。有了它就可以天马行空地起草。这一点,这一点,不能不明朗和确定。有了散文的内在结构—感情体验,只要再明确外在结构的核心,就可以写好散文。

  2、注意细节

  外在结构的核心是细节。散文和小说一样,建立在细节的描写和叙述的基础上,但细节的排列组合方式不同。可以说,小说组合细节“以盘盛珠”,而散文则是,“以线穿珠”。小说的“盘”是一个社会的横切面,具备冲突,各种阶层,力量或隐或显。而细节只能在这样的“盘”中有机地展开。散文的“线”就是感情体验,或多或少,随手拈来,任情挥洒——以感情体验的表现为准,由此,我们的散文,是最自由的文体,散漫如水,手法灵活,写作要领,什么意、章法(如文眼)意境等等一般认为都不必过于拘谨地学习,其他文体理论知识和写作基础理论都会讲到。

  二、散文写作模式

  【开头】

  1、感情化语言概括叙述。我和该人,重点在后。介绍人如肖像描写。

  2、两者关系及该人精神特质的议论。

  【中间】

  ∆一种情况:一件事。从开头、发展到结尾,细致叙述和描述。

  ∆另一种情况:几件事。每件事即每层次前,可以用对该人精神特质的一个因素领起。以对该人的感情体验及整体议论来贯穿几件事。

  【结尾】感慨

  3、议论散文模式:

  【开头】

  1、诠释题目所示的话题。

  2、过渡到自己所切入的特定角度。

  【中间】

  1、以自己切入的特定角度议论话题,以时间、空间、事理,逻辑、情感或其他为标准,分成几个层次或几个方面来议论。

  2、如果可能,在议论中饱含以鲜明有爱憎情感。

  3、奇思妙想,文采斐然;鉴古析今,论世品人;旁征博引,信手拈来。

  【结尾】回应开头,抒发人生感慨。

【审核人:雨祺】

99Ai聊天   收藏   加好友   海报   28分享
点赞(0)
打赏
标签: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励志文章

查看更多励志文章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