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四月的一个周末,原单位组织党员干部前往泾县开展为期两天的红色实践活动,还邀请了我们这些退休党员。这份惦记让我心里暖烘烘的,我当即欣然赴约。
四月的泾县,春深似海。我们乘坐的客车径直驶向茂林“4·17”广场。这座广场是皖南事变主战场的标志性建筑,肃穆的纪念墙上详实地记录着那段震惊中外的悲壮历史。广场四周,苍松如卫兵般挺立,春花似锦缎般铺展。它们静静伫立,似乎在默默致敬新四军的不朽铁军精神。我们穿行其间,也仿佛能听见八十多年前那支铁军铿锵的足音。
从“4·17”广场出发,我们依次参观了王稼祥故居、查济村、皖南烈士陵园和新四军军部旧址。走进王稼祥故居纪念馆,瞻仰一代伟人曾经生活的地方,他一生波澜壮阔的革命功绩、卓越非凡的理论建树、崇高纯粹的道德品格,无不让人由衷赞叹。
离开故居,漫步在现存规模最大的明清古村落查济村,我们感受到另一重文化的深厚底蕴,仿佛穿越时空。石桥、祠堂、庙宇错落有致,每一处建筑的结构都精巧绝伦,雕刻细腻入微,飞檐翘角间流动着工匠的巧思,青石板路上烙印着岁月的纹理。穿行在古巷,恍若走进时空长廊,传统与现代在此完美交融。
沿途,广袤无垠的绿色林海映入眼帘,湿润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的花香、清脆悦耳的鸟鸣,还有那潺潺流淌的溪水,交织成一幅绝美的自然画卷,让人心旷神怡,满怀感恩。这片曾被鲜血浸染的土地,如今焕发着勃勃生机。
带着对历史的感悟,我们来到皖南烈士陵园,三千青松守护着不朽的忠魂。我们怀着沉重与敬仰之情,向在皖南事变中壮烈牺牲的烈士敬献花圈。站在庄严的纪念碑前,面对鲜红的党旗,我们郑重地重温入党誓词。手抚纪念碑,往昔硝烟弥漫的战争场景如在眼前,对先烈们的敬意油然而生。
返程时,行囊里装满沉甸甸的收获。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红色之旅,更是一场精神的寻根与传承。那些用生命铸就的精神丰碑,将永远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今后,我将带着这份感动与力量,心怀美好、积极向上,在人生道路上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