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感悟

于雷的“苦旅”

作者:李广凌   发表于:
浏览:0次    字数:2648  电脑原创
级别:文学童生   总稿:6篇, 月稿:6

  阅读电子化的时代,稀罕看书。所以在有限的时间,只是选择性看书,看好书,或曰只看当下有意义的书。对我来说,《田园》就是一本值得久置案头的有意义的好书。

  一一题记

  大约四年前,从未谋面,几无交集的于雷突然传过来他的散文书稿,说是要结集出版,请我做序。没有寒喧,没有客套,没有谦恭,这个刚及而立之年的年轻人连个揖手都没有,就这么凭空进身亮掌而来,我一时竟不知如何接招,只在心里诧异:莫非现今社交已进入高速高铁阶段……

  我的眼睛和精力使我做不到在手机电脑上看完他的二十几万字的电子文稿,建议发一份纸版来完成我的“读后感”。谁知之后,却一直再无消息,作序的事不了了之。前不久,刚跨入35岁的于雷突然造访,赠予这本《田园》散文集,现在为他作序的是两位陌生人。我郁闷并暗自嗔怪这位莽撞的晚辈作者,临阵换将也不吭一声。可是当我读完全书,也就释然了。特立独行,率性而为,应该是诗人作家区别于庸常俗习的重要特征,我理解并赞同。

  于雷(笔名雷雷)读万卷书不可知,行万里路决非言过其实。他二十来岁时,就有诗与远方的梦想,在父母的支持下,只身远赴祖国的边陲新疆。他不是一名走马观花的旅游客,而是风土人情的探究者。

  纵览《田园》,西部风情类文章占有全书近半的内容,是一个年轻人睁眼看世界带来的好奇和惊喜的真实记录。从书名上即可一瞥端倪:《在阿瓦提》、《喀什见闻》、《库车记事》、《新疆情》等等。在阿瓦提,他去阿凡提餐厅吃汤面,见识了异域情调的十二木卡姆、达瓦孜、热尔甫,还有满街巷的卖馕卖铁器铜壶的。他听老艺人快乐的弹唱,还和维吾尔族男女老少跳麦西来甫,或者一个人坐在叶尔羌河边,望着夕阳下镀金般胡杨林。有的文章融古今史料立体的展示了新疆的厚重,从汉朝的张骞出使西域,到班超、法显、玄奘先后来到这块土地,讲述了民族融合民族大团结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于雷对祖国西部的衷情、倾情,不惜浓墨重彩咏之颂之,感觉到很受另一位当代散文大家余秋雨的影响。余秋雨的融地理、历史、民族、史学于一体的文旅散文,开创一代文风,于雷的《田园》颇似小一号的《文化苦旅》。我并非将两者做硬性的比较,而是认为年轻的于雷有这方面的志向,心慕手追,同样有高原纵马的英姿。

  《田园》还有许多记述日常和表明心迹的作品。在乡梓之地《梅村》里渡过难忘的童年,良田、阡陌、池塘、石子路,瓜果蔬菜等,构成记忆中单纯的因子。于雷深切的亲情尤其表现他对父亲的赞美。父亲曾做过小学教师,又精通园艺,几乎半县城的亲朋熟人都时常来求教他的园林艺术。父亲对书法、音乐也十分痴迷,会演奏各种乐器。渐渐长大的孩子喜欢读书和写作,父亲十分欣喜,专门订制一一套红木大书柜,父子俩上千册藏书摆放的十分壮观。借著名作家周涛之口说:我们生活着的每个人就是一棵树,“一棵大树,就是亲人和老师,是伟大、高贵和智慧的化身”。他尤其是《三十述怀》颇为老道,认为“自己已经进入火热奔放的夏季”。他不无感慨的说:人总是要通过某种方式去充实自己,安慰自己的灵魂,即使是一棵小草,也要充满蓬勃的热望,去迎接每一日的朝阳。于雷博览群书,他读诸葛亮《诫子书》中的“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一个"静”字,使他联想到《说文解字》中,静字可拆分为“青”和"争”;而青为初生物颜色,争字则是一种持引,坚持的象形。因此,“静的释义不难理解为不受外在滋扰而

  坚守初生本色”。他在这篇《初心》的文章中,对“原本的初心,被争吵、争斗,嫉妒,暗算,虚荣、攀比的行为消磨得干干净净。”充满了鄙视和义愤。

  书中还收入了多篇写人叙事的文章。《眼中的张敖脐先生》和《老知青张继富先生》,两位张先生都是内地下放新疆的知青,父辈级的。某地某时偶尔相识相交,前者赠他书法作品,于雷父亲惊呼:我平生再也没有欣赏过这么一副绝好的书法作品……,真是人生的一大幸事,难得。后者十分热情的教他新疆舞,让他这个内向腼腆的大男孩勇敢的在公园街头走进优美的旋律。对本土的作家艺术家也不吝赞美之词。他写书画家沈辰女士的艺术成就,加入中书协的刻苦努力,以及奉献社会的公益活动。他写与德高望重的老作家李希华的交往,请教小说创作,由衷的感慨:他是一位真正做学问的人,是我最敬佩的长者!

  安徽省作协副主席赵焰说:读于雷的文章,仿佛看到当年的自己一一向往书,向往自由,向往远方,向往未来。上海作家王成伟说:于雷的文字和他人一样,素净、澈亮、悠远,充满了旷野之上风的芬芳与放逐的自在,稍稍一阅,便入魂魄,此生难舍。冰心散文奖得主曹蓉说:《田园》作者以独有的视角,将家乡的回忆,寻常生活的感觉,行走远方的见闻和风土人情,以及心灵的触动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构筑出一个充满温暖与感悟的世界。新疆作家鲁焰说:没想到,一位安徽青年作家反复行走在新疆这块土地上,他所关注的不单纯是美景,美食,还有生长在这里的人们,乃至于屯垦戍边的精神品格……

  《田园》的语言十分的流畅成熟,在同年龄作者中似乎更为突出。比如写落叶:乡村的小道上刮落了树叶,就像是一群耗子被从树上赶了下来,在地上滚来滚去。比如他饱蘸深情喟叹:这就是新疆,一个人文气息浓厚,集天下自然风光之大成的地方。这就是新疆,一个日日生发情怀,处处找寻幻梦的地方。这就是新疆,一个灵感汇聚,大笔挥洒的地方,这就是新疆,一个放荡性情,任意畅享的地方。这就是新疆,一个寥若星辰,堪比天高的地方。这就是新疆,一个爱之于人,人人爱之,不一般的绝版天堂。

  不过,我还是要对这位小老乡提个意见:一是书名《田园》略嫌扁窄,若改《田原》更为契合。田园只适合一般的耕作种植,侍弄花草,聊叙闲情等,而田原邈邈苍苍,骏马奋蹄,天高鹰飞。既展示西部大地的沉雄壮阔,也彰显作者的远大志向。二不足是目录编排的较为零乱,没能按题材精准“类聚”。三是开本小,翻阅不便。吾莞尔窃想:若当时发过来纸质校样请我作序,上述三点不足,弹笑而解。

  (于雷,1989年生,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人,笔名雷雷。二零一五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散文随笔学会会员、滁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定远县作家协会理事、副秘书长。其散文曾在《新疆人文地理》《知青》《北方文学》《新蕾》《中国散文家》《西南作家》《齐鲁文学》《青年文学家》《散文百家》《醉翁亭文学》《中国乡村》等二十余家国家或省市级报刊发表;作品被收入《2018年中国当代经典散文选》《2019年中外诗歌散文精品集》等多个选本。2023年出版散文随笔集《田园》。)

【审核人:凌木千雪】

99Ai聊天   收藏   加好友   海报   63分享
点赞(0)
打赏
标签: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读书感悟

查看更多读书感悟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