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欣赏

黄岩溪上话仙石

作者:牟锡高   发表于:
浏览:11次    字数:2711  电脑原创
级别:文学童生   总稿:34篇, 月稿:34

  永宁江发源于括苍山脉大寺基,至宁溪和半岭溪汇合,这段称作黄岩溪。这里自然河湾随处可见,水质清澈见底,且滩石各异,古有诗句赞美黄岩溪。宋代孙应时有题为《黄岩溪》的诗句:“杜鹃声里谷幽幽,绿水平溪日夜流。花落空山人不到,一种烟雨起春愁。”

  对于这永宁江之源的黄岩溪,我总有一种无限的感慨。

  艰辛的经商岁月

  曾记得40多年前,1981年,改革开放初期,我灵石中学高中刚毕业,才17岁。因高考失利,在那赤日炎炎的夏天,跟着长我2岁,但已有多年经营竹木生意的哥哥,来到这黄岩最西端的黄岩溪上游,当时的圣堂乡的下余村,购买了木材。因这里是黄岩最大的林区,山上的大寺基林场木材资源极为丰富,来这里贩卖木材,运往木材市场,确是最好的选择。

  我俩从大寺基林场购买了大量新鲜的松木、杉木,为了木材运输方便,运用当时的手扶拖拉机,偶尔还租用卡车等交通工具,把木材从仙居方向运往路桥等木材市场。我只觉得那里很神秘,听哥哥说:这公路,是解放初期,为了解放台湾或防止蒋介石反攻大陆的战略需要而建的省道。那时交通极为不便,不像现在去大寺基林场观光,既可通过上郑乡垟头村从抱料方向驾车而上,也可通过富山方向经永嘉地直达林场。当时根本没有这两条公路,我们哥俩是从黄岩溪,当时的圣堂乡下余村,经大溪坑,徒步而上,历时3个多小时,才到达林场的。我清楚地记得,在下余村的书记家,还撑过饭。

  巧合得很,2025年3月19日那天,我带着妻子故地重游,在拜访当今奥运射击冠军黄雨婷的爷爷奶奶时,竟然遇上在她家边上卖麦鼓头的书记的儿媳,她是黄雨婷的亲戚。闲聊中,居然得知,黄雨婷那位72岁的奶奶,当初也许就是我和哥哥经营木材时,她是山上木材的搬运工之一,因她娘家就是下余村的,也是当时书记的本家。可惜得很,她们告诉我,当了40多年大队书记,为老区建设作出很大贡献的老书记已去世了。更巧的是,黄雨婷的已74岁的爷爷告诉我:他在2000年开始,去过我的老家茅畲浦洋村水口,即位于明代古建筑水口石塔之下,利用当时的联合化工厂旧址,还办过有机肥料厂。哎,无巧不成书啊!

  神奇的“转运石”

  那天中午,我俩仔细观察了从离她家边上的两块巨大而神奇的“转运石”。据黄雨婷的爷爷说:2016年农历八月十六深夜3点10分钟,天下着暴雨,突然,从210米高的山上滚落下两块几万斤重的呈不规则长方体的大石头,不偏不倚,正好落在黄雨婷老家门口。按当地村民的说法,就是请技术最出色的吊车师傅,也不会放得如此端正。因为并不影响进出,黄雨婷家人至今也没有移动这块石头。另一块石头滚落在门口公路上,因阻碍交通,所以被移到路边。那晚,黄雨婷恰好在家,滚石离她父亲的轿车仅30多厘米,离她爷爷停在路边的三轮车更近,却毫发无损。现在,这两块石头被认为是“转运石”,赋予“时来运转”的含义,美好的寓意,引得全国朋友纷纷来打卡祈福。2018年行政村调整时,黄坦村、栗树坑村、坑口村合并,以附近的仙石山而命名为仙石村。

  转运石

  仙石山上“仙石岩”

  午后,在黄雨婷爷爷的指引下,我俩去探访了永宁江源头,大寺基山下的坑口水库,那里有我40年前攀登去往林场的道路。2008年,修建了水库。这里的库水很绿,绿得让你心醉;回来途中,又经仙石村,登临了仙石岩。

  下午两点多了,我独自一人,历时1个多小时,攀登仙石山,登上仙石岩。我从大王殿即游客中心出发,沿着游步道而上。一路上,茅草遍野,怪石嶙峋。有仙人卵子、黄石壁、狮子岩、一线天等景观,景色秀丽,奇险并存。山中有一组仙石,两块巨石相对壁立,中间夹一块三四百斤重的石头,犹如两个巨人,抬着一块宝石,屹立山间,再往上还有黄岩洞景点。当地流传:“黄岩山,黄岩洞,仙人卵子嵌门缝。”(这里的黄岩山指的即仙石山)相传东汉时期,道人王方平到达这里,见祥云霭霭,修竹依依,即于此隐居修炼。某日,王方平羽化成仙时,豁然能见千米外草庐飘摇欲坠,百鸟争鸣,鼓乐齐响,道人即跨马随仙而去。那天,我勇敢地登上传说中的黄胖道人王方平修道的石驿——仙石岩。我踩着中间那卵状的小石头而上,坐在这两块平顶的岩顶上,打坐少休,体会了一下做神仙的味道:脚下万丈绝壁,眺望远山如黛,又如万马奔腾,令人心旷神怡,豁然开朗。

  仙石岩

  黄岩山下黄岩溪

  下午3点半左右,我俩来到位于圣堂的现在的“黄岩山景区”。这里,是三源之地。

  它是永宁江的源头,也是黄岩溪南北两支溪流的汇合处,它们都从苍茫的括苍群山奔流而下,到此汇合。其中一支来自北面大溪坑、仙石村(坑口)方向的水源,另一支是南面垟头庄、下庙方向的支流,人们习惯上把它们通称作黄岩溪。溪上,是“黄岩山廊桥”美景。它是中国第三纯木结构廊桥,桥中全是依靠榫卯固定,没有一枚铁钉,堪称建筑史上的奇迹。是由温州泰顺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曾家快设计。2019年4月动工,2020年1月完成,历时仅9个多月。它位于清嘉庆时建的木桥“下垟桥”旧址下游。桥高18米,宽7米,长47.5米。桥上有众多名家楹联。它横跨在黄岩溪上,巍峨宏伟,气象万千;傍晚,灯火辉煌,诗意阑珊。

  随后,在当地一位80多岁的徐姓老人陪同下,我俩参观了黄岩山“梁山108将”景区。宋江、吴荣、林冲,扈三娘等108座石像,个个栩栩如生。在老人的指点下,我们远望到高山峭壁上的传说中仙人对弈的“着棋岩”,聆听了仙人对弈的神话传说、神奇故事。这里的黄岩山上,还活着108岁的老人,现在,挑担依然健步如飞。这村庄,有4位超百岁的老人,近百岁的老人比比皆是。

  黄岩山

  黄岩溪上“黄岩石”

  最后,我在秀丽的黄岩山下,游览了“黄石枕流”美景。它位于黄岩溪上,北岸是现在的圣堂村部,圣堂殿,两军会师纪念馆。纪念馆是为纪念1948年4月7日,人民解放军浙东台属“铁流”部队和浙南“三五支队”会师而建的。这里,红旗在迎风招展,党徽在烨烨生辉。此处,四面环山,脚下,是缓缓东流的黄岩溪。溪床,由一整片黄石构成,全乡1.5km,黄石与黄岩石连成一片,成为一大奇观。有一石坝沟通南北,坝上一泓深潭,潭水深不可测,一大黄石巍然屹立,牢牢嵌入水中。它的水下部分究竟有多大,谁也说不清。夕阳西下时,溪水清澈,湖面波光粼粼,碧波汤漾,微波轻轻地吻着湖中的“黄岩石”,绿水映衬着黄色的巨石,美不可言。传说中,武则天梦见此境,她还走在大黄石上游玩。后来她就下旨,将永宁县改为黄岩县。我站在溪边,仔细端详着,这黄岩石上,黄色的纹理,繁体字“黄岩县”两个半字(县字的“系”这偏旁已经不见),依稀可见。我在此看了又看,瞧了又瞧。似乎想读完,这里蕴藏的千百年来的许多神话传说,领悟黄岩县名的真正来源。

  黄岩石

  结束时,我又拿起手机,拍了几张照片,以表达我俩对这故乡黄岩“县名之源,永宁江之源,革命之源”神圣“黄岩溪”的永久留念!

【审核人:凌木千雪】

99Ai聊天   收藏   加好友   海报   95分享
点赞(0)
打赏
标签: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欣赏

查看更多美文欣赏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