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趣事

张守福:太和民间的传统面食

作者:张守福   发表于:
浏览:142次    字数:2042  手机原创
级别:文学秀才   总稿:96篇, 月稿:0

  地处淮北平原西北部的太和县,从古至今,农作物以小麦、大豆、高粱、玉米、红芋(红薯)为主,较少有种植稻谷的,所以,长期以来,饮食上以面食为主食,基本没有吃大米饭的。一说吃饭、上饭,就是吃大馍或面条。

  既然是以面食为主食,那么,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各种面点就应运而生了。

  太和的传统面食渊源深厚、源远流长,且与民间的传统节日紧密相连,成为节日不可或缺的一种物质。先说过年的面食吧,过年上供敬神的面点,就是面枣山和大馍。所谓的面枣山,就是用面粉做成小山丘的模样,上面粘贴上一个个小枣子,名曰“枣山”,寓意是,步步高,甜蜜蜜。所谓的大馍,是相对于小馍而言的,蒸的大馍是平时小馍的几倍大,就叫大馍。一般来说,“大馍”具有特殊的含义,它不仅是敬神的供品之一,而且还是节日送给长辈亲属的礼物之首,也是拜年的必备之物。在太和城乡,一说“送大馍”,即专指年关给长辈拜年时,不管你带什么物品,“大馍”则是必不可少的尊贵礼物。

  用面粉蒸馍、擀面条、油炸面食、面蒸食品、面汤等传统习俗,也是五花八门、蔚为大观。比如:

  在蒸馍方面,除了上述说的枣山、大馍外,还有枕头馍、花卷、花馍、老雁馍、小蒸馍、扯手馍,动物馍,以及烙馍,焦馍,烙大饼,还有各种包子,等等。枕头馍,是把馍做成了枕头的形状,每当游子出门,就把这枕头馍带上,白天可以充饥,夜晚睡觉还可以做枕头之用,一举多得。不能不说,这是古人的生存智慧。花卷有两种,一种是好面(白面)与杂面层层摞起来卷成的馍,有多层饼的意思;另一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咸馍馍,和面时放点盐巴、葱花、生姜之类的调味品,卷起来蒸熟,吃着有味道,没有菜也可以吃下去。动物馍,即把面食做成青蛙、面鸡、面鱼、小老虎、小牛、小马、小狗等等造型的面馍馍,即可以吃,也可以当玩具,哄小孩玩耍,在那个年代,可以说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有三种蒸面馍,现在看来已提升到了美食文化的层面了。一种是皖北花馍,这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叫面雕,即把面团雕刻成各种图案,且赋予一定的文化内涵,诸如狮子滚绣球、猴子爬山、仙女下凡、多子多福、金玉满堂、金山银山、花开富贵、延年益寿等等,巧手就是农妇们的第二大脑,每个面雕食品,就是一个个艺术品,都有一定的文化意义。而且,太和面雕花馍工艺,在省城合肥还搞过专门的展览哩!另一种是老雁馍,即在农历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出了门的闺女,要回娘家给自己的父母长辈送老雁,也就是送雁馍,让步入春荒的父母爹娘,能吃上营养丰富的馍馍。送雁馍,是二月二的标配礼物,也是民间孝道的一个侧面。还有一种,就是蒸扯手馍,把面粉做成两个面人手扯手的形状,是专门给过了成年的小年青,让他们懂得,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了,到了择偶的年龄,可以找个异性“手扯手”了。长辈们言传身教,良苦用心,可见一斑。

  在擀面条方面,面条是太和人的家常饭,尤其是在农村,一般中午都是吃面条,也是庄稼人午餐的主食。在农村,过去由于长期物质匮乏,人们饮食结构单一,面条也是做得花样翻新,什么板面、蒸面、拌面、汤面、擀面叶子、擀面皮、格拉条、凉面条,刀削面,杂面条,宽面、细面、热面、冷面等等。值得一提的是,现如今的太和板面,已是享誉全国的美食之一,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从都市到集镇,处处可见“太和板面”的门店,做成大产业、大品牌了,已是太和人发家致富的“摇钱树”,成为太和县对外宣传的一张响亮名片了。

  这油炸面食上,油炸的糖角子、糖糕、年糕、麻花、馓子、麻叶子、菜角子、面丸子、狮子头、面酥鸡、面酥鱼、小酥肉等等,品类众多,充满了想象力。油炸面食,系列丰富,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物质表达,承载着历史文化意蕴。

  在面蒸菜炒菜方面,蒸菜是健康美食,有面蒸豆角,面蒸芹菜叶,面蒸榆树钱子,面蒸槐花,面蒸菜苔,面蒸马齿苋,面蒸荠菜等。中医认为,蒸菜没有油,又不流失菜分子,且少盐,是公认的长寿菜。面炒菜也很特别,面煎辣椒,面煎鸡蛋,面煎茄子,面煎丝瓜等,这种面炒菜下饭,历来受到农村老年人的青睐。

  在面汤方面,诸如格拉汤、鸡蛋面汤、面鱼汤、面粉鸡、面油茶、面妈湖、水饺、馄饨……面和水的结合,构成了人们的一日三餐,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直至到永远。

  还有独树一帜的炒面,太和民间有“六月六吃炒面”的习俗,即在农历六月初六这天,人们一般都过“炒面节”,把面粉尤其是当年收获的新卖面,放在铁锅里炒一炒,再和上开水搅一搅,吃起来香喷喷的,隔老远都能闻得到,面香十分诱人。条件好的家庭,炒面时放点红糖白糖,或者放点芝麻盐,当补品之用。同时,这种炒面还是过去人们出远门的必备品,在路上当干粮,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充饥。

  可见,太和面食,日长天久,就像老酒一样,历久弥香。万家灯火,一望千年。面对丰富多彩的系列面食,我们应该知道,目前,它已演变成为了一种面食文化,滋养着我,滋养着你,滋养着他,在历史的天空中,轻歌曼舞,若隐若现,钩沉着历史,开创着明天……

【审核人:凌木千雪】

99Ai聊天   收藏   加好友   海报   57分享
点赞(0)
打赏
标签: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生活趣事

查看更多生活趣事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