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过冬

作者:武开铖   发表于:
浏览:6次    字数:2571  手机原创
级别:文学童生   总稿:39篇, 月稿:39

  秋天已经很深了。秋意钻进了泥土,渗进了骨头。

  一场场秋雨过后,秋风过处,飘零的叶子尽管恋恋不舍,终究随风飘逝,魂归故土。

  窈窕的女子,再也穿不起薄曼的轻纱,紧裹了肥大的衣袍,还显得有些瑟抖。

  凋零的林中,早已没了仿佛任何鸟的痕迹,或许,它们都在某个幽闭的洞中团成一个蓉蓉的球,以抵御这渐渐寒彻的秋冬。

  昨天媒体上有消息说,政府安排各供暖单位以人为本提前供暖,好让老百姓尽享党的温暖。

  是啊!尽管暖还没有真正供起来,这样的举动,已早让天下黎民心头火热。

  现在多好。每到寒凉秋渐深,城市的居民早早就可以享受集中供暖的温暖。农村也不差,很多地方政府都支持进行了煤改电项目,老百姓尽可以以低廉的价格享受温情。人们再也不必为冬天有多寒凉而愁眉苦脸。

  回想我们小时候那些个年代,一到夏末秋初,人们就开始早早为过多开始了各种准备。经济条件好一点的家庭,可以买了大煤来取暖。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就早早发动一家老小上山砍柴,或是在就近的树林里、农田边的林带里找干枝枯叶回来囤积,以便冬天做燃料用。农村的庄户人家养牲口,就把牲畜粪便收集起来晒干了过冬取暖,也是顶好的燃料。

  关于过冬取暖的事,留在我记忆深处的影响有两次。一次是在我很小的时候,大概就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期那个时候,那个时候还是生产队、人民公社的体制,家家户户每到冬天,用煤做燃料取暖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即便有也是队里给分那么一点。

  那时候一到冬天,尤其冬天很冷的时候,我爷就拉个爬犁,爬犁上放一个我奶用芨芨草编的大箩筐走村串巷地去捡拾路上牛马的粪便,天天如此。拾满一筐,就拉着爬犁费事地拉回来倒在自家堆粪的粪堆上,太阳好的时候,就从粪堆上捡一部分放在南墙根里晒,晒干了就再盛在小筐里拿进屋里生火取暖、做饭用。尽管我那时候还小,也总是去和我爷一起拾牛粪,爷俩我负责拉空爬犁,我爷就用铁锨剁冻在路面上的牛粪,那东西冻透了好剁,照着根部使劲一剁就整整齐齐下来了,然后铲着丢进筐里。拾得多了,我就拉不动了,我爷就笑着看我使出吃奶的劲拉爬犁,爷见我累得满头大汗,就望着幸福地笑。后面就是我跟在爷的屁股后面跑来跑去的玩,爷俩走走停停,拾拾捡捡,倒也自得其乐。一个冬天下来,还真不少拾,总够我们家一冬取暖用得了。

  晒干的牛粪、羊粪,我奶总会一筐一筐提回院里倒在灶台边,或者屋子后面的炕洞旁。住人的屋里是不倒的,因为那些牛羊的粪即便是干了也有异味,难闻。现在已经再绝难见到炜炕洞的了。那时候农村家家户户的土炕到了冬天都需要烧炕,炜炕,家家户户都是用牛羊的干粪炜,用一根长长的木棍前面装一个方形的土块做推板,午后时分,我奶把烧过的残灰扒出来,再把新粪推进去,然后用麦草引着,之后把炕洞用一块土块堵了,那干粪就在里面慢慢燃烧,只是慢慢的炜,但没有火苗,屋里的炕就慢慢热起来,人躺在炕上,或者钻进事先铺好的被窝里,那股寒冬里温暖的气息总会让人惬意、舒爽。劳累一条下来,黑夜里吹灯钻进那样温暖的被窝,总是能让人把一切苦累都忘得一干二净的了。

  寒冷的冬天,长长的夜总是来的早些,仿佛日头也怕冷,成天缩着头,紧捂着袖,才从东山那边冒出头,一转眼就又从西天的山边沉沉归去。进入腊月,天尤其的冷,气温可以下降到零下三十几度、四十度的样子,不像现在,极端冷的时候也就零下二十几度。我们小时候也不像现在,人们从穿衣上就有很多的选择,那时候,棉花都得买,家里条件不好也买不起,我妈和我奶就年年拆了翻新旧的棉衣棉裤,好一点的是那时候家里养的羊多,每年都可以收一些羊毛回来。我妈和我奶春天把羊毛收回来洗干净,到了冬天农闲的时候就撵羊毛做线,再给我们做羊毛的背心、毛衣、毛裤、袜子、手套、褥子等。羊毛的被子是不做的,炕是烧热的,再盖了羊毛的被子就热得不行。羊毛袜子、手套固然取暖效果好,但是戴在手上、穿在脚上、身上扎人,不舒服,颜色也不如城里人的染色的光鲜亮丽,寒假里去城里的姨妈家小住,就总感觉会被表哥表姐们嘲笑,一看就是农村来的。

  在我记忆里第二件记得非常深刻的,是后来家里经济条件好一点了,为了过冬取暖,我爸和我姑父俩人在初冬的时候就早早做了准备,把自家的毛驴车拾掇好,再备好足够的干粮、水,我奶、我妈和我姑妈再给他们把一应穿穿戴戴的自家熟制的皮大衣、皮帽子、皮裤、毡筒(一种自制的用羊毛擀制的靴子)、羊皮手筒等等都准备好,某一天天不亮,俩人就相伴着赶着毛驴车去距离我们家二百多里地远的煤矿上买煤。

  这样的事现在想想,当时那时候是多么不容易。要不说这人的创造力是无法估量的,毛主席说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大概也是这个道理。

  他们两个人在那样极端的天气条件下为了一大家人的生活,为了剩下那么几个在当时看来已经不菲而现在看来值不了几个钱的生活开支,可以说是冒着生命危险不得不去那戈壁沙漠深处探险一般。一路上不光是来自气温的考验,还要面临野生动物袭击的威胁。我爸是我奶唯一的儿子,且还是老来得子,在那样的情况下远离家园去冒险,我奶就心疼地掉眼泪。他们出发的时候,我奶就站在家门口一遍遍叮嘱我爸路上千万当心,早点回来。

  即便是车子已经走出去彻底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中,我奶还立在村口的寒风里久久凝视着我爸远去的方向,嘴里一遍遍嘟囔着:“老天保佑我儿平安,早去早回!”回到家,脸面上的泪早就被冻成了冰溜......

  再后来,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好,各家各户的家庭经济条件也越来越好,我爸早已在我妈的支持下买上了小四轮拖拉机。夏收完,我爸就早早盘算着开上拖拉机和村里几个相熟的一起去煤矿上买煤了。虽然路途遥远,但是毕竟各方面条件相较以往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来去三四天时间,一大车黑油油的原煤就在我爸清脆悦耳的拖拉机的“嗒嗒嗒”声中运了回来。我们家早已翻新了原来的老屋,在那个年代,已是砖包皮的大砖房了,村里人没少投来羡慕嫉妒恨的眼光。我爸也造就按计划建了新的大仓房,以便储存足够多的燃料煤供我们一家热热火火过上温暖的冬天,再也不受过去那罪!

  再后来,时代飞速发展,家家户户经济条件越来越好,人们再也不亲自深入矿区去买煤了,因为早已有专门做原煤交易的人定点给村里人卖煤,价格也公道,人们自此便都在别人手里买煤,把时间和精力都省下来思谋如何发家致富的事了。

【审核人:凌木千雪】

99Ai聊天   收藏   加好友   海报   97分享
点赞(0)
打赏
标签: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日记大全

查看更多日记大全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