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感悟

凡事向内求

作者:张金华   发表于:
浏览:11次    字数:3617  电脑原创
级别:文学童生   总稿:33篇, 月稿:33

  凡事向内求,是适者生存的大智慧。成年人都懂的,也明白其中的道理。每个人来到这个世上,做任何事不是得到,就是学到,都会遇到该遇到的,经历该经历的,脚下每一步都要靠自己走,别人再多的提醒与告诫,都抵不上自己撞几回南墙有用。

  一个睿智的人,若善于向内求、善于汲取经验教训,即便遇有撞南墙的坎,也不至于无计可施。孟子曰:“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在现实生活中,多求诸己,很多困境或难题也会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相信老祖宗遗留的智慧。当每个人成长到一定阶段,在社会上历经爬坡过坎的摔打,我们也会静下心来“向内求”,获取“吃一堑,长一智”的人生智慧。实践才出“真知”,专注才出“深知”。其实,每个人长“知识”与长“智慧”不同,知识源于书本,靠学习积累,但智慧不同,靠我们双手沾灰、两脚沾泥,靠在事上练,一定是从实践中得来的,需要自己经历成长,甚至是千锤百炼。

  凡事向内求,那么如何内求呢?笔者认为因人而异,因事而谋。凡事向外求十年如一日,向内求日日如新生,观内心而本自具足,阅万物而虚怀若谷,内求诸己,不假外物,吾性自足,不假外求,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智慧,不一而论,但鉴古观今,还是有迹可循。

  最核心的是,需有独立的人格,不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无论在任何时刻,都要学会凡事靠自己。众所周知,求人如吞三尺剑,靠人如上九重天。人助天助,不如自助。不要奢望在我们痛苦时,会有人给我们安慰;也不要奢望在我们落难时,别人会拉我们一把;更不奢望在我们感到绝望时,会有人救我们于水深火热之中。因为在这个世上,没有任何人或事有义务对我们好。

  其实,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难处,换位思考,就理解了。别人帮是情分,不帮是本分。唯有当我们做到自立自强,做到凡事多求助自己,而不是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时,我们才有足够的底气和能力保护好自己。当我们学会成为自己的山,也就有了最强大的依靠和仰仗。当我们学会了成为自己的伞,也就不再害怕人生中的风和雨。老话说得好,爹有娘有,不如自家有。只有自己拥有的,才能自我主宰。

  最阳光的是,需有坚定的自信,不必太在意别人的评价。自信是立身之基。毛主席说过:“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人生所有的结果,都是当下的心念。这个世界上都是自顾不暇的人,能顾及我们情绪的人实在难得,无需自扰。其实我们每个人没有那么多观众的,不妨大胆一点做好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但我们总是会特别在意别人的评价,害怕得不到别人的认可,害怕得不到别人的祝福,害怕被别人嘲讽和挖苦。

  生活是我们自己在过的,旁人无法真实地体会。鞋子再怎么光鲜亮丽,穿着合不合我们的脚,只有我们自己知道。杯子买得再高端奢华,是冷是热,只有我们自己知道。房子买得再大再好,心里是否快乐,也只有我们自己知道。我们做出任何一个选择和决定,都要问问我们自己,喜不喜欢,愿不愿意,合不合适,而不是为了试图取悦别人。在工作生活中,最紧要的事,要时刻保持微笑与自信,停止在乎别人的评判。正如一只站在树上的鸟,从来就不会担心树枝会折断,因为它相信的不是树枝,而是自己的翅膀。无论我们开心与否,毕竟别人给我们的评价再高,都不及我们自己过得好更实在。

  最豁达的是,需有良好的心态,不要总是跟自己过不去。世界很大,问题很多,要学会“痛而不言,笑而不语,迷而不失,惊而不乱。”其实没有人过得容易,尤其在这个形形色色的世界里,除了朝九晚五,还有人要加班到深夜,有人每天花4小时时间通勤,有人即使在最恶劣的天气,也必须出门工作,有人就算拼尽全力,也无法在这个城市的万家灯火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盏灯,好像每一个波澜不惊的成年人的心里,都藏着随时会崩溃的另一个自己。早上6点的早餐摊永远热闹,深夜两点的写字楼藏着将来惊艳世界的伏笔,我们不知道那个让生活里的赶路人笑出声来的好消息,它什么时候来,但我们确定,只要我们坚持住,它就一定会来。诚如,当今火遍全球的饺子、刀郎、梁文锋、王兴兴“四大才子”,哪个不是在自己的领域里蛰伏多年后才惊艳了中国和世界。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不愉快的人和事,有时我们觉得是别人故意针对我们,其实是我们自己太在意而已。有时我们觉得老天总在跟我们作对,其实是我们自己为难自己而已。

  人这一辈子,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如果走了弯路,及时掉头就好。如果爱错了人,及时止损就好。如果做错了事,及时改正就好。人生海海,知错就改。不要过分地自责,也不要过分地懊悔,毕竟错了就错了,过了就过了,错过的就错过了。如果我们总是捏着错误不放,最终只会折磨自己。只要我们愿意给自己一条新的出路,一个新的开始,一次新的改变,就没有什么可以难倒我们的人和事。

  最坚实的是,需有强大的内心,不必把自己经历的苦与累逢人就诉说。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各自的不容易。有时我们的苦,别人无法感同身受,也爱莫能助。有时我们的累,别人无法替我们分担,更无法帮我们承受。

  对在乎我们的人来说,我们过得不好会加重他们的担心。对不在乎我们的人来说,我们过得不好只会让他们看笑话。都是成年人了,学会把情绪调成静音模式。要学会自我消化,要学会自我解压,要学会自我调整。无论是身上的痒,还是心上的痛,别人都帮我们挠不下来,与其大声宣扬,不如学会默默消解和承担,静静地练就“忍人之所不能忍,方能为人之所不能为。”的强大内心。

  最明智的是,需有辨识的慧眼,不与无关紧要的人和事纠缠。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最宝贵的。生活各自不易,个人所求不同,各自立场不一,勿在别人心中修行自己,勿在自己心中强求别人。“心”很贵的,一定要装最美的东西;“情绪”也很贵的,一定要接触让我们愉快的人和事。任何消耗我们的人和事,多看一眼都是我们的不对。爱是本自具足,不假外求。有时遇到不值得的人和不值得的事,不必纠缠,不必较劲,更不必与其产生矛盾和争执,也许我们争赢了一时,却浪费了如生命般宝贵的时间;有时我们争输了,不还会让自己产生各种懊悔和不甘。

  人生苦短,时光荏苒。好听话别当真,难听话别走心。值得我们爱的人和事那么多,何必要花大把的时间,在那些无关紧要的人和事中打转。当我们把自己耗在不美好中,自然就会错过其他的美好。我们来到这个世上,不是为了添堵,也不是为了生气,而是为了找更多合得来的人,去做更多喜欢的事,以及去过渴望拥有的人生。

  最富足的是,需有做好自己的定力,不要羡慕任何人的生活。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攀比。有人拼了命干一辈子,其终点不一定比人家起点高。都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别人一出生就在罗马,就算我们拼了命地折腾一辈子有时也到不了罗马。人比人得活着,货比货得留着。即使要比,也要看比什么?比一比,我们为民族复兴做了些什么?比一比,我们为强国建设又做了些什么?哪怕只是微不足道也行,做了即存在。聚焦该聚焦的事情,关注该关注的事业。不羡慕别人生活奢华,不焦虑自己的未来,只要在努力,该来的都在路上,相信相信的力量。青春易老,韶华易失,珍惜当下最好的奋进状态,就是没心没肺地干好工作、做好自己。

  许多时刻,我们总羡慕别人的人生,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块缺了角的圆。当我们只看别人光鲜的一面时,也就忽略了他们暗淡的一面。当我们只看别人快乐的一面时,也就看不见他们痛苦的一面。当我们只看别人得意的一面时,也就忘记了他们失意的一面。哪一个台上一分钟,不都是台下十年功磨练成的。其实,如果把生活拆开来看,每个人的内里都是千疮百孔的。作家麦家曾说:“人比人气死人,我不跟人比,只跟自己比。报纸上说,幸福是养自己心的,不是养人家眼的。”我们总以为风景在别处才好看,可当我们在仰望别人时,别人也正在仰望我们。真正有所经历的人,不会去羡慕任何人。因为幸福的人生都是相似的,但烦恼的人生各有各的不幸。

  最坚毅的是,需有攻坚克难的勇气,不要让自卑困住我们的人生。追随梦想,永远不迟;追求完美,永无止境。在生活中,我们总是容易感到自卑,我们总是怀疑自己不够好,于是没有勇气站在舞台上表现自己,也总是怀疑自己不值得被爱,于是不敢接受别人的爱。我们也是总是怀疑自己够不上好的人生,于是没有勇气去大胆尝试和追求。

  人在任何时刻,都不必妄自菲薄。人无完人,金无赤足。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完美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去追求自己想要的自由和爱,想要的荣誉和光芒,想要的突破和挑战。当我们都不相信自己时,别人也很难相信我们。消除自卑最好的办法,不是获得别人的认可和肯定,而是当我们相信自己的那一刻,我们就得到了最好的肯定。凡事做好自己就行,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吧。

  如《了凡四训》中所言:“具是三心(是指耻辱心、敬畏心、勇敢心),则有过斯改,如春冰遇日,何患不消乎?然人之过,有从事上改者,有从理上改者,有从心上改者,工夫不同,效验亦异。”

  鉴古宜观今,凡事坚持向内求,才是自我强大的开始。

【审核人:雨祺】

99Ai聊天   收藏   加好友   海报   35分享
点赞(0)
打赏
标签: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生活感悟

查看更多生活感悟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