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学习期,早已落幕。入校至今,刚好40年。我常常独坐在办公桌前,回忆淮河之滨的学习和生活场景。今年春节期间,专业课沈老师在电话中说:“张健,你可能给我们班写一篇纪念文章?”听了老师的话,我打开尘封已久的时间闸门,穿越到四十年前……
我出生在安徽南方一座小城郊区。1985年高考后,在县中学的传达室,收到了入学通知书。9月1日。我坐上了北去的绿皮火车。在车轮与铁轨合奏着“咣当、咣当’’进行曲中,南方特有的河网交织,水田碧绿、绿树葱茏的丘陵群山,在车窗外一闪而过。哼哧哼哧喘着粗气的火车驶过母亲河长江,便进入安徽北方。此刻淮河平原已有了秋的凉意。车窗两旁沉甸甸的稻穗,弯下了谦逊的头。秋风吹过,谷穗在金灿灿的稻浪里翻滚涌动着,把希望的涟漪一波一波送向远方。
傍晚时分,列车在长笛鸣叫中,把我送到了珠城蚌埠。此刻的车站广场,已华灯初上,夜幕渐浓。靠近广场的一角,挂着“欢迎”字样条幅的校车,把我和来自四方的同学们送到学校。开启了我新的学习阶段。
班级代码为食品851。根据报到表统计,除了一位淮南叫程琳的女孩没有报到。其余来自本省各地的31位男生和8位女生,戴上金色的校徽后,组成了安徽轻工业系统首届食品专业班。
入学的新生,集中居住在三栋宿舍楼。男生分配在北楼的307、308和406、407、408五个宿舍。女生住在南二楼。
宿舍的西边有栋大礼堂。礼堂的另一头,有水泥砖垒起的主席台。文艺演出时,用作舞台。下边,整齐地排列着上百张三米左右的条桌,这便是餐厅。日常排队就餐,真的是一道很美很特别的风景线。供应的主食只有馒头和米饭。偶尔,为了改善伙食,在老师专用窗口,也会卖点加了荤的菜品和肉丝面。每每出现这个机会,男生仗着体力优势,你推我挤地扎堆在售卖窗口,就为抢一碗难得的面条。女生看到这般景象,矜持的她们,只能“望面兴叹。”算了,早一点去教室吧。
851班的教室,位于教学楼的第三层。辅导员是留校生周君。周君热情上进、年富力强。与学生关系融洽。后来出现的“黑板报”事件,对他打击不小。辅导员的工作到此结束。有关“黑板报”的秘密,时至今日也没有解密。
我们班同学间的相互了解,最初是源于给操场除草的劳动课。校内的操场,充其量是一块不甚平整的地。暑假过后,上面长满了茂盛的杂草。开学的日子,野草必须清除。新生的劳动课,就有了具体的内容。39位同学,经过二个小时的劳作,操场才露出了原本的模样。只是苦了那数不尽的蟋蟀,还有不知名的虫,它们顷刻间失去了家园,四散逃窜。劳动课间,我认识了朴实无华的张玉侠女同学,满脸通红的她,挥舞着铁锹的样子,我记忆犹新。刻苦学习的李少华任学习委员,是同学们的榜样。阶梯教室的固定座位,总能见到她伏案阅读的背影。音乐课上,葛晓红百灵鸟般的歌喉,曾征服了好多男生的心房,担任我们的编外音乐老师,她义不容辞。小鸟依人的张立珍、体育积极分子卜炜、聪慧的郝玉华、民国少女邵丽、都市丽人汪玉莲。至此,8位女生,已悉数亮相。课后篮球场上,解明志、张邵钧、张成桃、徐传祥、郑生祥、胡浩、冯太成、朱平、李明富、洪流等人的矫健身姿,经常收获到操场外女生的尖叫声。斯文的费本文、说话爱笑的沈亚、会写情书的江南才子袁中铸、书法大家汪本稳、老教授吴礼新、不喜欢出头露面的陶圣民、书生味十足的陈尚斌、有领导气质的孟献忠、讲话不易听懂的储松财、阜阳方言很重的楚治庆、与世无争的胡化勇、憨厚的卫志东、政治特优生徐瑞广、爱弹吉他的汪晓成、讲话就红脸的洪发军、女声腔调的汪月宏、安静的朱怀海、迪斯科王子钱建民。至此,男生也认识完毕。据说,洪流负责的体育用品器材室内,曾孕育了很多甜蜜的故事…
同学们在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氛围中学习。周六无课的日子,大家齐聚在校园外边水沟边钓龙虾。一根树枝,一截缝纫线,另一头系上用黑墨水染色的棉花球。不大的功夫,一脸盆龙虾就是回报。晚上,前往大庆电影院的土埂路上,三三两两的同学,勾肩搭背的情形还历历在目。三路公交车站边迎河桥上、解放军坦克学院、解放军汽车管理学院、解放军123医院、解放军海军士官学校。曾多次留下了同学们的脚印。有天晚上,我校师生们翻越围墙,前往海军士官校看内部电影,结果被海军学员们,以违反安全条例扣留几十人,成为后来回忆的趣事。而我只做了每次评选文明卫生宿舍时,确保407能拿到名次。所得奖金,用来买萧县葡萄酒、改善伙食这件事情了。
学业中期,下工厂实习,再一次释放了年轻人的天性。蚌埠肉联厂午餐肉罐头生产线旁,下班后捡到的一块冷冻猪肝,被马芳祥同学,用脸盆当锅,烹饪的香味扑鼻,解了口馋。学校传达室右边,有一间油毛毡搭起的包子店,是同学们来了老乡,请客招待必去的好地方。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中,到了毕业实习阶段。1987年5月上旬,春意盎然。全班同学乘坐列车,来到新安江畔的屯溪市罐头厂。为期一个月实习,关系到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时值工厂生产枇杷罐头。我们分组跟班。数天的并肩工作,差一点还闹出了麻烦。一位灭菌工段的年轻姑娘,情窦初开,居然看中了我班人高马大的冯太成。实习结束,正当我们收拾行李准备返程,门外站着一位姑娘,她腼腆地说:“我要找冯同学,我想跟他走。”闻听此言,确认这位姑娘是认真的。可把教授专业课的沈老师吓坏了!还是个大姑娘的沈老师,红着脸批评男同学们说:“实习,是为了向师傅们学习操作技能,为毕业课题设计打基础。不是让你们和工人谈恋爱!再说了,学校的纪律也有规定,学生时期,禁止谈恋爱。你们难道忘记了吗?”冯同学听了有些害怕。他说:“我没与她谈恋爱啊。”后来搞清楚,是我们这群单纯的学生,出于对工厂师傅们的尊敬,与人沟通中,热情被姑娘误解成了爱情。闹了个乌龙。愿那位宁国的好姑娘,早日找到理想伴侣,幸福美满!
不上班的休息天,大家躺在工厂会议室内。讨论徐霞客写的《漫游黄山仙境》,“黄山归来不看岳”究竟是怎样的美景?黄山,距离屯溪市区约40公里。面对着近在咫尺的世界名山。同学们爬山的欲望,随着想象已极度膨胀。无组织,不约而同地瞒住杜老师。第二天一大早,悄悄出发,前往黄山。等杜老师得知学生们这鲁莽的行动后,握紧拳头,连敲桌面,口中念叨着:“这如果出了事,可怎么办哦?”气愤而激动的杜老师,无力地坐在椅子上。同学们的不告而别,给实习带队老师增添了巨大的压力和风险。今天,我代表大家,真诚地说声:“老师,对不起!”据爬山回来的同学说,邵丽女同学真的在黄山鲫鱼背,四肢着地爬过去的。原来爬山,是真的要“爬”。难怪杜老师害怕大家上黄山,果然是好景都在途险处。
每天实习下班,我们逛遍了屯溪市区大街小巷。穿城而过那条河叫新安江。她沿着黄山的诸峰顺流而下。如玉带般缠绕着这座江南古城。河水清澈见底,犹如明镜。水下暗流涌动。初夏的傍晚,解、张、郑、李等同学,仗着水性好。相约下河游泳。后来听说某同学双腿抽筋,如果不是解同学拼命施救,差一点沉入新安江。安全第一,要牢记心上。
实习归来,大家又重新回到安静的学习氛围中。忙于毕业设计。在老师们辛勤教导下,同学们圆满完成了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学习。答辩结束后,本着“哪来的,回哪去”原则,我们各自走向了新的工作岗位。
毕业数年后。李少华分管生产的各类罐头,远销日本和韩国。外国友人,纷纷写信表扬称赞。在那个年代,李少华就是省内最权威的罐头专家。2010年,我利用出差的机会,与李少华及其丈夫在东莞见面。第二天,我们一行开车前往惠州市约见袁中铸。这位广东鳗鱼协会的副会长。凭着几百亩水面的鳗鱼基地,奠定了袁中铸在中国鳗鱼行业中的地位。他把企业做成了行业标杆。生育管控的年代,儿女双全的他,成了我们羡慕的对象。费本文的马鞍山徽杭大酒店内,办喜宴的新郎和新娘,幸福的欢笑填满了婚宴堂。解明志董事长的食品集团乳业分公司,我有幸服务了近七年。基于同学间的信任和支持,我们共度了人生难忘的一段时光。每每看着半挂车一辆接着一辆,拉走装满速冻蔬菜的集装箱。车辆排队景象,是我们创办企业的憧憬和希望。解明志同学,除了把企业办得红红火火,还履行着人大代表的职责。时常给政协提案建言献策,配合政府对相关工作实行监督检查。孟献忠也成了凤台县的某局局长。其他同学均事业有成,离开编制企业的很多人,成了令人尊敬的老板。
2015年,时值入校30周年,以解明志、张成桃、汪本稳等为代表的筹备小组,从六安连夜开车,前往马鞍山徽杭大酒店,与费本文等通宵策划30年同学聚会的方案。此景,直到今天,依然历历在目。12月份的珠城聚会,圆了大家的心愿。我还记得当时说过的话,“珍惜每一次见面,人生做的都是减法”谁曾想,聚会的组织者冯太成同学,这位时任蚌埠市某公安分局领导的好兄弟。两年后因病,永远离开了我们。之前,张家求、胡浩、两位同学也英年早逝。让我们在心里默默地怀念着他们。
851班,我想对您说:“尽管我们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一样,无论贫富贵贱或地位高低,我们的学号永远存留在您这里。在您的怀抱里,同学们学到了专业知识,相互间团结而友爱。您把我们聚到一起,众多老师们传授我们知识,提升了我们的基本素质和立足社会的能力。没有在851班打下的基础,哪来大家今天的丰硕成果?此刻,年近六旬的我们。应学会用平常心看淡一切,乐观面对三餐四季。岁月匆匆,过去的已然过去。花开一季,人活一世,凡事不必强求,不必挽留,一切随缘。珠城的学习和生活经历已化作永恒的记忆,伴随我们一生。食品851班,定会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朵浪花。相聚有时,离别难舍。平安健康过好自己想要的模样。”
四十年后,我时常梦见屯溪新安江水下的暗流,梦中的我以为还在游泳。其实,我们是被时光的洪流裹挟向前。而851班永远是岸边的灯塔,照亮我们人生前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