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入腊月,陕北的农村,寒风凛冽,却吹不散游子归乡的热情。在这片黄土地上,曾承载着我们的童年,孕育着我们的梦想。如今,不论走多远,事业有多辉煌,一到过年,我们从小玩大得发小,就像归巢的倦鸟,纷纷回到这片熟悉又亲切的土地,陪老人过年,也赴一场多年不变的相聚之约。
我的思绪回到陕北农村的童年,那时候我们童年的日子真是苦啊。春天,风还带着丝丝寒意,也是耕种的时节。我们放学以后,回到家里吃点东西,直奔山上踩着脚下的黄土地,每一步都踏出踏实的印记。大人们在前面赶着驴犁地,我们在一旁帮忙撒种子,种完地又给羊割草,给猪拔点苦菜,可是一想到家里的羊、猪能吃得膘肥体壮。心里满是期待。
夏天,炽热的阳光烘烤着大地,放暑假的我们一块相跟上在山上砍柴,没过一会儿,汗水就湿透了衣背,砍完柴,我们就漫山遍野包柴胡根等药材,就像发现了宝藏一般兴奋。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最忙碌的时候。从学校一回来,就走在庄稼地里。帮家里人掰玉米,可以看到一筐筐 饱满的玉米,心里满是丰收的喜悦。收完玉米,又忙着收割谷子,一家人齐心协力,在这金黄的季节里,收获着一年的希望。冬天,大地银装素裹,忙碌的生活暂停了,我们做完寒假作业,也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光。村里的小河结了厚厚的冰。我们一块长大的发小带上冰车,在冰面上滑来滑去,下雪了,我们在院子里打雪仗,堆雪人,双手冻得通红,欢笑声在田间回荡。
如今,三十多年了,那些艰苦的日子早已过去了,那段童年的时光,却如陈酿的美酒,现在我们的人生轨迹各不相同。但无论身份如何变化,回到农村老家,我们还是那群一起长大的伙伴,只有最纯粹的情谊。
相聚的时光总是格外珍贵,我们一起长大的发小,在窑洞里一起围坐在酒桌上,一壶烧酒,几碟特色的小菜,打开了话题,小时候的苦难,成了如今最难忘的回忆。话题很快转到了我们的下一代的教育,我们深深知道,自己能走出黄土地的农村,改变了我们每个发小的命运,如今生活条件好了,更不能让孩子吃苦,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分享着各自的教育经验和心得。在这片孕育了我们的黄土地上,我们对下一代寄予了厚望,希望他们能站在我们的肩膀上,飞得更高更远。
窗外,鞭炮声此起彼伏,年味越来越浓。窑洞里,我们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驱散了冬日的寒冷。这样的相聚,不只是简单地重逢,更是一次心灵的回归。在外面,我们各自为生活奔波,承受着压力和疲惫。但回到这里,和从小玩大的发小在一起,仿佛又找回了少年的自己,那份纯真,那份勇气,还有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陕北的农村,是我们的根。无论走多远,这片土地的印记都深深烙在我们的灵魂深处。过年回家和发小相聚,聊聊过去,谈谈未来,这是一年中最温暖,最珍惜的时光。带着这份情谊和家乡的眷恋,我们又将踏上新的征程,去迎接新的一年,因为我们知道,无论何时,老家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后盾,发小永远是我们最珍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