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散文

过年风波

作者:殷吹斯汀   发表于:
浏览:19次    字数:2273  手机原创
级别:文学童生   总稿:10篇, 月稿:10

  我兄弟姊妹多,大大小小九个,我排行老六,下面还有三个弟弟,父亲是八年前逝世的,母亲半年后也被父亲接走了,估计是两个人感情太好,生死都要相依!父母在世时,每年过春节,兄弟姊妹们都要欢聚一堂,和父母一起过,一大家人,热闹非凡,一坐就是几桌,从大年三十,直到初二才散。

  不知是哪个祖坟偏离了轨道,九兄弟姊妹中,除了二姐四姐大哥外,个个都是又倔又犟,你不和我往来,我不和你说话,比比皆是!父母在世时,劝这个压那个,充当和事佬,基本上还能镇得住,父母走后,大家如脱缰的野马,自由发挥,兄弟姐妹间,互相猜疑,你我指责,和气尽失。去年年底,老幺大病了一场,在三姐的凑合下,都去看望了他,彼此的感情才有所缓和,于是大哥就提议,今年过年就在他家过,他和四弟住在乡下老家,菜是自己种的,鸡鸭鹅自己喂的,我犹豫不决,考虑良久后才同意,怕在一起又生祸端,感情是靠双方来维持的,一个巴掌拍不响!

  在给大哥送什么礼物时,我和老幺产生了分歧,大哥是靠地里刨食的庄稼人,直接打个红包给点钱,对他来说还实惠一点,老幺却说不行,说他家里烟呀酒呀多的是,好吧,一切行动听指挥,结果三十那天,大哥家里花里胡哨的东西一大堆……

  年饭的气氛十分热闹,很丰盛的两大桌菜,喝酒的一桌,女士和小孩一桌,放鞭炮关财门,喜气洋洋,劝酒的,祝福的,拍照的,发朋友圈的,无不感慨,今年是个热闹年发财年!吃完年饭,就开始打扑克,为了刺激和开心,有点小小的赌注,其间老幺拿出一张百元缺了角的大钞给老三,老三不愿意收,老幺不以为然:“我赢了会收回去的。”那张缺了角的大钞就像瘟神一样,在桌上传来传去,就像烫手的山芋,谁拿到了都会调侃一番,最后要收场了,老幺却不肯回收那张残币,就和老三发生口角,我左右调解劝说,无济于事,贤惠的弟媳(老幺的)看到吵架,就走过来打听到原委后,收走了那张残币,才平息了这场争执……

  晚饭后,大哥用柴火燃了一堆篝火,我们围坐四周,升起的火焰,如一轮红红的太阳,烤着柴火,温暖着大家的心,也象征着来年的日子红红火火,蒸蒸日上。大嫂拿出各种小吃,让我们品尝,也没有人再提打牌的事,话家常,品小吃,气氛其乐融融,大家都心情愉悦地守岁。乡下农村的习俗,大年三十的晚上,时间是宝贵的,大人小孩都不能提前睡觉,要忆苦思甜,辞旧迎新,总结一年的得失,守住岁月最后的痕迹。当钟声在凌晨12点最后一秒敲响时,鞭炮烟花齐鸣,拍照的,道喜的,发放压岁红包的,人人脸上都洋溢着开心快乐的笑容!

  大年初一的早上,朦胧中被一阵鞭炮声惊醒,原来是大哥在开财门,清晨的第一件事,就是用鞭炮迎接财神,在父辈时,都抢着第一个开财们迎财神,看谁家起得最早,来年一定大发!早餐是大嫂煮的鸡蛋丸子粥,大家吃后都要去本村拜年了,乡下的习俗是,初一是不能出远门的,拜年得从本村年龄最长,辈分最大的长辈开始,逐家逐户拱手作揖,说着恭喜和祝福的话,由于长年在外,有些叔老伯父的称呼都忘了,一时语塞,只能混在人群中打和声,有时还会被他们揪出来:“这不是老辉吗?好多年不见?”我也只能哈哈了事,每户都有一个人,拿着香烟和糖果,在门口等候,香烟是给大人的,糖果是给小孩的,本村的人多,拜年又是传统的也是热闹的,几乎全部出动,队伍拉得老长老长,礼尚往来是人之常情!

  拜完年,吃完午饭,老四建议打跑得快,一呼三应,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大哥就说:“打牌可以,但要和气生财。”但老幺总改不了狂狂躁躁的脾气,不是在骂老三,就是在批老四,打错也骂,没照他的套路出牌也批,我还挨骂得少一点,我们都是三年不杀九头猪的人,哪里有他赌徒出身的人熟练,你的牌运好,闷声发大财就行了,何必去埋三怨四!有次老幺发错了牌,本应下庄的,他却有很多理由不肯下庄,老三不依,争吵的声音由弱到强,发展到相互指责,情绪逐渐失控。在劝说无果之下,我和大哥都发了脾气:“兄弟之间玩牌是图个娱乐,双方都让一下又何妨,大年初一图个吉利,吵吵闹闹,有什么意义?”老幺把牌一摔,指着我们说:“你们厚此薄彼,不主持公道,合伙欺负我。”他把矛盾又指向了我们,我的牛脾气也上头了,把桌子一拍,“到底是谁欺负谁,我忍你很久了,我们虽然有血脉之亲,也不能容你如此作践,你这样消耗我们的情绪,有多远滚多远!”又是一场混战,矛盾升级,火药味越来越浓,最后老幺哭着领着一家老小,扬长而去,不欢而散……好不容易在一起过年,却如此收场,终究始料未及。初五老三相邀,去他家聚会,九姊妹去了八家,唯独少了老幺,在姐姐们的劝和下,老幺答应去,但要老三亲自去请,又不是诸葛亮,还要三顾茅庐,最后去了一车女士,包括三弟媳,才请动圣尊,我以为,兄弟之情就这样和解了,哪知初六老幺家请客,老三家有客,没有去,我那天刚好喝同学的喜酒,也没有去,结果老幺把我们的电话和微信全部拉黑,并对三姐说,是我从中作梗,指使老三不去他家,从此以后,老死不相往来!我这比窦娥还冤,找谁说理去……

  也罢,还是各自善待自己吧,其实这个世界就你一个人,你在世界就在,你走了,世界就消失了。不管是亲情,友情,爱情,无论你有多么的放不下,都交给顺其自然好了,看淡所有的不辞而别,尽人事,都是五、六十岁听天命的人了,何必还这样争强好胜,就不能豁达大度一点,也许世人都是这样,把好脾气留给外人,把坏脾气都带给最亲的人。还是清朝的大学士张英有胸怀,当他的官邸和邻居吴家因一条巷子发生争执,他这样告诫家人: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就是六尺巷传说,希望我们家人邻里和睦,弘扬谦和礼让!

  指导教师:方赵平

【审核人:雨祺】

99Ai聊天   收藏   加好友   海报   73分享
点赞(0)
打赏
标签: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叙事散文

查看更多叙事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