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精选

古树名木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作者:鲁友明   发表于:
浏览:17次    字数:2334  电脑原创
级别:文学童生   总稿:35篇, 月稿:3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25年1月3日第50次常务会议通过的《古树名木保护条例》于3月15日起施行。此次出台的《条例》总结了前期的实践经验,开启了我国依法保护古树名木的崭新篇章,对于加强古树名木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美的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

  ——题记

  古树名木,顾名思义,古树就是“古老的树”,是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代表年代久远,是质朴、厚重的古代遗物;名木就是“著名的木”,是指具有重要历史、文化、科学、景观价值和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古树名木分级为国家一、二、三级。

  古树名木是自然和先人遗留下来不可再生的宝贵财富,是森林资源中的瑰宝,是绿色文物和活化石,是一个地方生物资源和人文历史的见证,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科研价值和较高的经济价值。

  古树名木,承载着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寄托着广大人民群众的乡愁情思,延续着优质的生物基因,被誉为“绿色的国宝”,“有生命的文物”。

  近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古树名木保护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积累了丰富实践经验,专项立法条件成熟,需求迫切。在此背景下,《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出台可谓众望所归、正当其时,对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义重大,开启了依法保护古树名木的崭新篇章。

  一、《条例》出台是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实践。

  古树名木生长年代久远,外形古老苍劲,内涵深邃隽永,是自然意象与人文精神交融而成的自然生态美景,是城市文脉和乡愁记忆的重要载体,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伟大见证。加强古树名木保护,让一株株古树名木焕发新的生机活力,让这些无法复制的自然奇观长久留存,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写照和重要举措。

  《条例》对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职责、分级认定公布、日常养护管理、采伐移植情况、传承文化等作出明确规定,全方位、全链条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同时,统筹处理人树关系,明确主管部门和日常养护责任人权利义务,规定因生态保护等公共利益需要造成相关权利人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当依法给予补偿,对古树名木生长状况可能危害公共安全的情况作出合理规定,对违反保护规定的行为人规定了严格的法律责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二、《条例》发布是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内在要求

  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着力点,是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具体途径。一方面,可以保护物种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发挥其固碳释氧、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作用,夯实建设美丽中国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合理利用珍贵的古树名木资源,发展生态旅游等富民产业,实现“生态美、百姓富”有机统一,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助力乡村振兴。

  《条例》坚持保护第一,合理利用,统筹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明确对于国家级、省级能源、交通、水利等重点建设项目以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选址确实无法避让古树名目的情况按程序申请移植,允许在不破坏古树名木资源的前提下,合理开展生态旅游、科学研究,对属于传统经济树种的古树名木可依法开展必要生产经营活动,实现保护与发展的良性循环。

  三、《条例》实施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古树名木是生态与历史文化的双重遗存,五千年文明积淀下,中国的古树名木早已成为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与中华文明休戚相关,命运与共,古银杏、古松、古梅等被赋予了各自的品格和美好的寓意,充分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包罗万象、兼收并蓄。同时,古树名木往往与文物古迹交融一体、和谐共生,如:江苏省泰州中学老校区内,一颗千年银杏树,树龄约980多年,相传为北宋著名教育家和哲学家胡瑗先生所植。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海陵南路路西一棵千年柏,约有940多年,属国家一级保护古树,相传为北宋进士许元园中之物。泰山公园人工湖中央的小岛上一棵紫藤树,树龄800年,苏北地区现存很少的古紫藤树之一,被列为是重点保护的古树名木,相传为北宋年间宰相查道所植。海陵区乔园内一棵柏树,树龄430多年,为明代陈应芳所植,泰州市人民医院北院内,一棵古银杏和一株古紫藤,古紫藤树龄130多年,为当年福音医院创始人首任院长贝礼士(Dr.Robert Black Price)和美国传道士柯伯葵(Thomas Hamsbirger)所植。姜堰区溱潼,一株古山茶,树龄800余年,植于宋代。姜堰区淤溪镇普福寺内,一株银杏树,树龄700多年,于元末明初,为列伯温(1311-1375年)辅佐朱元璋开创明朝所栽。被誉为“中国银杏之乡”的泰兴市古银杏群落公园里,有3株千年以上的银杏,同时还有1600株200年树龄和3800株100年树龄的银杏树,该园是国内最大的古银杏集中种植地,可谓“世界绝无,中国仅有”等等,不胜枚举。保护古树名木,就是保存一部自然与社会发展史书,保存一件珍贵古老的历史文物,体现着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文化的传承。

  江苏省泰州市的古桧柏和古银杏,是“汉唐古郡、淮海名区”站立的活体灵魂。历史文化名城泰州高大的绿色身影,将透过历史旷远的烟岚,传递到未来世纪的城市“邮箱”。

  《条例》强调文化传承与传播,规定要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开展古树名木保护宣传教育,传承古树文化,增强全社会的古树名木保护意识。要求结合历史文化名镇、民村、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村落以及传统节庆、民俗,挖掘古树名木的历史和文化价值。统筹推进古树名木保护与文物保护,规定二者相关时,由古树名木主管部门与文物主管部门共同制定保护措施。

  可以预见,随着《条例》的正式实施,江苏省泰州市古树名木保护事业将迎来更加巨大的发展机遇,全市古树名木保护战线的同仁们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心存敬畏,继续奋斗,为新征程上推动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作出更大贡献。

【审核人:凌木千雪】

99Ai聊天   收藏   加好友   海报   62分享
点赞(0)
打赏
标签: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杂文精选

查看更多杂文精选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