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精选

谁给领导“减负”

作者:叶炎   发表于:
浏览:11次    字数:1654  手机原创
级别:文学童生   总稿:34篇, 月稿:34

  如今,“减负”成为热门话题,给企业减负,给农民减负,给学生减负,因为他们负担确实过重,到了非减不可的地步,所以深得人心。

  绝对没有给领导吹牛拍马歌功颂德的意思,更没有资格和能力为领导开脱袒护,我感觉到现在领导们负担也不轻,也该减一减负了。

  都知道当个领导不易,当个好领导更难,不仅要有能力,有水平,廉洁奉公,德才兼备,还要有一个好身体。但凡是个领导,不论职位高低,现在基本上都是处于满负荷工作状态,日理万机,很忙很累很无奈。不少领导没有双休日,没有节假日,习惯于“五加二”,热衷于“白加黑”,正常休假已成了一种奢望。

  领导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不外乎两条,一是文山会海没有彻底根除。批不完的文件,开不完的会,压得领导们喘不过气来。批阅文件是领导的“作业”,各级各方面的,哪一份都不敢马虎,精神要吃透,理解要准确,贯彻要到位,没完没了。有的上班时间“做”不完,下班还要带回家继续“做”;现在该开的不该开的会基本上都没少开,逢会必请领导这是体制内的惯例,也是规矩,否则规格就不高,档次就上不去,说白了,涉及到举办单位的重视程度和面子问题。甚至是领导不到场,会议报道都会“流产”,报纸上没位置,广播里没声音,电视上没图像。所以现在“赶会”是领导常有的事,从甲会场赶到乙会场,再从乙会场赶到丙会场,不是在开会就是在“赶会”的路上,甚至屁股还没坐稳就拿起举办单位事先准备好的、经秘书把过关的稿子照本宣科,强调一番,疲于奔波,疲于应付,疲惫不堪。二是交际应酬不敢怠慢。开工庆典领导要亲自剪彩,迎来送往领导要亲自到场,分管、联系部门的重大活动领导要亲自参加,大多数还要作重要讲话,还有临时性的公务公差都需要领导去“亲自”,与此等等,当领导的负担能不重吗?

  领导从来都是给别人“减负”的,现在谁给领导“减负”?窃以为,首先,领导要对自己好一点,自己给自己“减负”。“解铃还须系铃人”,在不影响正常履职、不耽误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尽量少参加那些可去可不去的会议和活动,不要有请必到甚至不请自到,特别是一些商业经营性的活动,不要因为有些活动可能有点“小意思”而给自己增添“大麻烦”。其次,分管部门和联系单位要给领导“减负”。一级有一级的权利,一级有一级责任,各负其责,各履其职,不要动不动就请领导,“拉大旗,作虎皮”,影响分散领导精力,给领导添乱。再次,新闻媒体也要给领导“减负”。不要因为有领导到场就必须宣传报道,切实做到把镜头对准群众,版面留给基层,长此以往,领导们的负担自然也就轻了许多。

  诚然,制度约束更重要。领导参加活动要有个章法,中央和地方在这方面都有制度规定,关键是要认真执行。当下正在开展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活动,为领导干部“减负”提供了尚方宝剑。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曾经语重心长的说过,“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广大党员、干部从文山会海和接待应酬中解脱出来,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明显转变,大多数干部觉得解脱了,身心舒畅,家庭也有亲切感了”。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中央八项规定作为铁规矩、硬杠杠,严肃查处顶风违纪、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督促党员、干部树牢正确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各级领导干部要令行禁止,将八项规定的内容落到实处,自觉从文山会海迎来送往中抽出身来,轻车简从,深入基层,到群众中去汲取智慧和力量;深入改革发展一线,调查研究,解决难题。

  话又说回来,对于一些重要会议、重大活动、重要场合,领导该出面的还是要出面,该到场的还是要到场,该讲话表态的还是要讲话表态,不能顾此失彼,畏首畏尾,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关键是适度,如何把握,这个不是难事,对领导来说易于反掌,“小菜一碟”。同时,要坚决克服和防止借“减负”之名行“躺平”之实,精神状态不能松驰,工作干劲不能松懈,正确理解把握中央八项规定的精神实质,贯彻落实起来不走样不变味不跑偏,真正把领导干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刀刃上,真正转变作风,取信于民。

【审核人:凌木千雪】

99Ai聊天   收藏   加好友   海报   38分享
点赞(0)
打赏
标签: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杂文精选

查看更多杂文精选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