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出身的唐大轩得知自己将被提拔为宁桥乡党委书记,心里十分高兴,早在一个星期前就开始筹划上任后首先要干的几件事。
唐大轩一直在县委办工作,跟过好几任县领导,平时非常关注新闻,知道从省里到市里、县里新上任的各级党委一把手的惯常做法。
经过认真思考,唐大轩理出了4件大事:全乡领导干部大会上的发言、看望老同志、到欠发达村调研、瞻仰红色基地。他认为,乡党委书记虽然只是正科级干部,不能跟省、市、县的一把相提并论,但既然是一把手,就得有一把手的样子,要做足官样文章。
宁桥乡领导干部大会如期举行,县委组织部领导宣读县委决定,卸任乡党委书记发表了讲话,唐大轩首次以新身份亮相发言。
这个讲话是唐大轩精心准备的,讲话稿也是他亲自写的,反复修改了许多遍。但他没有按照稿子念,全程脱稿,因为他早就把稿子背熟了。
勇于改革创新、红色底蕴深厚,是一个富有魅力和充满希望的地方。接过宁桥乡委书记这副沉甸甸的担子,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要牢记发展是宁桥乡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会上,唐大轩铿锵有力地说,宁桥乡虽然相对贫穷落后,但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人民勤劳朴实、
唐大轩接着说道,我要一刻不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坚决反对和防止“圈子文化”,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要求其他同志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管好家人、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今后,如果有人打着我的旗号或以我的亲友、同学名义要求办私事、谋私利,无论真的假的,请大家一概拒绝并向我通报。在宁桥乡,我没有私利要谋;我唯一要谋的,是宁桥乡人民的福祉。
这番发言,赢得了热烈掌声,给人留下了“肯干事、能干事的清官”的好印象。可以说,唐大轩首战告捷。
一切都在唐大轩的预料中。全乡领导干部大会只开了不到一个小时就结束了。上午10点,他前去看望老同志。
随行的党政办主任有些不解:作为一个新领导,为什么不先着手处理那些迫在眉睫的政务,而是去拜访那些已经退居二线的老干部呢?
后来,这名党政办主任成为唐大轩的心腹,问及此事,唐大轩就把个中玄机跟他说了:看望老同志是政界传统,也是各级新任书记们的一项必修课。这样做,至少有两大好处,让老同志觉得受到了充分关心和足够的尊重;老同志了解本地情况,尤其是对于外来干部而言,拜访老同志可以尽快熟悉情况,获得支持,老同志还会觉得新书记很谦虚。
看望了老同志,唐大轩回到乡政府,在食堂草草地吃了中饭,就根据原计划去几个欠发达的村调研。乡里的几套班子领导及相关部门、科室负责人陪同,一班人马前呼后拥、浩浩荡荡,其阵势丝毫不亚于大领导下访。
沿着崎岖的山路,唐大轩来到位于大山深处的蓝叶村贫困户王小黑家中,了解到他因病致贫后,关切地询问身体状况、收入来源和脱贫政策落实情况。王小黑说,多亏有了驻村帮扶,他家种了两亩药材、吃上了低保,还享受了扶贫搬迁政策。唐大轩拉着王小黑的手说,希望你们树立信心、克服困难、早日脱贫,日子越过越好。
在黄树岭村脱贫户刘书君家中,唐大轩询问驻村干部是否常来、巩固脱贫还有什么打算,唐大轩说,村干部要常跟群众走动、拉近感情,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成为村民的主心骨。
卢平村依托农业种植大户扶持发展核桃基地,带动贫困户增收。唐大轩登上山头,察看核桃种植、询问带贫情况,要求进一步完善项目带贫机制,确保项目科学运营、产业扶贫可持续发展。
得知新上任的乡党委书记要来水灵村调研时,许多村民自发涌到村头迎接。他们敲锣打鼓,高呼口号,欢迎唐书记的到来。唐大轩拎着食用油、大米、水果等慰问品,来到赵传富家中,送上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并和赵传富一家亲切合影。他还坐在赵传富长期患病的母亲床沿上,亲自剥好香蕉,喂到她的嘴里,感动得赵传富母亲直掉眼泪,说,唐书记,您这样的好干部我是第一次见到,太感谢您了!
调研结束,已是傍晚,天色渐暗,水灵村干部恳请唐大轩留在村里吃饭,唐大轩婉言拒绝了,说:“我不能坏了规矩,在村里吃饭,等你们村富了,我自带酒水来吃饭一起庆祝。”说完,上了车,让司机直接将车开到县城里。
车子在县城的一家星级大酒店门口停下。因为乡里的几套班子领导将在这里为新书记接风洗尘。
席间,唐大轩一边吃着山珍海味、喝着进口洋酒,一边在想着接下来的行程。就在这时,他接到一个电话,说明天上午县里要召开一个重要会议,所有科级以上干部都要参加。不得已,他只好改变了原计划。
这次会议的确很重要,县四套班子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全部参加。会议要求各地紧扣省委工作要求,持续深化战略部署,聚力实施攻坚年活动,奋力谱写全县共同富裕新篇章。
会议一结束,唐大轩就赶回乡里,传达会议精神。唐大轩说:“这次会议指明了抓关键带全局的方法路径,我们要聚焦重点、聚力关键,明确责任、明确时限,分层分级分类推进,带动全局发展形成提档加速之势。全乡上下要自觉提高站位,努力形成更多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以‘开局就要奔跑、起步就要跃进’的拼搏姿态,抢抓主动。”
上任短短的两天时间里完成了4件事,只剩下最后一件事了,就是去红色根据地或革命老区参观党史、瞻仰伟人。可是,宁桥乡没有红色根据地和革命老区,更没有伟人可以瞻仰。怎么办?唐大轩一时想不出办法。
党政办主任知道后,问:“唐书记,能不能不去这些地方?”
“为什么?”唐大轩反问道。
“我们宁桥乡历任党委书记都没有这样的先例。”
“没有先例并不等于不用去。你有没有看过新闻,各级党政一把手上任时先要去这些地方,这说明什么?说明这已经成为不成文的惯例,非常重要。”
“可是我们宁桥乡周边没有这样的地方啊。”
“正是因为没有,所以更要想办法,以表明我的重视。”
“木离县倒是个红色根据地,还有个历史博物馆,就是路远了些。”
“对啊,你不提起我倒忘了。就去木离县。”唐大轩拍了拍党政办主任的肩膀,兴奋地说。
木离县和宁桥乡虽在同一个省,却一个在省的最南端,一个在省的最西北,与邻省接壤,中间隔着四五个地市,距离大约470公里,需要在县城乘动车才能抵达。
根据唐大轩的意见,当晚,党政办主任拟出了去木离县参观革命老区的乡领导名单,共16人,涉及乡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等领导,并订好了动车票。
在木离县红色根据地瞻仰革命先辈铜像时,唐大轩说:“要继承和发扬先辈的革命精神和崇高风范,深刻感悟木离县文源深、文脉广、文气足的文化底蕴,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木离文化,努力把宁桥乡建设好。”
在参观木离县历史博物馆时,唐大轩说:“来到这个博物馆,深受启迪教育,接受了一堂生动的木离文化课。回到宁桥乡后,我们要从党的光辉历史中汲取砥砺奋进的力量,共饮宁桥水、讲好宁桥话、办好宁桥事,把老一辈革命家开创并为之奋斗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参观和瞻仰只用了半天时间就结束了。唐大轩说,木离县有好几个闻名全国的5A级风景区,既然大家难得来一次,就顺便住下来好好的游两天。
就这样,木离县之行来回两天,旅游两天,先后共花了4天时间,住了3个晚上。16个人的旅游门票、观光车、吃喝、住宿费、来回车票,加上差旅费补贴,这笔钱不是少数。拿到财务报销时,财务科长没好气地说:“乡里财政严重赤字,眼下报不了,等下个月再说。”
到了下个月,乡里财政还是赤字。又过了一个月,仍然是赤字。大家清楚,这笔钱一时是报不了了,因为乡里赤字已经好几年了,照这样的发展态势,再过几年也摆脱不了赤字状况。
有人友情提醒财务科长:“这笔报销款涉及到的都是乡领导,你就不能想想办法?当心被穿上小鞋。”
财务科长本来心里就憋着一股火,闻听此言,她把好心当作驴肝肺,当天就写了一封匿名举报信,寄给了上级纪检部门,说唐大轩新官上任第三天,即率领一大帮人公费旅游、吃喝玩乐,造成了极坏影响。
纪检部门经过调查取证,认为唐大轩此行有明显的不妥之处,遂报县委同意,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责令其作出深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