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欣赏

散文||蝉 趣

作者:夜夜   发表于:
浏览:69次    字数:2770  手机原创
级别:文学秀才   总稿:50篇, 月稿:0

  我的家乡鲁西南地区,每年夏至前后,时常会下一场可心的透雨。雨水将干裂的土地滋润得又松又软,这让蝉的幼虫——知了龟(俗称),不要费多大力气,轻轻松松地就钻出了地面。每到这个时候,孩子们最喜欢做的事情——捉知了龟,就自然地拉开了序幕。

  吃过晚饭,天色渐渐地暗了下来。夕阳枕着西山,悄悄地进入了梦乡。

  知了龟们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想借着夜幕的掩护,尽快地爬到高一点儿、隐蔽一点儿的地方。但是它们没有料到,其实,孩子们早就知道了它们夜间行军的秘密。

  看吧,刚被夜幕笼罩起来的,村外的那片杨树林里,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争先恐后地亮起了手电筒。这是小伙伴们自发形成的捉知了龟的队伍,看上去,像夜空中繁星密布的银河一样壮观!

  我拿着手电筒,围着每一棵树,从下到上,从上到下地仔细寻找。由于捉知了龟的人太多,要想捉到一只,不是那么容易。所以,偶尔发现一只知了龟,会感到格外惊喜。

  “呀!知了龟!”我寻找了半天,终于发现了一只,于是激动得叫出声来。

  只见知了龟正舒展开它一贯蜷曲的身体,迈开大步,竭尽全力,急急忙忙地往上爬。这对于它来说,也许已经是百米冲刺的速度,但在我看来,它比蜗牛的速度也快不了多少。我怀着无法表达的激动心情,伸手把它从树上摘下来,如获至宝地将它放入早就准备好了的小铁桶里。知了龟在小铁桶里胡乱地爬着、挖着、挠着。我兴奋地觉得,它的爪子挖挠小铁桶的声音,似乎也成了世界上最动听的音乐。

  “快点放我出去!”我从知了龟的挖挠声里,似乎也听到了它这样的呐喊。可是,好不容易才发现一只,我哪里舍得!

  终于有一只知了龟被我收入了囊中,心里美滋滋的。那种无法描述的快乐,是一种无形的动力,促使着我继续寻找。

  “呀!又发现一只!”我看着树上的知了龟,兴奋得又是一声惊叫。

  这一只知了龟爬得太高了,大约有四五米。要想捉到它,显然不如刚才捉到的那只,唾手可得,来得容易。我仰望着它,挠了挠头,心想,没有什么好办法,只好爬树去捉。于是我脱掉鞋子,迅速地行动起来。可是,当我爬到距它还有不足一米远的地方,却忽然发现,上当了!原来,那不是知了龟,而是知了龟的壳——蝉蜕!唉,这个冒牌货!害得我又是脱鞋,又是爬树,白白地忙乎了一阵子。

  捉知了龟,好像也是碰运气。如果运气不好,一晚上一无所获的时候也是有的。但大多数情况下,一晚上能捉到三四只。如果运气好的话,一晚上捉到六七只的时候也是有的。

  捉到的知了龟,回到家里交给娘。娘把它们泡了又泡,洗了又洗。清洗干净的知了龟,在柔和的灯光下,呈半透明状,像一个个活的琥珀,甚是喜人。昨天捉了四只,今天捉了五只……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积攒着。等到积攒了半碗,娘便会把洗好腌好的知了龟,端到厨房里去煎。

  煎知了龟的步骤倒很简单,但是,要想煎透煎好,煎得色、香、味俱全,火候是不好把握的。娘是煎知了龟的行家。她每次煎的知了龟,都是酥酥的,黄黄的。熟而不焦,透而不煳。煎得恰到好处,看着就流口水。

  记得有一次,我正在大街上和小伙伴们玩得热火朝天,忽然闻到了一股煎知了龟的香味,我拔腿就跑,直奔我家厨房。刚跑到厨房门口就大喊:“娘煎的知了龟真香!”坐在灶旁,一边烧火一边煎炒的娘,将灶膛里的火慢慢熄灭,直起身,拿起毛巾,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抽了抽衣服上的灰,笑着用手点了点我的脑门说:“馋猫鼻子灵!”紧接着,将煎好的知了龟,用筷子夹了一只给我,让我这个要流口水的“馋猫”,快快解解馋。

  我吃知了龟的时候,总是一点一点地细细品尝,舍不得像猪八戒吃人参果那样,囫囵吞枣地一吞而下。因为每一只知了龟都来之不易,很长时间才能捉到一只,积攒几天才能煎上一次。所以每次吃完以后,盘子里即使还有一条知了龟的腿,也不会放过。有时候,甚至还要拿一块软乎煎饼,到煎知了龟的油锅里擦一擦。那沾满知了龟香味的油汪汪的煎饼,吃起来仍像吃知了龟一样,回味无穷!

  知了龟给我带来的乐趣,还远不止这些。那些没有被人捉到的知了龟,一夜之间,竟像变魔术一样,经过一番神奇的金蝉脱壳,会由一只笨拙的知了龟,变成一只机灵的蝉。

  蝉是我最爱玩儿的昆虫之一。雄性蝉,有发音器,会叫,很好玩儿;雌性蝉,没有发音器,不会叫,我们称它为哑巴蝉。但不管是雄蝉还是雌蝉,要想徒手捉到它,都非易事。

  捉蝉,需要有超强的听力和眼力。蝉的叫声,常常让人感到非常迷惑。那声音似乎很远,又似乎很近,让人难以断定它究竟藏在哪里 。至今清楚的记得,儿时那次印象最深的捉蝉的情景。

  头顶炎炎烈日,赤脚走在晒得滚烫的乡间小路上。听着震耳欲聋的蝉的大合唱,寻找一个听起来最清晰、最响亮,感觉蝉好像就在身边的叫声。然后,呆呆地站在树下,抬起头,手搭凉棚,睁大眼睛,仔细搜寻。一遍,两遍,三遍……老是看不到蝉的影子。再转到树的另一侧,一遍,两遍,三遍……仍然寻不到蝉的任何踪迹。咦?这也太奇怪了!明明听着声音很近,断定它就在这棵树上,可是,仔细搜寻了好多遍,怎么会没有呢?就在我迷惑不解,抓耳挠腮,万般无奈,即将放弃的时候,猛然发现,一块“小树皮”动了!——乖乖,你隐蔽得好绝妙啊!——我这才发现,这只蝉不但长得小巧玲珑,而且像穿了一身同树皮一模一样的迷彩服,致使我将它也当成了树皮,把我给欺骗了!如果不是它自我暴露,恐怕到天黑我也找不到它!

  赶紧动手吧!我暗示自己。于是悄悄地靠近树干,准备爬树去捉它。

  为了尽量不惊动它,爬树的时候,我格外谨慎。一边偷偷地目不转睛地盯着它,一边慢慢地悄无声息地靠近它。快到了……快到了……终于到了。看着近在咫尺即将到手的蝉,突然间,我有些激动了。只觉得心跳在明显地加快,唯恐稍一疏忽,捉不到它。我一边小心地将身体调整到最佳捕捉姿势,一边又担心它突然间飞走了。不能再犹豫了!我暗示自己。于是迅速地伸过手去,想一下子准准地、死死地捂住它。可是,只听“吱”的一声,机警过人的它,从我的指尖缝里逃走了!而且,几乎同时,一阵“小雨”洒在了我的脸上。我知道,这“小雨”是它逃脱时使用的“秘密武器”——它的尿!

  亲眼看着即将到手的蝉,随着一声惊叫飞走了。我大失所望,悻悻而归。顿时像一个泄了气的皮球,随即放松了紧握小树的双手,快速地从树上滑下来。“哎哟——”,只觉得胸脯上一阵疼痛,低下头来一看,哎呀!背心被树皮磨出了一个牛眼般的大窟窿,胸脯上划出了一道道血痕。

  这一次捉蝉行动,只好以“蝉的胜利,我的失败”而告终。

  然而,让我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普普通通的经历,多年以后,在我上中学时的生物课课堂上,竟让我重新想起了它。——当老师讲到“动物的保护色”的时候,我立刻想起了儿时捉蝉的情景。想起了那个长得像树皮,让我“只闻其声,不见其形”的蝉。从而对“动物的保护色”这个知识,有了非常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审核人:雨祺】

99Ai聊天   收藏   加好友   海报   42分享
点赞(0)
打赏
标签: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欣赏

查看更多美文欣赏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