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欣赏

阅读写作,改变了我的命运

作者:黎贵   发表于:
浏览:0次    字数:4590  手机原创
级别:文学童生   总稿:10篇, 月稿:0

  开篇语:作为从校园里走出来并一直关注校园文学发展的所谓作家,我深知文学氛围、伯乐引导、平台于校园文学爱好者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网络游戏严重冲击的当下。多年前,我强烈感受到我市创作队伍青黄不接,为此曾竭力呼吁市作协重启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展的“作家进校园作讲座”活动,以挖掘和培养一批文学新人。但受诸多因素影响,呼吁未能落实到位。今年年初,市作协主要领导在年度工作总结会上明确提出,要扎实推进这项“育苗”工作,确保化州文艺事业后继有人,才人辈出。5月15日晚,我和吴春丽老师应邀到化三中参加该校“春苑文学社”创作分享会。在会上,面对200多名师生灼热的眼光,我结合自身经历,作了题为《阅读写作,改变了我的命运》发言。应同学和读者的要求,现我将发言稿整理如下,期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更多人关注校园文学,关注学生创作群体。

  平生爱好不多,阅读、写作是其一。

  孩提时,因家贫,买不起书籍,亲戚、邻居家的“小人书”(连环画)、“大部头”(小说集)就成了我追慕的对象。每每探亲或到邻居家玩,都会问是否有图书、小说,如有,则静静坐在一角津津有味翻阅;如无,则找理由尽快回家。

  儿时放牛,武侠小说是我最要好的伙伴,陪伴我走过饥饿的童年。金庸、梁羽生、古龙笔下的英雄、侠客成了我的偶像,劫富济贫、行侠仗义的情怀在我幼小心灵扎下了根。因为这些武侠小说,从小我就养成了热爱阅读、喜欢思考的习惯,并积累了一定的词汇,丰富了想象力。

  小学时,我偏科厉害,语文尤好,作文经常被老师作为范文在班上诵读,但数学却差得一塌糊涂。三年级报考镇中心小学重点班,总分是达不到录取分数线的我最终被录取了,事后听班主任说,因为我考试作文写得好,得到了校长的认可,才得以破格录取的。

  初中三年,我学业平平,文科成绩还算可以,阅读、作文较好,但理科成绩惨不忍睹,考试经常不及格,当年的一次期中考试,我的数学只得“8”分,数学老师为此曾在班上笑话我,说“黎贵的数学是x+y等锄头+粪箕。”全班一阵哗然。当时恨不得教室有条地缝让我钻进去。当年中考,我落榜了,在邻居的冷嘲热讽下耷拉着脑袋回家帮手搞水泥浆、上砖建屋。那年暑假,我沉默㝰言,闷闷不乐,拼命做工,只想减轻落榜后的痛苦,晒得像个非洲黑人。父母见我如此消沉,很是着急,于是便东挪西借筹了一笔学费,让我回校补习(复读一年初三)。因我理科基础实在太差,又提不起学习兴趣,找不到学习方法,尽管是补习生,成绩还是处于中等水平。第二年中考,虽然考上了,录取的不是普通高中,而是合江职中,专业是畜牧兽医,我的心顿时凉到了透顶。开学时,父亲陪我到合江职中缴费,到现场一看,发现学校与我的理想相距甚远,于是便对父亲说:“我不读了,打工算了。”

  知子莫如父。老实巴交的父亲看穿了我的心事,便轻声说:“你如果实在不想在这里读,我托人找下关系,看是否可以代培到林尘中学读高中。”

  后来在父亲的奔波下,我终于转入了林尘中学,不过每学期要多交900多元代培费。900元,在当年,于我们家庭而言,是一笔巨款。

  高一那年,我发愤读书,成绩逐渐赶了上来,文科亮眼,作文更是出彩,频频在各类征文比赛中获奖,在校园中开始小有名气。高二分班,我毫不犹豫地选择读文科。在交学费前,我斗胆找到了时任教务主任,郑重其事地递交了“关于免除代培费的申请书”。教务主任见我态度诚恳,申请书也写得真切感人,便询问了我高一班主任,了解我的综合表现,得到肯定答复后,就在我的申请书上加了一句“同意免收黎贵同学的代培费。”从高二起,我不再为自己是代培生低人一等而自卑了。

  高二时,老师布置作文时,我一般都从不同角度写两篇,老师对我的做法非常认可。我尝试向各级报刊投稿,当然是石沉大海的居多,但也有少许进入编辑法眼,得以发表,在收获微薄稿费的同时,也收获了一些羡慕的眼光,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阅读、写作的劲头更足了。晚饭后,我总喜欢泡在学校阅览室里读书看报,如饥似渴地吮吸精神食粮。那时学校没有文学社,没有志同道合的同学,即使这样,我也觉得非常充实,乐在其中。图书馆就像一位女神,对我非常有吸引力。高三时,尽管学业紧张,我依旧坚持到图书馆阅读,有写作冲动时,也会悄悄写,偷偷投稿。正因为平时阅读多了,素材丰富了,知道多少热点时事,写起作文大都能紧扣当时的热点,给人一种时代感、新鲜感,所以考试作文常得高分。当年高考,我也是依靠语文、作文将分值拉上来,搏了个大学读读的。

  高考填报志愿时,我填写了中文系,考虑到中文系竞争激烈,为保险起见,我在“是否同意调整专业”栏填上了“是”,结果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发现是被不大喜欢的地理系录取的。

  在地理系读了两个星期,发现自己根本提不起学习兴趣,加上发现高中同窗就读中文系后,经常参加一些文学社团活动,日子过得相当充实,让我非常羡慕。

  后来一寻思,申请转入中文系如何?想到就干,于是便写了一份情真意切的转系申请书,分别递给了地理系主任、中文系主任,申请书后面,还附上了一摞厚厚的文学作品复印件。在人生地不熟的大学,我这个来自农村、入学成绩平平的“乡下仔”,想转系无疑是异想天开。转系过程是坎坷的,但最终我的不懈坚持打动了中文系主任,他亲自打电话给教务科长,希望他出面协调下,并引导我直接找当时分管招生工作的副院长,几经努力,一个月后,我终于转入了朝思暮想的中文系,就读中文秘书专业。

  进入中文系后,我迅速加入了学院文学社,结识了一批志趣相投的同龄人,半年后,被推选为文学社副主编、副社长,一年后再上一台阶,被推选为副社长、主编。学习之余,我一有空就钻图书馆,为自己充电。有灵感时,也会涂抺些诗文投给报刊。当时茂名地区差不多间间学校都有文学社,报刊也设置“校园文学”栏目,整个校园创作氛围很好。期间,我结识了一些文学老师和编辑记者,他们给予了我许多指导和帮助。1997年5月,在大学毕业前夕,我将高中以来创作、发表的作品整理成册,交付出版社出版了个人第一本作品集《拾一枚金叶》。作为学生,大学期间就出版文集,在当时是少见的。

  1997年10月,刚参加工作不久、血气方刚的我,为培育文学新人,征得校长同意,牵头成立了“倾诉文学社”,并出资创办了《倾诉》文学小报。1998年1月,因时任镇教办主任赏识,给予经费支持,让我编办《丽岗教育》报。一时间,家乡校园文学开展得如火如荼。1998年3月,因编报和写作有点名气,我被借调到《化州报》社工作,期间,我涉猎了大量文学书籍,加上深入基层采访,积累了不少创作素材,发表了不少作品。此外还用好负责的文学副刊版面,发表了一批学生作品,培养了不少文学新人。2001年9月,因机构改革,我辞别报社,准备重返母校教书,还未回校报到,市教育局又将我抽调去搞“三个代表”材料,一搞又是整整一年。2002年9月,我重返母校丽岗中学教书,争取时任校长支持,重建了茂名地区规模最大、社员人数最多的“丽峰文学社”。在重返母校教书育人五年间,我带领2000多名社员登书山、游文海,开讲座、搞创作,其乐无穷,也取得不俗的成绩,一批社员崭露头角,作品纷纷发表各级刊物,且屡获奖项,我编辑出版了5本社员作品集,其中3本由国内正规出版社出版。丽峰文学社蓬勃的发展势头,深得领导和家长的好评。2007年8月,受市领导赏识、邀请,我再次进入市区某单位负责材料撰写工作。18年来,尽管工作岗位不断变动,但我的阅读、写作热情丝毫不减,我将阅读视为生命,写作视为至爱,并公开宣称:生命不息,阅读不止,写作不停。

  自1997年参加工作以来,我阅读了许多报刊、书籍,也创作了不少作品,先后出版了11部作品集,有相当部分获得国家、省、市奖项,加入了中国散文学会、广东省作家协会。2023年8月,争取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市作协的支持,会同几位文友,创办了《橘州文学》公众号,用心用情用力做好“为人作嫁衣裳”的编辑工作。公众号创办至今,推送3200多份作品,引来了近8000名粉丝关注,推荐了200多份作品到各级刊物发表,扶持了“丽岗镇中心小学花儿朵朵文学社”、“化八小东山少年文学社”等文学社团,从中挖掘了一批文学好苗子。现在《橘州文学》公众号已成为化州文化宣传的重要窗口,在茂名乃至全省都有影响力。

  一路走来,我感慨良多,像我这个没有背景的“乡下仔”,现在能过上自己比较喜欢的生活,实在不容易了,这全有赖于自己长期坚持阅读和写作,是阅读写作改变了我的命运。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当下,随着AI等横空出世,改变了许多人尤其是文字工作者的写作模式。我始终觉得,无论时代怎样变迁,阅读写作都是必不可少的,是丰盈人生的两大支柱,它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丰富,工作有更多的选择,这或许就是父辈常挂在嘴边的“有一技之长好傍身”吧。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阅读,就是写作的基础,它可以让你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想得更深,做得更好。杜甫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强调阅读的重要性。鲁迅曾说:“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第二是要看别人的作品,但不可专看一个人的作品,以防被他束缚住,必须博彩众家,取其所长。”培根说:“阅读使人充实,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周国平还说:“写作从来就不是为了影响世界,而是为了安顿自己。”是呀,写作,至少可以让你头脑清晰,表达流畅,认识自己,气质非凡。当然,所有的写作并非一蹴而就,需要长期阅读的积累与磨练。阅读写作的重要性相信大家都清楚,远的不说,就拿当下的中高考来说,阅读和写作都是语文的重头戏。‌“得阅读、得作文者得语文”已成为共识‌,所以我希望大家多阅读,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增加大脑信息量,提升对文字的敏感度、表达力和判断力,同时积极‌写作,这可促进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如果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都大幅度提高了,语文甚至其他科得高分也就是情理中的事了,因为语文乃百科之母呀!

  据我观察,喜欢阅读的人,大都喜欢写作;喜欢写作的人,也大都喜欢阅读,而所有优秀的作家,都将阅读视为创作的源泉。阅读与写作是一对孪生兄弟,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互相成就的。

  至于如何才能写好作文,我认为至少需做好“六方面”:一要热爱生活,热爱阅读和写作。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热爱的培养可通过自己和他人帮助,热爱了,就会主动自觉去阅读,去思考,去写作。素材积累到一定程度了,自然就会“下笔如有神”。二要多读。通过大量阅读,可以学习到不同的写作风格、语言表达方式和谋篇布局,阅读过程中要记录下好的句子、词语等。三要善思。阅读不思考,等于吃饭不消化。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多问几个“假如我是作者,我会如何写?”“为什么这样写,这么布局?”等等,不善于思考,是写不出好作品的。四要勤写。平时可写日记、评论等,同一作文题,可尝试用不同手法写两篇或多篇。写得多了,自然掌握规律,熟能生巧。五要多交流。作品写出来后,要虚心征求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以便修改完善,同时还能激发我们的创新思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也适用于创作者。六是乐改。“文章不厌百回改”、“好作品是改出来的”。对脱稿的作品,不必急于投稿,冷静几天再改,可能会改得面目全非甚至推倒重写呢。改,可以是自己改,也可以请写作水平比自己高的人改,无论哪种修改,都是为了将更好的作品呈现给读者。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愿大家常与阅读、写作为伴,愿你的人生因为阅读、写作更加丰盈,更有姿彩。

  2025.5.15

【审核人:雨祺】

99Ai聊天   收藏   加好友   海报   43分享
点赞(0)
打赏
标签: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欣赏

查看更多美文欣赏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