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只要天气还不错,同时又没有其它什么事情。我基本上在每天下午,照例都会去合肥市的大蜀山。一是去享受天然的氧吧,充分地呼吸新鲜空气和负氧离子,并同时做几十分钟的静修。二是去观察来来往往的游人,通过他们的穿着,神态,言行举止,判断一个人的身份,职业和品行!虽然无法证实判断的准确性。但我还是乐此不彼。我觉得这对保持我的思维能力,更深入地了解社会理解人性大有好处。
今天也不例外地赶了过去,因为尚在节日假期,,山脚下的半边街上来往的游人格外地多。我也因此比平时多呆了一会,至下午四点半钟才起身回家。习惯性地进入了二号线地铁站,对此,我可谓是老猫上锅台熟门熟路了。
仅凭有敬老卡免费乘车这一点,我就从内心里感恩国家和社会,对我们老年人的关怀。当我走出无障碍电梯,刚在地铁站台上站定。就听见我身后传来一位年青女性的声音。我回头一看,原来是一位地铁工作人员,两手各提着一只大布袋,引导着两位年逾六十的一对老夫妻.来到了站台上我旁边的一处侯车点上。
本来这样的现象在地铁站内,我早已是见怪不怪习己为常了。因为站内的服务的确是不错、所以我开始并未在意。可是接下来的对话,以及那两位老人的穿着却引起了我的关注。
只听那位姑娘说:大爷你记住了,你就在这里不要动了,,等车来了你们上去坐4站路到七里塘站就下车,换乘到省儿童医院新区方向的三号线地铁,一定不要转错方向。然后坐14站到凉亭站下车。你们一定要注意车厢里每一站的下车提示,千万不要下错站了啊!
然后就听老先生说,姑娘啊!我记性不好,老太婆又不识字.能不能麻烦你,帮我把你说的这些写下来啊。说着就要去翻大包找纸和笔.我再一看那位女工作人员虽说没有拒绝。但却明显地面露难色。就知道她的岗位不能空时间长了。于是出于多年参与志愿服务的本能,我就主动走过去.对那位老先生说。你让她去工作,我负责带你转车,把你送上你要去的三号线地铁,然后把你要下车的站名写给你。老先生看了看老伴,又看了看我点头同意了。那位女工作人员也高兴地连说谢谢后就赶快离开了。
就在说话间.二号线地铁进站了。我就引导他们一起进了车箱,毕竟是在节日期间,车上的人很多。但还是很幸运地找到了两个相连的座位,让他们坐了下来。随后就自然而然地聊了起来,。
老先生说,他们老夫妻俩来自六安。一个儿子在合肥工作时间不长,我们也没有来过。说到这里,老先生的语调突然低了下来。因为家里条件有限,儿子收入也不高。所以租住在肥西上派。虽然这是法定假期,儿子也没有回家,又加上听说了合肥的地震。我们老两口实在不放心,就借着这个机会搭老乡的便车来看看。顺便给他带一些家里种的蔬菜水果什么的吃食。一边说一边指着那三只大布袋让我看。
我一边听他说,一边仔细观察他们两。这时我才发现,他们两都穿着不合时宜的秋天服装,这显然是条件不好又要给儿子长脸,把他们认为的最好的衣服穿出来了。要知道当天的天气可是二十七八度度呢。老先生在说话期间,脸色始终都有点不自然。而那位老夫人,显然身体不太好。脸上始终面带愁容,好像对外界也没有反应。因为走路不方便,只好靠一只不用花钱的直木棍来支撑。
此时我只好没话找话说,你们不知道怎么坐地铁,为什么不让儿子来接一下呀。这一问让老先生更不好意思地说,我们来没敢告诉他。我一听顿时就明白了。我正不知道怎么接话,好在车已经到七里塘站了。
我赶快引导他们下了车,来到了3号线站台,乘着车没来的时间,抓紧写好让他们乘坐14站到凉亭站下车后,从B口出站的纸条交给老先生。并告诉他出站时再拿出儿子的地址,问一下车站工作人员怎么走。
老先生接过纸条奇怪地问我,你怎么不上3号线啊?我只好告诉他,我不需要转车。我还要回去坐2号线回家。没等老先生回话,车已到站开门了,因为是换乘站我高兴地看到车里有空位子。
随后我看着他们的身影随着列车缓缓地离开了。但我却迟迟没有转身,我不敢想象他们的儿子见到他们会是什么表现。同时也让我联想到下午在半边街,看到那么多的兴高采烈的游人,却几乎没有看到有带着老年人同游的身影!我的心里又一次涌上了那句话:可怜天下父母心啊!